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各個高校的擴招,研究生的規模越來越大,但研究生的就業問題也日益突出。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工科研究生因其人際交往簡單,信息獲取渠道較窄,容易面臨求職困惑,分析了不同類型的求職困惑,找出研究生求職中的四大關鍵能力,在此基礎上介紹了基于“能力套餐”的工科研究生職業輔導方式,為研究生的職業輔導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關鍵詞:能力套餐;工科研究生;職業輔導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6-0303-02
自1978年研究生招生恢復以來,研究生的規模不斷擴大,而研究生的就業難度也隨之加大,2013年應屆大學生的數量達到699萬,也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而在隨后的幾年中研究生就業壓力也不會減少。怎樣高效地開展職業輔導,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生就業質量是擺在高校和社會面前的關鍵問題。大學生職業輔導在促進大學生就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大學生職業輔導的定義,大學生職業輔導是面向大學生進行有關職業認知與體驗的輔導,其目的是幫助大學生了解自身的職業取向,通過組織大學生參與職業規劃與職業體驗,確立職業發展目標,從而引起、促進大學生形成有效的職業行為,提高擇業競爭力,實現充分就業[1]。
在研究生群體中,工科研究生有著其獨特的特點:通常性格比較內向,人際交往比較簡單,獲取職業信息的渠道較少,求職主動性較差。簡單按照帕森斯式的“就業安置”來解決其就業問題又不符合社會對于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要求[2],因此迫切需要一種高效便捷的職業輔導方式。本文中將介紹基于“能力套餐”的工科研究生職業輔導方式,從工科研究生的職業困惑、職業規劃中的關鍵能力和“能力套餐”方式的職業輔導作用三個方面對其進行闡述。
一、工科研究生的職業困惑
經筆者的觀察、分析和總結,工科研究生在求職過程中主要面臨以下四大類型的困惑:
(一)無求職意向,求職動機較弱
此類研究生的拖延心理非常嚴重,常出現在家庭條件較好的同學或自卑心理嚴重的同學中。對于家庭條件很好的同學,家庭沒有給其正確的引導,只希望其能夠快樂幸福,不求能有一份理想的工作,最終導致不愿求職,而且很容易成為“啃老族”;對于自卑心理嚴重的同學,弱勢心理導致其不愿面對社會現實,也沒有任何求職意向,拖延時間成為其最好的擋箭牌,而其最終未就業也造成了社會人才的損失。
(二)有求職意向,但行動困難,有恐懼心理[3]
任何人在求職初期都會有一定的恐懼心理,害怕求職失敗,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通常可以順利克服。但如果一直有恐懼心理,且求職行動越來越困難,就需要進行一定的幫助與輔導。這類研究生通常在研究生期間沒有認真學習和積累社會經驗,加之求職的心理準備不充分,在幾次求職受挫后,產生恐懼心理。
(三)有求職意向,但個人性格孤傲,求職目標過高
此類研究生通常掌握的求職信息不充分,對自我能力的估計偏高,產生較強的孤傲心理,導致職業定位偏高,求職中表現出“嫌棄一般的工作,追求好高騖遠的工作”,最終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成為求職困難群體的一員。
(四)有求職意向,但求職意向過多,存在選擇障礙
此類研究生的從眾心理嚴重,看到熱門的公司、職業都想去嘗試,最終疲于參加各種宣講會,到處投遞簡歷,拿到多個工作錄用通知書后又無法取舍,產生矛盾心理。
以上四類研究生在職業規劃中的問題如果能夠早期被自身感知和發現,并給予充足的時間調整,在求職中就會更加從容。基于“能力套餐”的職業輔導方式就是這樣一種提前讓研究生自我參與、自我成長的就業輔導方式。
二、職業規劃中的關鍵能力
在“能力套餐”職業輔導方式中首先要劃出工科研究生職業規劃的關鍵能力,根據文獻和實踐總結,影響研究生求職的能力可分為:外語能力、專業能力、企業實習經歷、綜合能力(領導能力、交際能力)。
(一)外語能力
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大量的外企進入中國,同時大量的中國企業也走出國門,尤其在我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進程中,更加需要大量具有良好外語能力和國際化視野的研究生,能流利地運用一門外語成為日常工作中的必要能力,這些年企業對于外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也在招聘中加大了對外語的考量。當然,外語能力不僅指英語的聽說讀寫,世界各個大國的語言都是常用語言,比如德語、日語、法語等。企業考察外語的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四六級大學英語考試或托福考試、托業考試等英語考試成績、英文面試得分等,當然廣泛的外語考察也包括海外交換學習和海外實習等國際化經歷。通過以上的測試,企業會對研究生的外語水平做出一定的評定,最終作為錄用的重要標準。因此具備良好的外語能力成為求職的一個關鍵能力。
(二)專業能力
相比本科生,研究生對其專業有了更深入的探索和認識,在進行科研學習的過程中,研究生具備了一定的專業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也被稱為專業能力。隨著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步伐日益加快,國家對自主創新的要求日益加大,企業也加快了對專業人才的投入,尤其是對高水平人才的投入日益加大。企業對于專業能力的考察主要通過研究生期間的論文發表、課題工作、專利申請和學業成績來考量,當然在企業實習中做的專業工作也可以作為專業能力的一部分。通過對專業能力的考察,企業在相應的技術崗位配備勝任的人才,因此,對于大部分工科研究生而言,專業能力的高低通常決定應聘企業技術崗位的成功與否。
(三)企業實習經歷
企業實習經歷雖然不是一種具體的能力,但在此列出是因為企業實習已經成為研究生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加深社會閱歷的重要途徑,尤其通過企業實習的經歷來提升對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當然很多企業在此期間也考察了研究生對企業的忠誠度。企業實習的主要考察因素為企業的質量、實習期的成果和實習的數量,當然如果在行業頂級的企業能有非常好的實習經歷對于未來的求職非常有利。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生在校期間會尋找企業實習,通過實習來了解用人單位,掌握更多的職場信息,而企業也非常青睞具有世界五百強企業或重要國企、研究所實習經歷的工科研究生。
(四)綜合能力
現在的大學教育不僅注重提升專業知識,對綜合能力的培養也成為重要一環。綜合能力包含領導能力、社交能力、邏輯能力、說服能力等,尤其領導能力和交際能力是一位畢業生從普通崗位走上領導崗位的關鍵能力。企業對于綜合能力的考察主要通過學生干部經歷、群體面試表現等途徑,尤其在快速消費品行業和咨詢行業,擁有良好的綜合能力往往成為錄用與否的關鍵。在具備了良好的外語能力、專業能力和強大的實習經歷后,綜合能力將成為尋找工作優劣的關鍵。現在的工科研究生也非常注重自己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參加學校的各級活動、各類社團來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
研究生擁有以上四種能力的強弱將決定其進入不同的求職企業和崗位,筆者在實踐中將每種能力分為五個等級,再將不同等級的四種能力組合形成“能力套餐”,并根據與企業人力經理的探討和往年招聘的情況,將不同的“能力套餐”與不同類型的企業和崗位相匹配,形成較為直觀的人職匹配模型,當有同學前來咨詢時,咨詢師就可以為同學提供個性化的職業輔導。
(五)“能力套餐”模式的作用分析
在為兩千余位同學進行集中講解和一百余位研究生進行個性化職業輔導后,筆者發現運用“能力套餐”來給研究生提供職業輔導,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顯著優勢:
一是讓同學迅速了解市場的需求和自身能力的現狀,對自己和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出初步的預期和規劃,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對于有職場困惑的工科研究生,大部分在接受“能力套餐”的職業輔導后均表示能夠初步明確求職意向,產生較強的行動意向,從而在整個研究生階段能有計劃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是操作方式靈活,變傳統的教導式診斷、提議指導為輔導者協助、被輔導者自我參與、自我建構的過程,整個輔導過程“以學生為中心”,善于激發同學的成長內因,讓同學有良好的用戶體驗,尤其對于那些比較孤傲的研究生,相比以前的教導方式,這種輔導方式更容易被其接受。
三是為高質量的研究生就業提供保障,為社會培養更多高質量的人才。促進就業是擺在整個社會面前的關鍵問題,而提供一種高效便捷的就業輔導模式是提高研究生就業質量的關鍵,筆者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創立了基于“能力套餐”的研究生就業輔導模式,希望借此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職業輔導服務,為社會培養更多高質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趙志鴻.對大學生職業輔導的思考[J].時代青年,2002(8).
[2]魏欣.中國高校職業輔導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9).
[3]張建秋.大學生擇業過程中恐懼心理分析與職業指導[J].時代教育,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