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部后發展高校中,如何建立貧困生民主認定體系直接影響到貧困生認定的準確性與公平性。主要從西部后發展高校的實際情況出發,探討如何做好貧困生認定工作,對西部后發展高校的貧困生認定工作進行梳理與總結,以期可以更好地促進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的健康
一、西部后發展高校輔導員在貧困生認定工作中應具備的素質
(一)輔導員應具備高度的責任心、飽滿的愛心和平靜的工作心態
輔導員工作的責任心是從事教師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教師素質最基本的要求。在工作中,輔導員應樹立與學生平等的工作理念,彎下腰、蹲下來與大學生平等對話,充分尊重學生,成為學生值得信賴的“知心朋友”,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在貧困生認定工作中,要認真聽取不同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全面客觀地分析問題,以最妥善的方法解決問題。在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輔導員老師應積極挖掘學生會干部的工作潛能,大力調動學生會干部的工作熱情。由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是國家獎助學金評定的基礎,所以輔導員應從客觀事實出發,不允許情感凌駕于理智之上,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地開展貧困生認定工作,在工作中時刻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
(二)輔導員應具備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學生工作意識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的工作是國家獎助學金認定工作的前提條件,為了讓品行兼優且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夠享受到國家的政策資助。按照文件的要求準備評選材料的同學均可參與貧困生的認定,使貧困生認定工作在源頭上做到一視同仁,公平對待每一位同學。積極推進貧困生認定的民主評選,由非參加貧困生認定的同學進行計票、唱票、監票,及時統分等相關工作,杜絕搞小團體拉票,情感義氣投票等現象。整個過程均在班級全體同學的監督下進行,確保貧困生認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積極樹立輔導員公平、公正、公開的學生工作意識。
(三)輔導員應具備對文件的準確深刻的解讀能力
輔導員不僅需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心、飽滿的愛心、平靜的工作心態和公平、公正、公開的學生工作意識,同時要具備對相關文件的準確的解讀能力。一份學工文件的具體執行首先是輔導員先對文件進行解讀,輔導員解讀文件能力影響學生工作的良好運行,直接影響文件精神的上傳下達效果。輔導員應當對文件進行通透的理解,只有把握貧困生相關文件的精神,抓好重點有的放矢,才能在貧困生認定工作中少走彎路。輔導員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引路人,因此,輔導員更需要自覺地培養對文件的準確深刻的解讀能力。
二、西部后發展高校貧困生認定“三步走”主題會議
(一)第一個主題會議
第一個主題會議是主要針對各班班長和團支書的會議,本次會議主要分配各班班長和團支書在本次貧困生認定中的工作和需要準備的相關事項。會議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班長領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通知》文件,組織本班同學認真解讀本文件。
第二,對解讀文件中存在的問題與疑惑,班長和團支書可以解答的由班長和團支書現場解答,對于班長和團支書不能解答的問題由團支書做好書面匯總。
第三,貧困生認定過程中的所有會議要求本班全體同學參加,按照對全班同學負責的態度,對于不參與的同學需要向班級出具書面說明一份,書面說明應包括不參與會議的原因、已知曉本次會議的內容、時間、地點和不參與會議造成的后果自負等內容。
第四,做好班級會議記錄,與會人員要做好簽字考勤。
第五,確定第二次會議的時間、地點和會議的主要內容。
(二)第二個主題會議
第二次主題會議非常重要,起到關鍵性的承上啟下作用。
1.會議內容
(1)輔導員詳細解讀相關文件的具體要求。
(2)輔導員解答同學們對文件的疑問。
2.貧困生認定中爭論較大的問題
(1)是否有低保證就可以無條件當選,低保證是怎樣申請的。
(2)部分持有低保證的同學,日常生活消費水平與低保消費水平不符,如果僅以持有低保證為貧困生認定依據,存在不公平現象。
(3)部分持有低保證的同學,較少或從不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勤工儉學等,針對這類同學不予進行貧困生認定。
(4)部分有低保證的同學,有違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通知》中第三條工作要求中的是否給認定。
(三)第三個主題會
第三個主題會議是貧困生認定的主體實踐部分,本次會議主要體現貧困生認定過程中的民主、公平、公正和公開,參會人員為輔導員和班級全體同學。本次會議的主要內容:
1.評選認定貧困生評定小組
貧困生評定小組主要由自我推薦和班級民主推選相結合的形式組建而成。貧困生認定小組成員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主動不參加評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的同學。
(2)責任心強,積極主動參與班集體活動的同學。
(3)宿舍內有參評人員,該宿舍入選評選小組成員只能限定1人。
(4)有同鄉的參評人員,評選小組成員不能超過2人。
2.貧困生認定小組的公示
貧困生認定小組的公示主要采用固定班級內粘貼黑板報、班級QQ群公示等方式進行公示。其中對貧困生認定小組的公示應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公示應包括“根據文件的精神指示,經過班級全體成員的公開、公平和公正的推選”等字眼。
(2)貧困小組成員的姓名、性別、宿舍號、籍貫和聯系方式等詳細信息。
(3)公示相關電話,對貧困生認定小組成員有異議的可通過該電話進行投訴。
3.班級民主評選
班級民主評定步驟主要包括參選人陳述理由、輔導員復述參選人經濟困難情況、宿舍成員陳述參選人日常生活狀況、班級主要班委對參選人情況進行點評、班級同學補充性點評和填寫班級民主評分表等。
(1)全班同學對參評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民主評選。
(2)輔導員復述參選同學參選理由中提到的家庭經濟困難原因。
(3)同宿舍同學點評參選同學在日常生活中生活開支情況和生活消費水平,是否有購買奢侈物品等。
(4)主要班委對參選同學的相關情況進行點評。
(5)班級其他同學補充點評參選同學的日常表現等。
4.其他民主評定程序
(1)統計全班同學對參選同學的民主評議表分數,做到即時公開班級評選分數。
(2)民主評議小組成員對參選同學進行評選,及時統分。
(3)將班級民主評分、小組成員評分和輔導員評分的分數進行及時公開,同時進行班級民主評議的最后統分,把評選結果進行班級公示。
(4)貧困生認定的相關材料的搜集、整理與歸檔等。
三、西部后發展高校在貧困生認定工作中需要建立的相關體系
(一)建立貧困生認定民主體系
輔導員和民主評定小組是直接主體,由于輔導員制度下輔導員一般負責多個班級,同時承擔一定的教學科研任務,精力有限,因此建立良好貧困生民主認定體系至關重要。
1.民主量化體系
民主量化體系包括三大類,即班級評選民主量化體系、貧困生評定小組民主量化體系和輔導員民主量化體系。班級按照《貧困生申請表》等材料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評議,采用《貧困生認定民主評議表》進行無記名民主量化評議,并綜合學生的日常表現,確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貧困檔次。貧困生評定小組和輔導員分別采用《貧困生認定民主評議表》對參選同學進行民主量化評分。
貧困生認定民主評議表主要包括家庭貧困程度、勤儉節約情況、學習態度和思想表現等四大方面,每個方面分A、B、C、D四個等級,A等級10分、B等級8分、C等級6分和D等級4分。其中,家庭貧困程度得分占50%,勤儉節約情況得分占30%,學習態度、思想表現得分各占10%。申請學生的民主評議得分計算方法是:總分=全班同學評議平均分×50%+班級貧困生認定評選小組評議平均分×30%+輔導員評議得分×20%。
2.班級民主管理制度
各個班級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建立日常民主生活檔案,班級班委進行各盡其責、各盡其職的明確分工制,由各班委根據實際情況匯總相關信息,由心育委員負責各班委上交信息的匯總與歸檔。
在建立班級日常民主生活檔案工作中,各班委任務分工如下:班長主要負責班級同學的日常綜合評定,團支書負責班級同學的思想評定,學習委員負責班級同學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情況的管理,體育委員負責班級同學參加體育活動情況搜集與匯總,文藝委員負責班級同學參加文藝活動的情況總結匯報,勞動委員負責班級同學參加集體勞動的情況,紀檢委員負責班級紀律的情況匯總,心育委員負責最終的歸檔綜合整理,并及時在班級內公開、公示。
(二)建立感恩回報社會的教育體系
得到貧困生認定的同學是國家助學金評選的前提條件,只有獲得貧困生認定的同學才有資格參加國家助學金的評定,因此在貧困生認定過程中需要開展感恩回報社會的教育,將感恩回報社會的感恩教育建設成連續性、長期性的教育體系,借助貧困生認定工作建立感恩回報社會教育的整體性和延續性,將感恩回報社會教育工作貫穿輔導員工作的始終。
結合西部后發展高校的實際情況,建立以感恩為主題的回報社會的教育體系,使獲得貧困生認定的同學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樹立回報社會的愛心的反哺意識,促進西部后發展高校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
建議有機會獲得國家助學金的同學樹立反哺班級回報社會的意識,將獲得國家助學金的2%貢獻給班級,建立班級愛心基金,作為班級的活動經費,以班級經費的方式感恩班級同學、促進愛心班級的建設。同時,在“獻愛心”活動中,班級的愛心包裹費用同樣從班級愛心基金中提取,鼓勵獲得貧困生認定的同學積極參加愛心募捐、勸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行動中踐行感恩回報社會,形成個人、班級和社會三位一體的良性愛心與感恩循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