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小伙伴們一邊積累著脂肪過冬,一邊又把減肥掛在嘴邊。減肥,到底應該怎么減?通過瘦身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我們發現了減肥的十個“真相”。為什么羹粥是減肥的關鍵?為什么奶酪能讓你少吸收脂肪?為什么睡眠中也能消耗脂肪?一起去看看減肥的秘密吧。
看著不胖不代表不要減肥
胖子脂肪多,這誰都知道,可是許多看起來身材勻稱的人,脂肪也很多。一個體型看上去十分健康的人,經過核磁共振檢查,顯示體內有很多內臟脂肪。
所謂內臟脂肪,就是深藏在身體內部的脂肪,非常危險。因為內臟脂肪釋放出的化學物質,會損害心臟周圍的動脈,導致心臟病,還會增加癌癥風險。肝臟附近的內臟脂肪,釋放出的化學物質很容易進入肝臟,影響肝臟清除血液中胰島素的能力,從而引發Ⅱ型糖尿病。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你的腰圍突然增大,不論是男是女,都說明內臟脂肪可能在堆積。
策略一:欺騙大腦
1 . 不要減少正餐次數
人一旦開始節食,最先減少的就是內臟脂肪。很多人以為少吃幾頓飯,減少熱量的攝入,就是最便捷的減肥方法了?其實,這并不起效。
一個有趣的科學實驗說明了原因。研究者通過對人的腦部掃描發現,沒吃飯時,大腦某個區域看到甜點、炸薯條等高卡食物時非常活躍,看到蔬菜、沙拉等低卡食物時卻沒什么反應。而不餓時,對高卡食物和低卡食物的反應區別不大。
這就是說,不吃早飯,大腦會想辦法補償,就會促進對高熱量食物產生渴望,這不是意志力能夠控制的,而是胃在向大腦發信號,讓你選擇高熱量,而這恰恰是節食的大忌。
每天都有無數人嘗試減肥卻失敗了,原因往往是無法堅持節食。所以減少正餐的次數并不是減肥的妙方。那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呢?看看下面的辦法吧!
2 . 蛋白質食物能讓大腦覺得飽
其實,節食的關鍵是要避免感覺饑餓,方法就是避免陣發性饑餓感。
陣發性饑餓的產生,是由于胃部空間排空或者減少,促使腦腸肽(調節膽囊和膽管運動的肽類激素)向大腦發信號,需要更多食物。但實際上,你利用一些聰明的辦法,可以欺騙大腦,排除陣發饑餓感,其中一個簡單辦法就是吃蛋白質。實驗證明,在同樣熱量的情況下,早餐中增加十分之一的蛋白質,就能飽腹更長時間,從而減少午餐的量。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瘦肉、蛋、豆類、魚類等。
3 . 濃稠的粥也能騙大腦
不止是蛋白質能讓你長時間不餓,羹粥也有相同效果。
研究者讓兩組人吃食物分量相同、食材相同、熱量也完全相同的食物,不同的是一組人吃雞肉、米飯和蔬菜,另外有一杯水,另一組吃完同樣的食物后有一杯濃稠的羹。飯后,接受胃部掃描,兩組人的胃都滿滿的。
但是,2小時后,吃不同食物的人,胃部有了不同的反應。固體加一杯水的人,胃已經開始縮小,胃會向大腦發送需要更多食物的饑餓信號;但是吃羹粥的人胃還很滿,裝滿了粥羹,它會向大腦說明,仍是滿的,大約4小時后才排空。
分析來看,吃固體加水,水使胃暫時膨脹,但很快從胃里排出,只剩下固體食物在胃里消化,所以胃變小;但被充分攪拌成糊的食物,與水不同,無法很快從胃排出。所以不論粥羹的成分是什么,只要食材變成濃稠均勻的粥狀,就能發揮作用。
4 . 換小的餐盤能減少食量
讓人輕松減少食量,還有一個重要之處,就是把餐盤從12寸減成10寸,別以為這是做表面文章,實驗也證明了這真的有效,能讓你吃飽之后不繼續吃。數據統計,減小餐盤后,最終能少吃22%的食物。
5 . 食物不能太好看或太豐富
兩碗味道一樣的糖,一個彩色,一個單色,選擇彩色的人明顯要多。選擇,這種根植于我們大腦的習性,也是發胖的原因。吃自助餐時,我們就面臨大量選擇,這時大腦會興奮,吃下的食物量有可能比選擇有限時多出30%,所以自助餐之類的非常危險。也就是說,多樣性會激發我們進行普遍嘗試的本能,結果就導致飲食過量。
策略二:改變陳規
6 . 學會選擇低卡食物
當然,在進食時,最好還是選擇低卡食物,比如同樣是飲料,黑咖啡就只有10卡熱量,而卡布奇諾有100卡熱量;烤面包125卡,糕點270卡……食物的小小改變,就會讓腰圍不同。但一定要會計算這些熱量。
7 . 多吃低卡食物也會胖
有些減肥的人很苦惱,自己明明選擇了低熱量食物,但依然減不了肥,他們因此認為是自己新陳代謝速度慢。真是這樣嗎?
研究者讓一個聲稱吃得健康的女士,9天內在每頓飯后記錄下一天中的飲食,早飯水果沙拉,午飯三文魚和西蘭花……同時通過特殊的標有同位素的水,了解實際上攝入的熱量,同時算出熱量消耗。研究者對比了檢測結果和她本人記錄的熱量發現,她記錄的熱量每天大約1 000卡,但是那瓶特殊的水說明,她每天實際上吃了3 000卡,食物中有三分之二是她沒有意識到或者忘掉的,比如點心、飲料,或者富含熱量的醬汁。
很多人認為吃水果等健康食品不應該計算熱量,但其實也要算。比如,這位女士每天早上都要吃一份分量可觀的水果沙拉,但是,這并非沒有熱量。她每天攝入的熱量超過了身體所需,那么身體便將多余的熱量變成脂肪儲存了起來。
8 . 奶酪其實可去除脂肪
牛奶、奶酪、黃油等是我們節食時以為不能碰的東西,因為它們富含脂肪,但是最新研究表明,乳制品反而可以去除食物中的脂肪,使攝入的熱量減少。這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
其實,這是乳制品中的鈣在起作用,因為鈣質能與食物中的脂肪分子結合,在小腸中形成類似皂質的物質,我們無法吸收這種物質,于是脂肪和鈣便穿腸而過。這意味著脂肪不會長在身上,而是排出體外。如果你在節食,那可太方便了。堅持食用大量低脂乳制品,如脫脂奶,低脂酸奶、奶酪等,一年會多排出兩千克脂肪!這真是個好消息。
策略三:堅持多動
9 . 運動后脂肪持續燃燒24小時,睡覺也不停下
一位男士在跑步機上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90分鐘后,研究者根據他的呼吸,計算出他消耗了161卡熱量,19克脂肪,也就相當于一包薯片。這樣的結果并不樂觀。第二天,他睡了一夜,研究者再次測他的脂肪燃燒量,結果居然減少了49克。原來晚上脂肪還會繼續燃燒!
這叫做后續燃燒,事實上,燃燒的脂肪很大一部分是在運動之后。那些剛剛運動完就站上秤,期盼數字減輕的人,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
我們的身體依靠不同的燃料提供能量,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運動時,肌肉主要使用碳水化合物,因為碳水化合物更容易被身體燃燒,而經過運動,碳水化合物儲備被大量消耗,身體需要22個小時來進行補充,在此期間,身體要被迫燃燒脂肪,來支持人體的基本運轉,行走、交談甚至是睡眠。運動后脂肪會持續燃燒24小時,睡覺也不停。
10 . 堅持“多動”,一年可以減重12千克
對于不愛積極運動的人,或許也還有別的選擇來減肥。
我們請一位女士來驗證,研究者對她進行了心率監測。第一天,她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很少活動,做少量家務,乘坐地鐵去電臺做節目,每天的活動量非常小。第二天,她照舊做平時的事情,但有了一點差別,以往坐下來的時間,她進行活動,嘗試做家務時多爬樓梯,去辦公時,少坐一站地鐵改步行,主持電臺節目時跳有氧操……
結果顯示,第二天她的心率多次增快,消耗的熱量比前一天竟然多了240卡。研究者表示,如果她能堅持這樣的運動量,一年可以減重12千克。
【結局】 4個月減掉5千克
最后告訴大家一個喜訊,文章開頭那個內臟脂肪超標的人,在研究者的指導下,遵照上述辦法,4個月里減掉了5千克。要減肥的人有沒有被激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