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商管理專業是高等院校商學院或管理學院必開專業,是商學院和管理學院主干專業,在學科屬性上,屬一級學科。筆者結合近十年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經驗,在傳承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微創新,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能力,尤其是商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簡明扼要地論述了什么是商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如何培養這三種職業能力。
關鍵詞:工商管理;教學微創新;商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3-0285-02
工商管理專業是商學院或經管學院中主要專業,全稱是工商企業管理。英文名稱直譯為Industry Business Administration,通常譯為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是研究組織的管理與經營的學科,主要包括組織的日常經營與管理以及戰略經營與管理。工商管理專業的應用性很強,它的目標是依據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通過運用現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有效的經營和管理,以保證企業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
工商管理專業涵蓋范圍較廣,所學課程較多,涵蓋了管理學、經濟學的很多課程。因此,工商管理是一門基礎較寬的學科,學生可以就此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專業方向。比如企業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會計、企業投資等。
工商管理專業課程主要包括,管理學原理、組織行為學、企業經營戰略、經營理論與實務、財務管理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質量管理、會計學基礎、統計學基礎、生產與運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統、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商務、經濟法。
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應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工商管理專業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尤其是職業能力的培養。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教學、科研水平要求較高,除此之外,還要求師德厚道,人品優良,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為人師,身高為范;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對老師最好的詮釋。學生是祖國的花朵;父母的期望,學生的成才與否關系到國家、社會、家庭的前途,“少年強,則國強”;對待學生教育指導為主,慈善照顧為先。對待學生應因材施教,慈善,嚴格,教育,指導,寬容,耐心。
在傳授商業專業知識的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因為現在的社會不唯學歷,有時,用人單位注重能力大于學歷。這就要求教師與時俱進,在教學中,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能力。對于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筆者總結十年教學經驗,同時結合實際工作經驗以及用人單位要求,認為以下三種能力的培養對教學是切實可行的,更為重要的是,這三種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是受益終生的。
第一種能力:商業才能。
商業分為兩種:買賣和生意。買賣是商業的初級階段,生意是商業的高級階段。買賣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最簡單的商業,除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涉及其他。比如買水果,水果店老板給你水果,你給他錢,沒有其他糾葛,交集。生意對于買賣來說,更高級,更復雜,涉及面更廣。生意一定要生發出意,也就是要“立意”。例如,老鳳祥廣告語:同行鎦金歲月 相伴金華人生,他的立意就是佩戴老鳳祥首飾,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相伴走過流金歲月。如果沒有“立意”,純粹的商品很難有足夠的吸引力吸引客戶購買,比如鉆石首飾,他本身就是一顆天然礦石,如果不賦予他愛情色彩,婚姻色彩,他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吸引消費者購買,只有把他賦予愛情、婚姻、幸福、永恒等色彩,他的身價才會大幅攀升,他的角色才會從一顆毫無社會屬性的礦石,變成愛情婚姻幸福美滿的象征,“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生意中的“立意”,像太陽一樣發出“意”之光,吸引著消費者購買。沒有生意中生發出的“意”,商品只是商品,他的社會屬性、文化屬性、精神屬性、內涵底蘊,遠遠不夠,需要企業家去充分挖掘他的各方面屬性和內涵底蘊,從而提煉提升出商品的“意”。用“意”來吸引消費者,消費者每次購買商品時,也會充分感受到、意識到企業的“立意”,比如購買鉆石時,消費者無形中不會覺得他在買一顆礦石,他會覺得他在買“永恒的愛情,幸福的婚姻”。
商人要有根本,有修養。商人做人沒有“根”,沒有“本”,會比較苦。恒隆集團主席陳啟宗說:成功的商人要有修養。商人沒有修行和教養,會比較“非人”:人性、人格、人品,為人處世上很可能有殘缺。
引用恒隆集團主席陳啟宗的觀點,判斷商人的品格、道德,研究他的項目,人品好的,項目一定好,人品差的,項目對社會而言一定弊大于利。這也是大學生就業時應注意的事項。
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商業才能,考察他其他領域的才能,“功夫在詩外”,如果他A領域功夫好,他在B領域不會倒數第一名,如果他一樣都拿不起來,他在商業領域肯定不行。
第二種能力:獨立思考能力。
馬云回到母校杭州師范學院發表了題為《永遠獨立思考,永遠保持好奇的心》的演講,他強調:我希望大家永遠用自己的腦袋思考。腦袋是用來給自己用的,不要東說好就說東,西說好就說西,永遠用自己的獨立思考、自己的獨立眼光去看待任何問題。任何人要去的時候,停一下,其實不差兩秒鐘;任何人反對的時候,也停一下,思考,也不缺這兩秒鐘。永遠用自己的腦袋,永遠保持像今天一樣,用一種新生所具備的充滿好奇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看待邊上的人。
龍應臺談教育目的, 認為教育的目的無他,就是教會一個人如何評估事證,如何判斷虛實,如何厘清真假,如何分辨事實和虛構。對社會最大的挑戰毋寧就是人民思辨的能力。在黑與白之間,出現眾多層次的灰色,如何判定是非真假成為全民課題,更凸顯一個事實:沒有思辨能力的民族,只能往一個方向走,就是沉淪。
第三種能力:表達能力。
作為在EMBA和特制MBA教育有著一流排名的馬里蘭大學史密斯商學院幾乎每年在中國舉辦中國創業計劃書大賽。本大賽由馬里蘭大學與中國職業企業咨詢和高成長公司、清科公司,聯合舉辦。大賽邀請以不超過四人為一組的企業家們競爭總獎金45 000美金。一等獎25 000美金,二等獎15 000美金,三等獎5 000美金。
馬里蘭大學史密斯商學院創業評審標準::一是清晰度。二是簡潔性。三是全面性。四是計劃書的可行性。五是管理人員的執行能力。六是價值主張。七是競爭分析。史密斯商學院評判的七個標準里,前三個標準,一是清晰度。二是簡潔性。三是全面性。這幾個都是表達能力的要求,由此可見,表達能力的重要性。表達能力的優劣,深層次直接反映了學生對某個問題的考慮是否深入,是否透徹;邏輯思維是否清晰;考慮問題是否全面,是否周全。這些也正是一個人能力的重要體現。
表達能力的適用范圍非常之廣,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需要良好的表達能力。上下級溝通,工作傳達,說服客戶……都要求職場人有良好的表達能力。表達以親和、簡潔、高效、完整和和顏悅色為最佳。
表達能力的培養非一時一日之功,他需要長期的、大量的、刻苦的、投入的鍛煉和實踐。筆者一位學生因為立志做一位好教師,參照史密斯商學院創業比賽標準,鍛煉表達能力達一年之久。表達能力的課堂培養形式:自我介紹、課堂演講、課堂辯論、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商業論文。
表達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表達能力好是為了人際關系和諧,工作有效率,溝通良好順暢,需要表達時(如主持、開會發言、講課)表達清楚、簡明、易接受。表達能力不是“顯示、炫耀的能力”,為了顯示能力或炫耀,夸夸其談、口若懸河、表達得天花亂墜,都不屬于表達能力的范疇,《弟子規》上定義了此類現象:“凡出言,信為先。 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污詞 。市井氣,切戒之”。 《弟子規》認為,奸巧語是穢污詞 。同時,他還認為,“話說多,不如少”。“沉默是金”,“言多必失”。優秀的表達能力是持“止語”戒,不該說的一個字不要說。需要表達時,微笑,和顏悅色,親和,中肯,清楚,簡明的表達。
《弟子規》還提到了中國古代傳統圣人賢人的一個表達方式: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他認為,道字的時候,尤其是講課、主持、會議發言時,道字應重且舒,不要急,不要快,不要模糊不清。這個表達方式很重要。筆者觀察聆聽許多高校領導、教師的吐字發音(即“道字”),發現,凡是道字重且舒的,都效果很好,聽眾容易接受。凡是道字急又快、含混、模糊不清的,都讓聽眾感覺難受。所以,表達能力應吸取中西方對表達能力闡述的智慧精華:在微笑,和顏悅色,親和,中肯,清楚,簡明的基礎上,道字,重且舒。
參考文獻:
[1]余露,范江洪.高職工商管理專業“工學結合”模式創新探討[J].山東紡織經濟,2010,(6).
[2]楊宇.工商管理類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探析[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3]胡楚圖.職業院校企業管理課程教學模式現狀研究[J].經濟師,2010,(6).
[4]陸法朵.淺議職業教育下的工商管理教學[J].新課程:教研版,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