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磚混結構是我國住宅建筑中使用較為普遍的一種結構形式,其具有施工簡單、建造成本低等諸多優點,但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很多質量問題,簡要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地列舉了加強質量控制的對策。
關鍵詞:磚混結構;濕潤度;砂漿
磚混結構是我國住宅建筑使用較為普遍的一種結構形式,其具有施工簡單、布置靈活、原材料價格低、建設施工成本低、結構耐久性和穩定性好等優點,在一些中小城市及郊區、農村等住房建設和改造中大量應用。但由于結構比較簡單,施工技術要求不高,并且磚混施工隊伍以農村勞動力為主,他們的施工技術水平低,質量和安全意識差,容易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各種質量問題,為工程留下質量隱患,危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下面簡要對當前磚混結構施工中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質量控制對策。
1 磚混結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
1.1 砌筑砂漿質量不合格
砌筑砂漿質量不合格是磚混結構施工中最為常見的質量問題之一,主要是因為原材料用砂控制不嚴、砂的含泥量超標、水泥用量少、不按配合比控制等。還有的砂漿攪拌時間不夠,水泥不能充分水化,這就相當于降低了砂漿的標號。還有的砂漿在現場存放時間過長,而規范上規定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應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完,做到隨拌隨用,但實際中很多沒有做到這一點,而使用超過時間的砂漿必然會降低工程施工質量。
1.2 磚塊的濕潤度控制不當
在磚混結構施工過程中,部分工人對磚塊澆水馬虎,導致有的磚塊濕潤度不夠,甚至出現干磚上墻的現象,磚面上的砂漿中水分大量被干磚吸收,影響砂漿的粘結力,大大地降低砌體的強度,砌體的抗拉、抗彎及抗剪強度也會降低。
1.3 施工腳手眼及臨時施工洞口問題
有的磚混結構施工過程中隨意設置腳手眼且補砌不嚴密,有的在規范規定不得設置腳手眼的地方也設了,最后導致腳手眼洞周邊開裂,嚴重的會造成外墻滲水的質量通病。還有的施工洞口沒有按規范要求預留,臨時施工洞口設置不合理,設置之后沒有按照要求進行補砌。
1.4 鑿槽開洞
在建筑的管線設備施工過程中,也會出現在墻體上隨意鑿槽開洞的現象,尤其是有的工程中沒有事先在樓梯間、廁所、廚房等管線較多的部位預留孔洞或留的孔洞位置和尺寸不符合要求,導致施工過程中工人在樓板上開鑿洞口,影響了樓板的承載力,還可能引起衛生間滲漏的問題。
1.5 水平灰縫砂漿不飽滿
在砌筑施工過程中,有的工人將把砂漿鋪得過長,導致后施工的部分砂漿中的水分大大降低,其粘結力也降低,水平灰縫的飽滿度不夠,會導致磚塊處于受彎、受壓、受剪的不利狀態,影響砌體抗壓強度。
2 加強磚混結構施工質量控制的對策
2.1 加強砌筑砂漿制備的質量控制
施工之前,應進行試配確定砂漿的配合比,并從砂漿攪拌機出料口隨機取樣制作試驗所需試塊,若砂漿強度等級或配合比變更時,須另外制作一組試塊,這樣通過試驗來確定砂漿的最佳配合比。砌筑施工時,要嚴格按照試驗室的配合比來配制砂漿,應采用重量比來控制各種材料的用量,以減小質量的差異性。砂漿攪拌應注意加料順序,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攪動待塑化材料分開后再將水泥和其余的砂子加入其中進行攪拌。為提高攪拌的均勻性,應采用機械攪拌,并且嚴格控制攪拌時間,摻用有機塑化劑的砂漿應攪拌3~5min,普通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不得少于2min。攪拌好的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應分別在三和四小時內用完,若外部氣溫較高,則應分別在兩到三小時用完。存放的過程中,如出現泌水現象,應攪拌均勻后再進行砌筑。杜絕隔日砂漿不經處理就繼續使用的行為。
2.2 保證磚塊的濕潤度
在砌筑之前,應提前1d~2d澆水濕潤磚塊,并且要澆勻、澆透,對灰砂磚、粉煤灰磚含水率宜為8%~12%,燒結普通磚、多孔磚含水率宜為10%~15%,在磚表面適量的水分有助于提高砂漿與磚之間的粘結力,使得砂漿強度正常的增長,砌體的整體強度也得以提高。可通過斷磚法來現場檢驗磚含水率,若磚截面四周融水深度達15mm~20mm時,則其含水率合格。夏季高溫的條件下施工時,由于磚塊水分蒸發較快,可對澆水的磚塊采取防曬遮陽的措施,以確保在施工時具有要求的濕潤度。
2.3 對于施工腳手眼及臨時施工洞口的控制
施工腳手眼不得隨意開設,尤其是在以下部位不得設置:120mm厚的墻體上、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梁或梁墊下及左右500mm范圍內、過梁上與過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圍內、砌體門窗洞口兩側200mm和轉角處450mm范圍內。此外,在建筑外墻不得留腳手眼,為減少洞眼尺寸,可用鋼管代替木料作支架;修補洞眼之前,應先將其周圍清理干凈并澆水濕潤,用強度等級更高的砂漿進行補砌。施工洞口應嚴格按照現行規范要求進行預留,洞口凈寬不超過1m,其側邊距離交接處墻面應在500mm以上,洞口上方應設置過梁,在滿足使用的情況下,洞口高度越低越好。補砌前將接磋處表面清理干凈,并且洞口也應提前澆水濕潤,用高一個強度等級的砂漿進行補砌,一周后才能對該處進行抹灰施工。
2.4 關于鑿槽開洞問題的對策
為避免施工過程中隨意鑿槽開洞危及結構安全,可將樓梯間埋沒豎向管線的槽形設計為現澆混凝土帶,這樣可根據現場需要隨意設置預留孔洞;水平管線盡量預埋在圈梁和現澆樓板里,若工程中樓板為預制時,也應設置現澆混凝土帶以便設置管線;若難以避免必須在墻體上鑿槽時,須同設計方進行聯系,取得對方同意后才可開鑿,鑿槽時不準用重錘蠻力敲打墻體,可先用切割機切割到相應深度,然后將槽中的砌體予以鑿除,必要時應有加強措施。
2.5 確保水平灰縫砂漿飽滿
砌筑時灰縫應橫平豎直、厚薄均勻,水平灰縫的厚度控制在8~12mm為宜,以利于砌體均勻傳力,并且保證砌體表面美觀。豎向灰縫砂漿的飽滿度也應滿足要求,以保證砌體的抗剪強度。在砌筑施工時,應設置皮數桿,并在上面標明磚的皮數、灰縫厚度、建筑物各種預留洞口和加筋的高度,以及樓板、屋架門窗過梁、圈梁等構件的位置,一般每隔10m~15m立一根皮數桿,將其設在墻的轉角、內外墻交接處、樓梯間等部位。按皮數桿上磚層進行盤角,然后將準線掛在墻角上,準線隨著磚層的上升而上移,沿著準線砌筑,確保墻面平整度和垂直度。若砌筑長墻幾個人使用同一根通線,中間應設支點,每層磚都要穿線看平,小線要拉緊,使水平灰縫均勻一致,平面通順。
3 結束語
對于磚混結構中的常見質量問題,建筑施工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一定要了解引起這些質量問題的原因,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并加強施工原材料及各個施工環節的技術質量控制,做到層層落實、嚴格把關,努力提高磚混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董佰芳,董華.磚混結構施工質量問題分析[J].陜西建筑,2008(4).
[2]蔣明紅.磚混結構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對策[J].建筑工程,2011,10(9).
[3]劉清泉.淺談磚混結構施工中的常見質量問題[J].山西建筑,2009,
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