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千千萬萬的人奮斗在航空航天的一線為我們創造著奇跡,又有千千萬萬的人站在他們背后,為我們描述著這些奇跡。用筆桿、用顏料、用刻刀、用機器以最直觀的方式為我們講述著浩瀚宇宙發生的故事。
1609年,伽利略第一個將望遠鏡指向天空,結束了人們用肉眼觀星的歷史。不久以后,人類美術史上第一幅天體素描寫生《月面圖》誕生了。雖然從科學的角度看,伽利略的《月面圖》還不夠精確,但月面的平原、環形山脈絡清晰可見,而玉兔和蟾蜍卻不見了,將人們從美麗的神話中拉回到了理性的現實——“這可能是早期最形象的太空科普工作了吧!”北京天文館畫家喻京川說。
喻京川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太空繪畫工作中的一員,目前是中國優秀的太空美術家。他的太空美術作品,非常細膩,手繪作品精美細致,這是用一種美術專業的噴繪技術,畫面比油畫要精細得多,非常適合太空美術作品。另外,后來電腦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喻京川用photoshop繪畫出的作品更為嚴謹、逼真。
他認為,藝術非常親近大眾,容易被大眾接受,太空藝術是用最直觀的方式將太空知識普及給人類,意義重大。一個守候多時拍攝到的星空,可能因為色彩等原因很難受到大眾的關注;一篇復雜的文章或者論文,可能缺乏的就是一張生動配圖的點睛;一個航天器在太空中的身影很難通過其他技術展示給大眾等等,而太空美術作品則可以將它們一一展現在大眾面前,使人們更容易接受。
其實,太空藝術的展現形式有很多,科幻小說、電影、動畫片、攝影、雕塑等等都很貼近人們的生活,更容易吸引大眾、科普大眾。參與任何藝術創作或者觀看藝術作品,都是更加了解太空知識的一個過程。

太空科學美術又可稱為太空現實美術,一方面它完全展現的是太空真實景色,另一方面又根據科學探測的數據、圖片等加以綜合,盡可能逼真地再現宇宙天體的風貌,如遙遠行星上空、星云、星團、雙星等。特別是對一些科學原理的形象化描繪,忠實于自然。大部分畫家運用超級寫實主義手法來進行精確描繪,使之帶有高度的理性化色彩。
太空科幻主要描繪人類未來的各種太空活動及壯舉,因為具有預測性,所以其描繪的世界可能實現也可能無法實現,但它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的。
喻京川說,太空美術的題材領域十分豐富,有以建立在科學研究且完全遵守科學事實基礎上的太空科學美術;也有以科學幻想為主的具有預測和前瞻性的太空科幻美術;還有以幻想為主,表現抽象的太空世界以及人的內心境界、潛意識的太空意象美術。而做這項工作,最難免的是首先你要是一位太空愛好者,他們與一線的航天科學家一樣,懷揣著著對太空的熱愛。
另外,太空藝術作品存在的更大意義,可能就是帶給我們“科學審美”和“科學意識”。從科幻小說、電影到科幻美術,也許它們展現的并不是目前最真實的狀況,也或許無法實現,這種科幻的藝術品同樣帶給人們對宇宙的深思,甚至某些警活中,也確實存在很多有人味兒、接地氣的藝術品在培養自己的科學意識,例如一次偶然擁有的一個星座的水晶掛件,可能都能幫助你在夜空中找到仙后座或者大熊座,但枯燥的白紙黑字的天文書籍,也許有的人永遠都不會去看一眼。

展。我們生
他說,太空藝術作品就不是如此,也許這是一個藝術夢,也許這是一個科普夢,又或者說這是他們另類的航天夢。眾多的航空航天科學家致力于幫助人類走向太空、了解太空,而一個藝術家,他們也可以在自己的創作中“遨游太空”,然后將“遨游太空”的感受傳遞給人們。
其實,無論是航空航天的科學家還是太空藝術家,他們都能夠成功地引起人們的好奇并帶世人了解神秘的太空。只是太空藝術家一般都使用了通俗化和最直觀的手法,他們更容易讓航天夢走進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