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公共管理學的發展對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搜集和分析了國內40余所高校公共管理學科學位點和本科專業設置情況,探討了湖南省公共管理學科發展面臨的阻礙及對策,旨在為湖南省公共管理學科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共管理學;對比分析;阻礙;學科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3-0216-02
公共管理學是管理學的一個分支,是綜合運用各種科學知識和方法來研究公共管理組織和公共管理過程及其規律的學科。近年來,湖南省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也迎來了新的挑戰。基于教育部2012年公共管理學科排名,本文搜集了該排名位列前四十的參評高校公共管理學科的相關數據,結合湖南省部分高校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現狀進行簡要分析,旨在為湖南省公共管理學科發展提供參考。
一、教育部2012年公共管理學科排名(以下簡稱排名)前四十的參評高校公共管理學科的結果分析
由表一可以得出:
1.參評高校擁有公共管理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的有20所,公共管理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參評率為50%。擁有公共管理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的有37所,公共管理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參評率為92.5%,擁有MPA學位點的有38所,MPA學位點參評率為95%。
2.45%的參評高校把公共管理學科所在學院命名為公共管理學院。85%的參評高校公共管理學科所在學院名稱中含有“管理”二字。
3.80%的參評高校公共管理學本科專業設有行政管理學專業;17.5%的參評高校公共管理學本科專業設有土地資源管理學專業;57.5%的參評高校公共管理學本科專業設有公共事業管理專業;32.5%的參評高校公共管理學本科專業設有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
二、我省兩個參評高校公共管理學科現狀
教育部2012公共管理學科排名60所參評高校平均得分為71.48分。湖南省參評高校有兩所——湘潭大學和湖南農業大學。湘潭大學得分74分,高于參評高校平均分2.52分。其得分與參評高校最高得分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湖南農業大學得分68分,低于參評高校平均分3.48分,其得分與參評高校最高得分相比,有很大差距。
三、我省高校公共管理學科發展情況分析
1.湖南省高校中擁有公共管理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的有兩所,占14.29%。擁有公共管理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的有七所,占50%。擁有MPA學位點的有八所,占57.14%。
2.28.57%的高校把公共管理學科所在學院命名為公共管理學院。85.71%的參評高校公共管理學科所在學院名稱中含有“管理”二字。
3.42.86%的參評高校公共管理學本科專業設有行政管理學專業;14.29%的參評高校公共管理學本科專業設有土地資源管理學專業;57.14%的參評高校公共管理學本科專業設有公共事業管理專業;14.29%的參評高校公共管理學本科專業設有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
四、對促進湖南省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建議
1.充分利用教育部公共管理學學科評估結果,認真分析我省公共管理學學科的發展現狀。參與教育部公共管理學學科評估的各大高校在全國范圍內公共管理學學科發展上處于較高水平。通過這些學校公共管理學學科發展狀況的分析,找到湖南省公共管理學學科與該類學校公共管理學學科發展的差距及學科發展尚待完善之處,以提高湖南省公共管理學學科整體實力為中心,各高校采取“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方法,找準各自特色定位,形成本學科穩定的特色和優勢。
2.找準自身定位,堅持走特色專業辦學道路。在繼續提升公共管理學其他專業實力的同時,把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作為湖南省公共管理學科特色專業。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保障在政府彌補市場缺陷方面日益顯示出重要的意義。在我國,對社會保障理論問題的研究只是近幾年來的事情,社會保障學課程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學科體系很不成熟。可以說,我國的社會保障學是一個朝陽學科,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必然需要更多的社會保障方面的人才。
3.進一步健全公共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公共管理學英立足于我國及當代世界的公共管理實踐研究,著力進行理論建構和學術創新,形成中國學派和中國風格,促進公共管理知識的增長和積累。”公共管理學以研究公共服務為理論基礎,是注重社會實踐的一門學科。在寬厚的公共管理理論基礎上,學校要注重學生的公共管理實踐能力的培養。
4.大力加強公共管理學科隊伍建設。學科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學科建設人才。加強學科師資隊伍建設,構建合理的學術梯隊結構,擁有高素質的學科帶頭人和一批學術骨干是實現公共管理學科可持續發展的保證。各高校應當對現有人才進行深化教育,適時引進人才為公共管理研究注入新鮮血液。
5.加強公共管理學位點建設、專業建設、專業學位建設。學位點即學位授權點,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依托和主要載體。目前我國學位類型主要分為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兩個層次,有博士一級學位授權點、博士學位授權點、碩士一級學位授權點、碩士學位授權點四種類型。學位點建設的主要工作是依據學位授權的學科界定和要求,不斷提升其人才培養水平。學科建設是學位點建設與專業建設的基礎。學科建設與學位點建設、專業建設密切相關,不能割裂來看,在建設時應做到合理規劃,相互促進,逐步形成良性循環機制。
五、結語
公共管理學已成為當代中國社會領域教學與研究的一個具有遠大發展前景的學科領域。我們不能照搬西方的方法,也不能沿用傳統的發展模式。要實現湖南省公共管理學科的快速發展,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因地制宜,重點突破,統籌規劃,促進湖南省公共管理學科的持續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董克用.關于公共管理學科體系與專業設置的思考[J].中國行政管理,2005,(11):54-56.
[2]劉亞萍.我國高校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狀況及趨勢[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12,(1):58-61.
[3]蘇保忠,張正河.公共管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張康之,李傳軍.公共管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J].行政論壇,2010,(1):6-11.
[5]張良.公共管理學[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