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于在現場運用中,道岔設備存在的實際問題,通過調查研究,以及對故障案例的分析,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措施來減少道岔的故障率,提高設備的運用質量,減少設備故障對鐵路運輸的影響,并通過有效的聯鎖控制防止特大、重大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檢修維護;案例;措施;聯鎖實驗
1 道岔的日常維修與養護
1.1 電務部門對道岔的電氣機械特性不了解
由于高速重載的要求使得大量的ZY(J)7外鎖閉道岔上道使用,職工教育在新設備的培訓方面未能及時跟上,特別是對外鎖型道岔,多數信號工對其的工作狀態不太清楚;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不知道檢修標準、不會按照標準調整,不能及時發現設備存在的各類隱患及設備問題。ZYJ7型鉤式外鎖提速道岔上道施工時,因為對新設備的不了解,只是按照圖樣進行安裝,造成了大量的施工遺留問題。如在工務道床不平順未達到安裝要求的情況下趕時間進行安裝調試,造成了設備開通后的各類磨卡和別勁;外鎖裝置安裝調整不良、未達到“水平、方正、平齊”的要求;道岔接點、溢流壓力、調整不符標準、安裝裝置螺絲松動等問題。
1.2 日常對道岔清掃不良
在部分站場由于道岔處于坡道,萬噸列車的機車在啟動時需要撒大量的沙才能起步,由于信號維修人員對道岔滑床板的清掃、注油不及時,往往會造成道岔在轉換時尖軌與滑床板之間摩察力增大,外鎖閉道岔如不及時對外鎖閉道岔進行清掃涂油的話,就會造成鎖鉤與鎖框之間砂粒多,鎖鉤不落時的阻力就會增大,經常會造成鎖鉤不落槽等故障。而現場采取加大溢流壓力來克服道岔轉換阻力大的影響(屬非標調整)導致油路壓力過大出現各類連接處的密封墊破損從而出現滲油現象及更為嚴重的會出現油管爆裂的問題。雨、雪天氣后,要及時涂油,這樣就會減少因鎖鉤生銹而造成道岔不解鎖等故障。
1.3 日常巡視中存在走過場,不知道巡視重點的情況。車間和工區通過不斷摸索和總結經驗,在室外設備巡視中,針對外鎖閉道岔要認真執行“平、順、滑、潔、緊”五字法則。
1.3.1 平:各部件要保持水平狀態,無翹尖或低頭現象,無吊空、別卡現象。
1.3.2 順:外鎖閉裝置、各種連接桿等處應無別卡,轉換時應呈直線水平狀態運動,各銷軸應能靈活轉動,偏心滑塊在滑槽內順利滑動全行程,在這方面,造成道岔不解鎖或轉換不到位主要有兩個方面:(1)鎖閉框與鎖閉桿磨卡。(2)定、反位內表示桿與機體磨卡。處理這樣的故障,首先應松開兩邊鎖閉框的固定螺栓,來回操縱幾遍道岔,利用外鎖閉桿來回動作糾正鎖閉框的位置,再人工微調鎖閉框位置,確保道岔轉換過程中鎖閉框與外鎖閉桿不磨卡時,立即將鎖閉框固定螺栓緊死。由于鎖閉框在鋼軌上固定,因此鋼軌的伸縮會造成鎖閉框歪斜,因此在日常的維護中必須進行重點檢查。發現問題可以直接聯系車站要點進行調整。
1.3.3 滑:各處緊固件、傳動器、滑動件均應當保持潤滑,不缺油、無卡阻。
1.3.4 潔:外鎖閉道岔各部件應無鐵銹,表面干凈整潔,特別是各活動部位不應沉積油泥污垢,如果不及時對鎖框與鎖鉤的鎖閉板的油泥污垢及時清理的話,就會造成鎖鉤不落槽故障。因此,我們既要定期涂油,又要及時地清理油泥污垢,保持各部件活動無鐵銹,這樣才會減少道岔的阻力。
1.3.5 緊:外鎖閉道岔各部件應可靠緊固,防松帽、開口銷、軸銷、放松板齊全、不松動、不斷裂、不缺失等。由于外鎖閉道岔外部桿見多,因此每個螺絲的松緊直接影響到道岔的正常使用,所以我們在日常的維護檢修中要認真檢查各部螺母是否緊固,開口銷、綁線是否松動缺失、是否有斷裂等。
1.4 工務對道岔的維護質量不高
工務對尖軌、道床等維修標準達到不提速道岔的要求,存在道岔水平不良、道岔方向不順、尖軌不順、病害、軌距變化、尖軌基本軌磨耗超限或軋傷而造成影響道岔設備的隱患,而現場信號工又未能及時與工務聯系,開展工、電聯合整治。
2 故障案例回顧分析
2.1 2011年3月22日13:29分,東榆林站8/10#道岔定反位無表示。故障于14:35分恢復。延時66分鐘。13:29分,車站值班員通知信號工區8/10#道岔定反位無表示,處理人員于13:50分趕到現場后,聯系室內配合人員對8/10#道岔扳動試驗,發現10#道岔不動,立即趕赴8#道岔進行處理,此時,車站于13:57分將8/10#道岔加鎖開放引導信號接2672次客車,待客車于14:03分通過8#道岔并解鎖后,再次聯系室內扳動試驗,發現8#道岔主機表示缺口副口小,主口大,調整后故障于14:35分恢復。故障原因:8#道岔主機表示缺口副口小,主口大,造成8/10#道岔定反位無表示。日常檢修、檢查不認真,未能發現缺口變化,及時進行調整;故障處理水平不高,也造成了一定的延時。
2.2 2011年11月11日11:50分,西灣堡站9#道岔定位無表示。故障于13:26分恢復。延時96分鐘。11:50分西灣堡站值班員通知西灣堡駐站點信號工區,,西灣堡站9#道岔定位無表示。工區處理人員攜帶工具、儀表于12:00分趕到現場后,聯系室內搬動試驗,發現9#道岔主機不能正常解鎖,于是對設備進行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車站利用9#道岔反位向柴溝堡方向發3道列車,且發車后又利用9#道岔反位接發客車1455次和1483次,無法進行搬動試驗,待13:15分最后一趟客車通過后,聯系搬動試驗,9#道岔定位仍然無法解鎖,13:20分,車間處理人員趕到現場后,檢查發現9#道岔主機內表示桿鎖閉柱與鎖閉缺口別勁卡阻,不能正常解鎖,于是松開表示桿外部螺絲,搬動9#道岔,故障于13:26分恢復。故障原因:9#道岔主機內表示桿鎖閉柱與鎖閉缺口別勁卡阻,不能正常解鎖,導致9#道岔定位無表示?,F場處理人員對道岔檢修標準不清,調整不當;工區、車間互檢不到位,未能起到監督、檢查的作用;故障匯報制度未落實,未能得到技術指導,導致故障延時較長。
3 對存在問題的應對措施
3.1 日常維修解決措施
3.1.1 合理安排人員,加強對日常設備巡視的管理。落實設備包保制度,做到巡視到位,并與車務應用人員加強聯系及時發現使用中的設備缺點。
3.1.2 加強職工特別是新職工的業務水平,認真執行標準化作業程序。做到檢修到位,測試標準。并針對以往發生的道岔設備故障,進行分析吸取經驗教訓,切實預防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
3.1.3 針對大秦線天窗點少,檢修作業量大的客觀情況,要把所管設備進行合理的劃分,并根據運用的情況也就是使用的頻率,分配到天窗修的工作安排中;針對正線設備必須做到日常巡視到位,天窗重點進行。各個站的咽喉區道岔,特別是經常使用一個位置的咽喉道岔,經過列車的長期碾壓,極易造成表示缺口的變化,影響另一個位置的使用;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特別關注此類道岔的使用情況。
3.2 還要加強與工務、車務的聯系和配合,尤其是工務部門的岔區的撥道、改道等作業極易影響到道岔的密貼、缺口;所以必須有電務部門的配合才能保證道岔設備的正常使用。
4 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提速道岔(新型外鎖閉道岔)的不斷上道投入到使用,日常檢修和維護便成為電務部門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為了確保鐵路運輸的安全暢通,減少因道岔設備故障引發的延時改善道岔設備的安全運用情況;因此必須大力提高設備維修質量和檢修人員的業務素質。
參考文獻
[1]張玲.電動液壓轉轍機維護知識.
[2]太原鐵路局.鐵路電務系統故障案例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