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瓦辛格加上史泰龍,這兩個老硬漢 被放到一部電影里玩雙雄的話,簡直是動 作片里程碑式的一筆。更傳奇的是,他們 倆為重獲自由,逃離史上最森嚴的監(jiān)獄, 居然還走了高智商、高科技的越獄路線, 這無疑是影片最大的看點。
11月4日,《金蟬脫殼》在中國內(nèi) 地全面上映,占據(jù)了大部分影院的黃金檔 期。說實在的,記者對“雙王會”另辟蹊 徑改走高智商犯罪片的路數(shù),還是挺欣賞 的。大玩“越獄”,智計百出,氣氛扣人 心弦,雖然詳細推敲起來感覺有不少漏洞, 不過科技元素的運用彌補了敘事上的缺 憾,而且影片中展示了不少的科學原理和 高端技術(shù)。
追蹤定位的“人體芯片”
史泰龍飾演的角色,真正身份是美國 國家安全局的監(jiān)獄安管專家。他以犯人的 身份入獄,利用監(jiān)獄的各種漏洞實現(xiàn)越獄, 從而幫助監(jiān)獄完善整個系統(tǒng)。8年來連越 14個監(jiān)獄的輝煌戰(zhàn)績,讓他成為一個傳奇。 一名CIA(美國中央情報局)女探員找上 門來,以高額酬金吸引他去測試美國政府 關(guān)押重犯的一處神秘監(jiān)獄。為了掌握他的 行蹤,他的伙伴們借助一個注射器似的裝 置,將一個微型的計算機芯片植入到他前 臂的皮膚下,這是用來GPS(即全球衛(wèi)星 定位系統(tǒng))定位的“人體芯片”。但用途似 乎并不很理想,因為他被抓后,“人體芯片”被取出,從而和伙伴們失去了聯(lián)系。
其實,影片中的“人體芯片”并不是 突然冒出來的新鮮概念。“人體芯片”這一 技術(shù)已有幾十年發(fā)展史。它是利用RFID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shù))開發(fā)出來的,可以植 入人體。里面裝有芯片、天線和信息發(fā)射 裝置,對應身體之外不同的接收裝置。最早, 這種芯片被放置在動物身體內(nèi),用來跟蹤、 鑒別它們的身份。
“人體芯片”的研制是一把雙刃劍。早 在1998年,倫敦雷丁大學的控制論教授 布萊恩·沃里克就曾經(jīng)嘗試著把一枚芯片 植入自己的前臂,用計算機來記錄他在學 校里的位置。其實,芯片在應用技術(shù)上有 很大的障礙,一方面這種微型的GPS接收芯片,它需要足夠微小才能夠植入皮下; 另一方面,設計者們?yōu)榱诵酒珳识ㄎ唬?要保證其足夠的靈敏度;更重要的是,芯 片需要源源不斷的能量,還要考慮如何防 止“人體芯片”被他人用于犯罪。
也許,解決了這些問題,未來的“人 體芯片”系統(tǒng)還可以集合許多功能,包括 監(jiān)測體溫、心跳、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以及 信號監(jiān)測等等。如果照這個趨勢發(fā)展下去, 很難說我們有一天會不會變成半人半芯片 的“機器人”。
“運動傳感器”判斷人體運動方向
影片中,CIA布置的任務“弄假成真”, 史泰龍作為越獄專家遭人算計,而這所監(jiān) 獄恰恰是根據(jù)他自己的“反越獄”理念打 造的。在監(jiān)獄的場景設計上,為了凸顯片 中監(jiān)獄的高端智能、牢不可破,顛覆了以 往平面化的空間構(gòu)造,將監(jiān)獄置于立體而 垂直的透明空間中。無數(shù)高清攝像頭時刻 運行,表情識別系統(tǒng)監(jiān)視著犯人的情緒, 加之監(jiān)獄長精明而殘忍,似乎整個監(jiān)獄連 蒼蠅都插翅難飛。
一系列精彩的科學推理也是整部戲的 一個戲碼,開啟了“金蟬脫殼”的伎倆。 逃跑中越獄專家破壞了監(jiān)獄的攝像頭,可監(jiān)獄長依舊知道他們的行 到監(jiān)獄里裝有“運動傳感器 步聲來判斷人體運動的方向蹤,后來他意識”,可以通過腳。

那么,這種“運動傳感器”技術(shù)在現(xiàn) 實情況下能實現(xiàn)嗎?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 程學院副教授鈕建偉告訴記者,這種技術(shù) 是完全可能的,它主要是通過信號處理和 模式識別。模式識別第一步要做的,是能 夠正確、可靠、高效地提取信號中含有的“特 征”。簡單來說,聲音、影像都可以作為信 號,通過算法分解、提取其中的“特征”。 且對這些特征進行識別,可能用到各種識 別算法,比如支持向量機(SVM)、人工 神經(jīng)網(wǎng)絡(ANN)、隱馬爾科夫模型(HMM) 等等多種算法。
在十幾年前,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曾 經(jīng)做過惡搞,通過采集老師的腳步聲判斷 老師的身份。鈕建偉表示,“它的技術(shù)實現(xiàn), 與有些人說話的聲音,你隔著電話一聽就 能判別出來對方是誰,是同樣的道理。”
DIY“六分儀”:確定觀測者自身位置
影片視覺上并沒有因為少了槍戰(zhàn)而晦 澀乏味。相反,兩大男主角無處不在的科 學智慧,著實讓大家驚艷了一把。
史泰龍與施瓦辛格扮演的獄友聯(lián)手行動,使用各種方式來嘗試逃獄,情節(jié)走向 都顯得自然而流暢。劇中充分體現(xiàn)出這位 越獄專家的“科學素養(yǎng)”,比如,他把一塊 圓鐵片打磨,作為聚集燈光熱能的器材。 在禁閉室高強度燈光照射下,通過光反射 原理和計算鋼的膨脹率,巧妙地讓地板的 鋼釘膨脹脫落。
最意想不到的是,越獄專家用近視眼 鏡片和筆做成六分儀,算出緯度,根據(jù)風向, 測量出所處緯度,判斷出監(jiān)獄的地點。
試想一下,我們也可以做出六分儀嗎? 六分儀由分度弧、指標臂、動鏡、定鏡、 望遠鏡和測微輪組成,被廣泛用于航海和 航空中,用來確定觀測者的自身位置。北 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也告訴記者,它是一百 多年前,用以觀察天體高度和目標的水平 角與垂直角的反射鏡類型的手持測角儀器。 可見,沒有專業(yè)的天文、地理知識,想制 作六分儀或是通過季風風向定位都是件不 太可能的事情。也是這樣的高智商故事情 節(jié),使影片變得高端大氣上檔次起來。
在設計劇情時,兩個人的配合也尤為 生動諧趣。史泰龍在遭受種種獄中折磨喪 失信心之時,施瓦辛格成為史泰龍的精神 導師,對其進行開導和鼓勵,令其重新奮起。 兩人除了互毆的障眼法外,基本上在打持 久的心理戰(zhàn)。他們精通表演、畫畫、潛水, 必要時甚至還會籠絡人心,說服獄醫(yī)幫助 他們越獄。心理戰(zhàn)鋪陳后,兩位最擅長的 動作場面才浮出水面。
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的主要拍攝地點 是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其中不乏大 量現(xiàn)代科技感的設施。《金蟬脫殼》是首 個被批準無償在其場地內(nèi)全程拍攝的幸 運劇組。劇組被場地的高科技震撼,在 特輯中透露道:“這里足以容納五臺航天 飛機。”
回味一下,把科技和力量巧妙結(jié)合起 來,“雙王會”的科學精神讓這部電影顯得 與眾不同。確實,堪稱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