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立足于桐城師專,探究新升高專學校建筑節能的模式和路徑:因校制宜,與時俱進,先易后難,軟硬兼顧,以期達到少花錢,多辦事,辦實事,既節能又節錢的目的。
關鍵詞:新升高專;因校制宜;建筑節能;人機并重。
中圖分類號:G6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3-0306-02
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據有關資料統計,高校建筑能耗占高??偰芎牡?0%以上。在人員集中的高校,建筑節能的重點在于加強建筑物使用過程中節能設備的運行管理,在保證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桐城師專是一所由中等師范學校新升格的高等??茖W校,升格后,校園建筑絕大多數都是原有建筑,早期建筑節能意識薄弱,無論是設計、建設,還是運行與管理,都與現代高校建筑能耗標準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地方不符合現代高校校園建設理念和要求,進行建筑節能建設與改造勢在必行。學校領導非常注重建筑節能工作,把做好校園建筑節能工作作為學校與高校接軌的一項硬指標來完成,責成學校職能部門總務處立足本校實踐,借鑒其他高校經驗,在校園建筑節能領域認真開展研究與探索,先取得局部的經驗和成果,再加以推廣,少走彎路,更好地開展校園節能工作。
一、桐城師專建筑節能現狀調查
桐城師專是2010年3月由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高等??茖W校,學校位于桐城市中心,現校區占地400余畝,校園建筑面積近11萬平方米。在校園能耗方面存在如下特點:
1.能源使用消耗集中。學校是屬于人員密集型單位,夏季5、6月份,秋季9、10月份是學校用電和用水高峰,供水供電壓力大,常出現供水、供電設備損壞情況。而寒暑假期間,能耗較小,只需基本的維持能源。
2.師生節能意識薄,日常管理有待完善。學校作為新升高校,在制度、管理等許多地方有待完善,師生節能意識也比較單薄,人走燈不滅,無人空調轉、細水隨便流等浪費現象較嚴重。
3.原有建筑在規劃設計、施工建造上缺乏節能意識,節能效率低。
4.供水供電設備不斷老化。水電管網設備老化現象嚴重,設施陳舊,易出現跑、冒、滴、漏現象。
5.能源消耗的剛性需求急劇增加。桐城師專2010年有在校學生3 000人,2013年5 227人,年平均增長率30%以上,學校快速發展,人員增加,用電用水總量快速增長。
6.用于建筑節能的資金有限。作為新升高專學校,教學、科研、建設處處都需要資金,學校辦學經費緊張,能夠用于建筑節能建設改造的資金十分有限。
二、因校制宜、多管齊下進行校園建筑節能
為將有限的節能資金用好用活,學校從多處著手,力求找到最佳的切入點和落腳點,做好校園建筑節能工作。
(一)健全制度,加強管理,增強節能軟實力
1.抓轉變觀念,樹節能理念。桐城師專作為新升的高專學校,在轉型期就很重視校園的建筑節能工作,校領導從轉變師生的觀念入手抓節能工作,通過校園網站、校園廣播、宣傳櫥窗、宣傳畫、溫馨提示語等多種途徑進行廣泛宣傳,引導學生正確地用能節能,讓節能環保、低碳生活理念深入師生人心,讓節能成為師生生活的一種習慣,力求形成人人講節約,個個懂節能的氛圍。
2.健全節能制度,強化節能管理。為把節能工作落到實處,學校注重完善一系列的節能制度,多次派人到其他高校學習考察,引進他們先進的管理經驗,成熟的管理方法,用能節能管理制度,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出如《學生宿舍用電管理制度》、《空調使用管理制度》、《教室、辦公場所用電用水管理制度及標準》等一系列的用能節能管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用能節能實行細則,并實行目標責任制,根據“定額用量,超標付費”的原則,將節電、節水的目標分解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師生,使節能工作做到人人有責、人人負責。
(二)引進技術,購置設備,增強節能硬實力
作為新升高專學校的建筑節能工作起步晚,底子薄,節能經費短缺,但我們不能因難為而不為,因缺錢而少為,為此學校因校制宜,創新思路,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進行了一系列的節能改造:
1.把校舍加固工程和建筑節能改造有機結合。桐城師專2012年利用暑假對學校的樹惠樓、居仁樓、三向學館三棟學生宿舍進行了抗震加固,2013年暑假又對學校的南教學樓、1號宿舍樓進行了抗震加固。在兩次的抗震加固改造過程中,校領導注重把校舍加固工程和建筑節能改造統籌考慮,同步實施。結合抗震加固,將原有門窗全部更換為密封性好、低輻射節能型門窗;在樓頂增設隔熱設施,對部分屋頂還進行綠化;徹底改造了原有的供電線路,科學布局,合理安排,將鋁芯線全部換成銅芯線,有效減少了線路電損;為每個學生宿舍都安裝了節能電表和限流保險,將衛生間、樓道、走廊中的路燈全部換成聲控的節能燈;對供水管網進行改造,有效地解決跑、冒、漏、滴等問題。
2.改造舊設備,實行技術節能。學校自升專后,逐年投入資金,進行了一系列建筑節能改造。如:在學校的所有溝槽式公共衛生間安裝了紅外線智能節水器170臺,節水率達40%;對學校自來水進水管網進行了擴容,在主管網使用變頻無塔供水系統,通過給管網直接加壓,既減少供水能耗,又確保了高層供水;對學生浴室進行了系列改造,采用節能環保材料將原有的大間分割成小的單間,安裝了智能控水系統,實行貼卡計時消費;將學生宿舍樓、教學樓、實驗樓等公共場所安裝了聲控式節能燈;對學生食堂進行了升級改造,淘汰了能耗較大的老舊設備和灶具,改原來燒灌裝液化氣為燒生物柴油,既廢物利用,又節錢節能;對學校的鍋爐房進行了改造,將食堂的老式鍋爐更換成節能型蒸汽鍋爐,既滿足了學生數增多后對熱水的需求,又節約了大量的燃煤。一系列的節能改造,既有效地提升了我校后勤保障能力,又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的。
3.嚴格執行新建建筑節能標準,積極籌建節能監管平臺
桐城師專升專后,在校園建設中,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節能法》、《安徽省節能條例》、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教育廳直屬高?;窘ㄔO管理辦法》等文件精神,全面貫徹“安全、經濟、美觀、綠色、適用”的建設方針。在建筑節能規劃設計、墻體材料節能設計、門窗節能設計、屋面節能設計和利用太陽能等方面都積極采用節能措施[1],凡是不符合國家建筑節能標準的建筑一律不建或改建。如我校2010年新建的藝術系綜合教學樓就大量采用了節能技術和節能材料,建筑能耗與其他同類教學樓相比,下降20%。
同時我校正在積極籌建校園節能監管平臺,準備對校園內的教學、辦公、住宿的所有場所進行全覆蓋,全面實行末端監管,進一步提升校園的建筑節能硬件水平。
(三)人機并重,創新方法,增強節能巧實力
1.把設備節能和管理節能相結合,提高節能效率。再好的機器設備都必須由人員去管理和維護,如果只重視建和改,輕視管與用,那么就會出現節能設備成擺設,費錢費力不節能現象。在對其他地區調查中我們發現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極大地損害了師生對節能改造工作支持的積極性,影響了學校對節能投入資金的使用力度。我校在吸取兄弟學校節能管理經驗的情況下,采取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策略,一方面把有限的節能改造資金用在刀刃上,先考慮花錢少,見效快,節能效率高的項目,如優先改造學生宿舍電路,為宿舍安裝節能電表,改造鍋爐房、浴室,為公共廁所安裝智能節水器等,后考慮那些投入資金大,見效慢的項目,如校園節能平臺建設。做到有輕又重,有急有緩;另一方面,強化管理,每一項節能設備都安排專人負責,加強檢查和維護,對用能超標的部門和人員,及時收取超標費用,保證各種設備運行效率最大化。
2.把綠色建筑和綠色校園建設相結合,降低節能成本。加強校園的綠化建設,科學合理調整校園建筑物的布局,其實是一項高效、廉價、一舉多得的節能工程。為了搞好“整治環境,節能減排,綠化校園”工作,學校專門聘請了安徽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專家多次來校實地考察,整體規劃,精心設計。對能耗大,布局不合理的部分老建筑進行了拆除,將拆出的空地進行綠化。對校園所有能夠綠化的地方,統一規劃,因地制宜,科學安排,做到喬、灌、花、草相互配置,高、中、低立體綠化,同時還嘗試在屋頂、立面、公共構筑物的表面進行綠化,使校園綠化率達40%以上。校園大量的綠化美化,有效地改善校園微環境,既讓師生感到生活、學習、工作環境溫馨宜人,又能有效降低熱島效應,夏天可節約30%左右的空調用能。
三、結語
桐城師專作為一所新升格的高專學校,在建筑節能方面,起步晚,底子薄,節能經費不足,缺少節能經驗,但我們決不“坐、等、靠”。我們立足于本校實際,借鑒別校的經驗,因校制宜,摸著石頭過河,在校園建筑節能領域展開了一系列的探索與實踐,有成功,有失敗,有收獲,有困惑。現在,我們已初步摸索出一套符合我校實際,行之有效的建筑節能方法,且已初見成效,但與兄弟高校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今后隨著我校規模的擴大,新校區建設的啟動,建筑節能工作任重道遠,作為高校的一員,我們要加強學習,有義務、有責任也有能力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創建節約型校園,讓大學生們在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的環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參考文獻:
[1]裴翔宇.淺談高校建筑節能[J].大眾科技,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