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醫學院校合理進行定向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覺悟,更好適應以后的社會和工作。良好的思想教育還可以解開定向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困惑,積極的學習,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以一種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和社會。
關鍵詞:醫學院校;提高;定向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3-0378-02
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和醫療改革,廣大的醫療單位需要大量醫學院校畢業生,但隨著高校的擴招,城市的醫療單位逐漸飽和。但由于醫學院的畢業生基本不愿去農村基層醫療單位工作,造成我國農村邊遠地區醫療人才緊缺。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國政府緊急地制定了一系列相應政策,大力培養農村基層醫學定向生,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思想政治水平,更好地做好農村基層長期艱苦工作的心理準備。醫學院校也應改革創新,堅持對學生德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積極地采用各種方法深入推廣定向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醫學院校定向生的綜合素質。
一、醫學院校加強定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實施政府政策、促進醫學院校和諧發展
我國政府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加強高校學生的開展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針對醫療單位人才需求城市飽和和農村緊缺的現狀,政府又緊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強醫學院校定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解決農村地區醫療人才緊缺的現狀,也有利于促進醫學院校的和諧發展。使醫學院校的學生具有扎根基層的心理準備,為我國的基層醫療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有利于農村基層地區的醫療事業的穩定發展
醫學院校教授定向生專業能力的同時,教育他們有責任心和肯為人民奉獻,使其深入農村基層不僅作風頑強而且工作能力強,快速地融入當地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為農村醫療快速發展服務。
加強定向生思想政治教育,堅定他們扎根基層的決心,認真落實政府一系列農村醫療改革政策,開創農村基層醫療工作的新局面,使農村的醫療事業穩定發展,為農村百姓健康切實地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如何加強醫學院校定向生思想政治教育
發展學校校園文化可以系統的培養發展學生的身心思想和審美、技能,調整心態;針對將來派往基層的定向生,學校開展豐富多彩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及社團活動,促進他們相互交流和充分自我展示,加強競爭意識的基礎上又注意和他人和睦相處,培養過硬的心理素質,堅定為我國農村基層服務的信心和決心,以便他們在工作中努力肯干,踏實上進。
(一)更新思想教育理念,促進師生互動交流
醫學院校應以人為本,積極更新學校的思想教育理念,采用新方法和新的舉措在實踐中教導定向生全面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應與定向生的醫學專業知識和相關的課程緊密結合,教師上思想政治課時要多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和疑惑,運用科學的教學和理論實踐為其解答,促進學生積極的學習醫學專業知識和良好的思想狀態。
學校還可以不定期的邀請農村基層醫療工作者來校,詳盡介紹當地的歷史及風土人情,就農村的現狀和發展前景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消除定向生對農村基層的困惑,堅定他們的信心。
(二)多舉辦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定向生優良品質和全面能力
醫學定向生由于定位廣大農村基層地區,有著一定的特殊性,更應該擁有良好的政治道德思想。為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和價值思想觀念,學校可以定期組織他們去革命博物館學習參觀,傳輸優良革命的艱苦奮斗和馬列主義精神,并運用到現實的學習生活[1]。定期的組織定向生深入農村基層體會農民的疾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的困難,深層次的認識農村基層醫療工作的無比重要性,從內心深處慢慢的樹立起服務人民意識與社會意識;醫學定向生深刻體會和了解了未來廣大農村基層艱苦的工作條件,充分做好吃苦耐勞和奉獻的心理準備,才能更好地為農村基層的農民服務。
(三)加強培養醫學定向生的心理素質
醫學定向生面向廣大的農村基層,除了需要良好的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應有很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作為艱苦工作的保障。老師應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發揮主導作用,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組織鼓勵定向生多參與體育運動和比賽,多溝通交流,及時輔導和疏導有心理障礙和困惑的定向生。醫學院校還可以多組織專家關于心理方面的講座,由專門的老師組建學生心理輔導小組,幫助學生找出自我的不當的行為意識和所在的關鍵問題;有效疏導和矯正他們的心理困惑和困難,宣泄和排遣心中的煩惱和不滿,為以后走上農村基層工作提前做好良好的心理準備和有力的幫助。
(四)培養醫學定向生的歸屬感,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組織機構
歸屬感是每個個體最基本的屬性,人對于歸屬某個群體帶有特殊的感情,這不僅能幫助確立群體的目標,而且直接決定著這個群體的存在。為了培養醫學定向生對未來農村基層工作單位的歸屬感,醫學院校應選調優秀的指導教師,專門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組織機構,負責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醫學定向生更加堅定的去農村基層工作生活。
(五)加強醫學定向生的黨建工作,大力發展黨員
醫學定向生上大學的過程中,他們可以向學校的黨組織有步驟的申請入黨。學校可以有計劃的、分階段地對定向生入黨積極分子、重點發展對象、預備黨員和正式黨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將黨建工作和定向生人才專門培養合理結合。通過黨組織的思想教育來加強醫學定向生的凝聚力,由定向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來促進整個定向生團體的發展。
(六)加強定向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他們終生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愛國是一種特定的民族精神,是對祖國山河的自然之情和對國家政權崇拜中產生的政治情感。愛國主義是全國民眾的共識和共同感情,加強定向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其終生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讓他們終生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在學習上努力勤奮,在醫學技能上刻苦鉆研,充分的調整好心態和做好準備,為維護我國基層人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努力奮斗[2]。
培養定向生自強不息、百折不撓、頑強拼搏、奮發圖強的精神,使他們養成戰勝困難和挫折的意志品質,在堅苦的廣大農村基層醫療單位工作的困難和挫折面前不懈地堅持和努力奮斗,為我國的農村基層醫療建設和發展添磚加瓦,最終扎根農村并實現個人價值[3]。
三、對醫學定向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醫學定向生要到邊遠農村基層單位去工作生活,對其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德教育,培養他們的服務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規范其行為、臨床技能,為改善基層農村衛生條件貢獻一分力量[4]。
(一)幫助醫學定向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避免其產生厭學心理
很多時候教師只是機械式地對學生灌輸式教學,學生也僅僅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不同專業也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問題,工作前心理狀況發生了不同的變化,因此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有效地避免產生厭學心理。為使醫學定向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國家方針對醫學領域的熱點和他們一起深入具體的探討,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5];學校還應增加選修科的數量,使定向生可以隨意選擇喜愛的學科,從而對學習更有熱情和創新性,為以后基層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有助于培養醫學定向生優秀的醫德修養
醫學定向生大部分來自農村貧困地區,迫切希望通過畢業以后的好工作改變目前生活條件,加強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來提高其醫德修養更顯得尤為重要[6]。學校通過教定向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促進其醫德院和修養完美結合,培養出優秀的醫德修養,更好地服務于文化層次和生活水平相對較低的農村基層和社區衛生院。
(三)有助于提高醫學定向生的實踐能力
醫學定向生畢業后要服務于廣大的農村基層醫療事業,加強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促進其醫德和專業技能相互發展,盡可能早和多的參與臨床實踐,快速地提高醫學實踐能力,增強農村常發病的實踐診療能力[7];
四、結論
由于我國大多數醫學生較少選擇廣大的農村基層醫療單位,我國教育部和衛生及社會保障等部門制定了培養免費醫學定向生到廣大農村基層醫療單位工作。加強醫學定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德教育,舉辦各種校園文化活動,促進師生互動交流,培養醫學定向生的歸屬感和心理素質,都能較好地促進他們有效將所學的醫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做好農村基層長期艱苦工作的心理準備,為農村基層醫療事業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施瑋,胡瀾.252例醫學專科畢業生求職前心理狀況調查分析[J].川北醫學院,2013,(2):121—124.
[2]張艷波,強添綱.加強西藏定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索[J].學術交流,2011,(214):176—178.
[3]鐘小芳,李曉文,繆海君.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四象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探討[J].新余學院學報,2013,(4):110—111.
[4]徐一平.醫院崗前培訓教育若干要點探討[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2,10(3):162.
[5]馮庚.現代醫生的基本技能和職業素養——臨床醫生應具備的職業素養[J].中國全科醫生,2011,(13).
[6]劉芳,代安瓊.加強醫學生職業素養教育途徑探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2).
[7]李鳳英.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以天津醫科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例[D]. 天津:天津醫科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