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會發展中,林業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林業資源具有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三方面的重要功能,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林業生產管理中,造林是做好林業建設的基礎,所以造林方式尤為重要。文章闡述的是天然更新在造林中的重要性,對于林業發展建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更新;造林;天然;人工;發展
引言
在對森林的經營管理中,最主要的經濟效益就是通過對木材的采伐來獲取的。但是如果森林資源在采伐后不進行合理的造林,將會沒有林木可再供采伐,無論是對林業發展還是經濟建設都將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在對森林資源采伐的過程中,要注意合理的利用,運用科學的采伐方式,保護森林資源的再生能力,加大造林力度,使其得到永續利用的目的。
1 更新造林的認知
更新造林方式有三種: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這三種更新方式是互相聯系、有機結合的整體,在更新造林事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其中的天然更新在人們的認知中往往不被重視,并且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對天然林的破壞程度占據了很大的比例。人們認為對于天然林的利用價值不及人工林高,其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比較低,并且天然林的遺產性較差,得不到有利的改造,這些觀念的存在,致使天然林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而實際上,這種觀念是片面的,是不具備科學性的,因為在我國的林業組成中,天然林還是占據很大比例的,其所具有的很多價值是人工林所無法實現的,其所發揮的生態功能也是巨大的。所以說在我國現有的對林業改造能力不足的現狀下,要保護天然林的存在,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人工林的培育,實現二者的協調統一,對于我國的林業資源培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2 更新造林的發展
在我國的更新造林發展中,主要是以人工更新占據了主導地位,并且我國也是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因為人工造林可以通過先進的技術培育優良的樹種,對其進行科學的種植管理,在生長期間,可以利用人為的方式對其進行調節,使其趨向于人們需要的方向發展,通過這種方式培育出來的樹木具有非常高的質量,在樹種方面具有很高的優勢,所以在世界上應用的比較廣泛。
但是這種以人工更新為主的做法又不具備普遍性,因為在我國的有些林區中,對于有些樹種的更新方式實現天然更新具有更好的優勢。所以說在林業更新造林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更新方式,提高更新的效率和質量,降低投入的成本。可以實現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相結合的方式,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促進林業更新,提高造林效率。
3 天然更新的作用
我國南方某森林主要是常綠闊葉林,它是經長期的自然選擇而形成的地帶性森林植物群落,與當地的環境條件之間形成了最為協調的動態平衡關系。現在全省還有較多的天然林,仍不失為原生類型或原生類型的雛形。即使各宜林地上形成的闊葉次生林,雖然沒有恢復到原生類型,但卻是恢復原生類型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演替階段,仍具有相對的合理性和適應性,通過人為的樹種調整也能較快地恢復到原生類型。這些天然林物種豐富,是我省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證農業豐收的重要保障;是提供人民生產生活需要的林木產品,林副產品的主要來源。
4 不同更新造林方式的比較
4.1 天然更新
完全依靠林木本身的種子、幼樹或萌芽來完成更新過程,結合采伐方式選留母樹,清理伐區以及幼林撫育管理措施等。
4.2 人工更新
人工造林則可以按照要求、選擇目的樹種,合理密度或合理混交等加速更新過程。①造林樹種及其比重和混交式;②整地方式;③造林密度,造林方法;④幼林撫育,管理制度;⑤所需種苗量及工作量。
4.3 人工促進天然更新
則是利用森林自行再生產特性,再加上人為干涉,為天然更新過程創造有利條件,以便順利完成更新的一種方式,該方式也是主要的更新造林方式。①清理伐區、松土、除草等;②補植或補播;③撫育管理措施;④種苗量和工作量。
4.4 小結
人工更新與天然更新各有優缺點,強調保護和利用天然更新,不是否定人工更新的作用,更不是不要人工更新,而是要在大搞人工更新的基礎上,充分保護和利用天然更新,使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加快更新步伐,盡快恢復森林資源。
5 天然更新的重要性
在我國現有的林業建設中,林業資源的分布范圍較廣,數量眾多,種類繁雜,對其進行管理具有很大的難度。林木更新是林業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是保證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如果采用人工更新的方式,可以對林木的生長質量和速度進行控制,通過先進的技術力量,得到優質的林業資源,但是所投入的成本也是比較高的。況且由于我國的林業特點決定了全面的實現人工更新是不可能的,不僅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并且在生物多樣性方面無法保證。而天然更新中除了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外,不需要人力財力的投入,而且可以使生物多樣性得到延續。尤其是在我國的林地范圍廣并且分散的地域內尤其適用,其生長能力強,生產能力高,和人工更新相比只是速度要慢。所以說天然更新在林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進行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相結合的方式。
6 對天然林的更新保護措施
6.1 對天然林中近熟齡林,嚴禁皆伐,撫育間伐也只能在林分郁閉度0.7以上的林分中進行,撫育后確保郁閉度在0.5以上。撫育目的就要是改善林木生長環境,提高林木質量和生長量,促進天然更新。
6.2 對郁閉度0.5以上,林木分布均勻,樹種組,成基本適宜的天然幼中齡林,實行封山育林。若林木分布不均勻,只將成叢狀的林木等間伐掉,輔以人工松土整地,促進天然更新。
6.3 郁閉度0.3-0.5的天然幼中齡林,原則上都應進行人工補植。目前無力補植的,可暫時進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或天然更新。
6.4 對無培育前途的稀林或疏林地,在充分保留良好的天然林木的前提下,可進行改造,進行人工更新。
6.5 保護好林地周邊環境
第一,不要侵占和破壞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盡可能避開他們棲息的各種保護區。第二,要注意保護植被,可沿等高線栽植樹木或設立植被隔離帶。第三,盡可能地保留林地原有的天然闊葉林、原生闊葉林及珍稀的植物,不能破壞造林地周圍的天然次生林,不能為發展人工林而砍伐或變相砍伐有保留價值的天然林。
7 結束語
更新造林在我國的林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利基礎。天然更新具有非常多的優勢,具有更新范圍廣,能力大,作用面積大等,是人工更新所不能比擬的,所以說不充分的利用天然更新的優勢,就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尤其是在如今的林業發展任務艱巨的形勢下,要實現以最少的資金投入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更新造林中,可以實現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結合的方式,提高造林的效率。
參考文獻
[1]E.F.舒馬赫.更新造林的發展與方式[M].北京:譯林出版社,2007.
[2]林建宜.提高更新造林質量方法淺談(修規)[Z].期刊,2011(9).
[3]李治化.淺談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中的重要性[Z].期刊,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