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報道稱,普通筷子在使用到3-6個月時,顏色會隨著使用頻率變深或變淺,超期使用的筷子會滋生各種霉菌,輕者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疾病。嚴重發霉的筷子會滋生一種名叫“黃曲霉素”的可致肝癌物質。那么,筷子使用超3個月,真的可致肝癌嗎?
為此,北京服裝學院材料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分別就家庭使用超過一年以及兩年的筷子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表明,這些使用時間在3個月以上的筷子,均沒有檢測出有害的微量元素,筷子中含量較高的為鐵元素和鋇元素,含量也都在人體無害的范圍之內。之后,將取樣的筷子放入高溫環境中檢測,也沒有揮發出任何有害氣體。
北京服裝學院材料系教授龔龑補充,檢測結果確實表明了一部分筷子會存在一些發霉的現象,但是并沒有達到像傳說中那種筷子使用久了就會導致肝癌的程度。但是如果清洗得不干凈,確實會滋生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細菌。
對此,龔龑提議,筷子使用幾個月到半年的時候,可以將筷子充分煮一下,筷子中的油脂等物質便會在高溫環境下被煮出,減少有害物質出現的概率。他還特別提醒,刷漆的筷子要慎重挑選,油漆脫落與食物一同入口確實對身體不好。另外,塑料質地的筷子也要縮短使用周期。由此可見,只要保證不要使用發霉的筷子,平時充分清洗筷子,就不會發生日常使用筷子致癌這種事情。
同時值得我們思考的是,依照傳聞,難道我們平時使用的餐具都有可能會“致癌”嗎?事實并非如此,致癌與使用餐具時間的長短沒關系,和餐具是否受到污染有關系;“黃曲霉菌”是霉菌中的一種,致癌和餐具發霉也沒有太大關系,而是和霉菌種類有關系;避免致癌和是否扔掉使用3個月的筷子也沒有關系,充分清潔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