摘 要: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必須做好交通疏解工作。文章結合廣州信華路(黃埔東路-護林路三期)道路改造工程的實際,闡述了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交通安全與疏解的問題與對策。
關鍵詞:城市道路改造;交通問題;安全;疏解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道路車流量、人流量日益增長,道路通行能力不能滿足需要,出現大量道路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期間,將會不同程度封閉車行道,中斷交通,降低道路通行能力,造成交通堵塞,引發交通安全事故,給行人、車輛帶來安全隱患。因此,要做好道路改造工程,必須做好交通疏解工作,提高施工期間交通安全,降低施工對居民出行的影響。
1 施工區交通事故類型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區交通事故主要有追尾事故、超車事故、轉彎事故、停車事故、搶道變道刮擦事故。
2 施工區交通事故引發因素
2.1 客觀因素
道路線形、車行道數量和寬度、凈空、轉彎半徑、平整程度對通行條件都有影響。受氣象情況影響,導致道路積水、路面濕滑、行車視線模糊等惡劣行車環境。
2.2 交通參與者
交通參與者包括駕駛員、行人等,由于心理或者生理方面的原因,沒有正確觀察和判斷外界事物而造成精力分散、反應遲鈍。交通參與者依靠自己的主觀想象判斷事物或者過高估計自己的技術,過分自信,對道路情況等,未判斷清楚就盲目通行。駕駛員技術不熟練,經驗不足,缺乏安全行車常識,未掌握復雜道路行車的特點,遇有突然情況驚慌失措,發生操作錯誤。交通參與者由于不按交通法規和其他交通安全規定行車或者走路,致使交通事故發生。
2.3 車輛狀況
車輛技術狀況不良,尤其是制動系統、轉向系統、前橋、后橋有故障,沒有及時檢查、維修。
2.4 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材料隨意堆放、施工機械隨意停放,導致道路縮窄形成瓶頸。交通安全設施不到位,警示標志、交通指示標志不按規定設置,沒有設置施工防護設施。施工車輛、機械不按規定行駛,隨意在道路上超速、逆行、超載,甚至無牌無證車輛上路。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不落實,責任不明、獎罰不嚴、制度不健全,安全生產措施不到位、落實不力,安全保障體系薄弱,監督不到位。
3 交通疏解要點
合理的交通疏解可以保證施工期間交通正常運行,減少交通事故發生,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將施工對居民出行的影響降至最低。從施工區交通事故類型及引發因素方面考慮,交通疏解須做到以下幾點:
3.1 確保道路通行能力。
3.2 疏導、分流車輛。
3.3 提高交通參與者交通意識。
3.4 規范施工安全管理。
3.5 加強與各部門的溝通和協調。
4 實例分析
4.1 工程概況
信華路(黃埔東路-護林路三期)道路工程位于廣州市黃埔區信華路,始于黃埔東路,止于護林路三期。施工內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涵洞工程、綠化工程及照明工程。道路全長2.077km,其中一半為舊有道路改造,另一半為新建道路。規劃為城市Ⅰ級次干路,標準路幅寬度為30m,按雙向4車道布置,設計車速為40km/h。
4.2 周邊環境及交通現狀
信華路舊有道路沿線分布有物流中心、貨運站、倉庫、小學、幼兒園、商鋪、城中村,使該區域交通情況復雜多變。現狀道路雙向4車道,為混凝土路面,由于重型車輛的長期行駛,有相當部分路面被破壞,產生裂紋、沉陷、錯臺。
現狀道路為城市次干道,交通流量較少,主要為貨運場的平板掛車、小客車、過境車輛、校巴、公共汽車及城中村的電動車、摩托車、改裝車。貨運場的平板掛車車身長載重大、轉彎半徑大、行車倒車視線不佳給交通安全造成隱患。城中村居民交通意識薄弱,出行工具多采用電動車、摩托車、改裝車,也會帶來事故隱患。
4.3 交通疏解原則
確保交通安全原則。周邊環境復雜、安全隱患多,容易引發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交通疏解必須確保安全。
綜合協調原則。交通組織方案應保證道路改造工程的正常順利施工,盡可能為道路改造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同時,要盡可能減少因道路施工對城市交通、經濟、環境及城市建設等帶來的影響。
交通系統性原則。應充分考慮區域交通狀況,盡量減少對區域路網上的交通壓力。
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符合環境要求原則。提出的交通組織方案基本滿足城市交通需求;保證所采取的臨時措施投資省、經濟合理;盡量減少對城市環境的負面影響,符合城市環境要求。
4.4 交通組織方案
舊有道路改造分兩階段進行,通過合理改移交通,減低車速,杜絕堵塞,確保交通暢通和安全施工。
由于物流中心及貨運場主要集中在道路東側,且擬建排水管道主要位于西側半幅路,因此第一階段施工先圍蔽西側半幅路進行施工,車輛利用原有道路通行,第二階段圍蔽東側道路進行施工,車輛利用第一階段修好的西側半幅路通行。東西兩側道路施工完成后,再對物流中心及貨運場出入口處道路進行分邊施工。
第一階段施工期間的交通組織:
XH1K0+000至XH1K0+820、XH1K1+085至XH1K1+520路段,封閉西側半幅道路進行施工,車輛利用原有道路及新建的便道通行。圍蔽區靠近臨街商鋪一側預留2m,供行人與非機動車通行。XH1K0+820至XH1K1+085、XH1K1+520至設計終點兩路段全封閉施工。
第二階段施工期間的交通組織:
XH1K0+000至XH1K0+820、XH1K1+085至XH1K1+520路段,封閉東側半幅道路進行施工,車輛利用第一階段修好的道路通行。圍蔽區靠近臨街商鋪一側預留2m,供行人與非機動車通行。XH1K0+820至XH1K1+085、XH1K1+520至設計終點兩路段全封閉施工。
兩階段圍蔽施工均分段進行,與臨邊臨街有路口處,預留路口供人、供車進出入,在道路改造施工完成后,可進行全線通行。
在不影響現狀車行交通和人行交通的前提下,先按照改造斷面將道路兩側雨水口和排水管建成,道路分段施工,中間預留錯車道。現狀人行道外側有商店門前的地面可以保證道路人行交通暢通。施工期間道路車行交通雙向2車道,必要時,利用部分人行道拓寬增設一條機動車道,保證車輛交通暢通。
4.5 交通疏導措施
周邊道路與信華路交匯處做好施工標示、標牌提示相關車輛慢行、繞行,安排專人配合交通部門的協管做好交通疏導工作。
人流密集區加密設置施工標志、限速標志、導向牌等標志,安排專用機械設備進行道路清理。上學放學、上下班時段,派專職疏導人員配合學校、廠方、社區相關人員,在學校路口、廠門口、社區路口放置標志牌,手持紅旗指揮車流人流。
大型貨車、平板掛車原則上單向通行,不允許在施工區域內左轉彎及掉頭。施工期間,貨車進站行駛路線:黃埔東路→信華路→物流中心、貨運場、倉庫;出站行駛路線:物流中心、貨運場、倉庫→信華路→大沙東路三期→石化路→黃埔東路。因貨運場的貨車體型較長,難免會造成交通堵塞,如遇堵塞情況應配合交警部門實施交通管制措施。禁止站場及平叉路口處車輛的出入,設置臨時交通管制標志,提醒過往車輛司機,待堵塞的車輛疏解后,方可解除管制。
4.6 臨時配套措施
施工圍蔽采用2.2米高裝配式雙面彩鋼夾心圍板,并附有安全文明施工宣傳標語。在改造道路與相交道路路口、單位出入口等處設置相應的引導性交通標志牌。在施工路段設置相應的禁令交通標志牌、施工標志牌、前方施工標志牌、交通管制標志牌、封閉提示標志牌等。標志牌在交警指定或提示的地點購買,并按照交警規定的時間和地點設置。
4.7 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確保安全生產措施到位,嚴格實施監管。在道路上進行改造作業時,除了對交通進行安全控制外,還必須對施工人員加強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員交通安全意識,建立必要的安全防護準則。
4.8 各部門的溝通和協調
由施工單位、交警大隊、建設單位共同簽訂《交通安全保障責任書》,各單位各負其責,協調一致,共同做好施工期間的交通安全工作。協助公安交警部門做好有效的交通安全傳播教育,提供交通信息咨詢和有關交通信息引導。聯系周邊學校、廠方、單位、村委,開展交通安全宣傳與教育活動,提高有關人員交通安全意識。
5 結束語
道路改造施工造成交通事故的引發因素有多方面,主要為環境、人、車、安全管理,進行交通疏解要從上述方面入手,既要滿足施工組織、施工進度的要求,又要確保交通暢通和安全施工,預防交通事故發生,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參考文獻
[1]陳劍華.城市道路施工的交通安全分析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9.
[2]陳有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交通組織與交通安全[J].福建建筑,2008(126):89-91.
作者簡介:陳偉強(1979,6-),男,漢族,廣東廣州人,2008年1月畢業于中山大學,工學學士,現就職于廣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研究方向:市政工程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