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和國家為適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對輔導員進行了系統規定,高校輔導員的隊伍建設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亟須擺脫經驗型、政治型的舊模式,確立專業化的發展方向。要深刻理解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時代意涵和理念,探索出加強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專業化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6-0338-02
近年來,黨和國家為適應當代職業的發展、國內外形勢的變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學生自身特點等方面帶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與新挑戰,對輔導員的專業職能、選聘條件、培養發展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規定,高校輔導員的隊伍建設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亟須擺脫經驗型、政治型的舊模式,確立專業化的發展方向。
為什么需要專業化,從價值角度來講,“德育為先”的教育任務和使命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需要專業的人來做,同時由于日益復雜的教育形勢以及當今大學生的特點決定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隊伍需要專業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科學,具有其學科特點和規律,專業性很強。高校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需要把德育工作有效開展起來。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教師隊伍和黨政管理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1]。只有具備專業的學科知識、廣博的相關知識,專門系統的職業訓練,才能肩負起學生思想、學習、生活上教育和管理工作,減少思想政治教育目標與教育形式的不標配、課堂與日常生活的分離,從而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影響力。
專業化具體包含的內容,從內容的角度來講,需要輔導員有專業性的思維、廣博的相關知識、較強的專業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備專業的眼光和頭腦去思考事物,用專業的思維去謀劃及開展工作。專業性思維,指對形勢的正確分析、對工作對象的準確把握、對工作目標的明確判斷以及對工作效果的良好預見[2]。輔導員的工作內容相當寬泛,需要有廣博的知識基礎,不光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知識,還需要懂得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管理學等方面的相關知識,才能處理好日常學生工作。當前高等教育的形勢發生了極大變化,大學生主體也有屬于這個時代的特有特點,因此輔導員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包括組織、宣傳、管理班級的能力、心理咨詢與疏導的能力、就業指導的能力、利用網絡進行教育的能力等。
一、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存在的現實矛盾
輔導員這一職業群體隨著教育的改革,隊伍規模在不斷擴大,各高校在改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地位、待遇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需要以輔導員專業發展為核心,提升工作質量、優化隊伍結構,界定輔導員工作的范疇,構建輔導員更深層次的職業發展前景,使輔導員從工作的不斷提升中獲得專業成長。但當前隊伍建設進入“瓶頸”,仍然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矛盾:
(一)政策傾斜力度的不斷增大與職業支持系統不完備之間的矛盾
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從政策保障、平臺建設等方面都有一定力度的支持和傾斜,但教育系統內外還并未就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面達成共識,相關的長效機制還未完善,這使得輔導員隊伍建設常常集中在某一階段,過后便冷卻下來,不能長期堅持。從理論層面上看,作為一種獨立的社會職業,輔導員的專業學科基礎還很薄弱,內涵建設和理論支持都明顯不足,不光是教育系統的工作人員以及大學生,甚至有些輔導員本身都對輔導員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缺乏系統認識、科學規劃及準確把握。另外,在輔導員工作和職業化制度方面的研究十分欠缺,輔導員的工作職責邊界和角色定位仍不能十分清晰和準確。
(二)職業群體規模的擴大與高層次專業人才短缺之間的矛盾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我國輔導員隊伍也在急速擴大,人數增長較快,基本上滿足了國家規定的1:200的配備比例要求。然而,新任輔導員絕大多數是直接從高校畢業來應聘或者直接留校的應屆畢業生,專業涵蓋比較廣泛,很多高校對輔導員的專業要求不限,使得輔導員隊伍中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人員大有人在,再加上許多輔導員并未經過上崗前的系統培訓,缺乏輔導員工作需要的各種素質和技能,并在隊伍的知識機構、年齡結構等方面都存在著問題。因此,輔導員隊伍結構從整體上看已然趨向扁平,并沒有形成“金字塔”式的格局。
(三)教育發展的專業化需求與實際工作的復雜性之間的矛盾
隨著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業界已經不斷確認了輔導員的專業性,輔導員是學生事務的管理學,還是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教育者和研究者,需要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專業人才。這就要求輔導員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長期進行深入的探索與鉆研,提高自己專業化的知識基礎和研究能力,使自己具備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但是輔導員的實際工作多而雜,工作內容復雜,工作領域較大,涵蓋了學生日常生活管理、學生心理健康管理、自助貸款事務管理、校園文化建設、就業指導等等方面,是高校的“萬金油”。這種太過寬泛、缺乏專業劃分、缺乏工作邊界界定的工作范疇,又要求輔導員要具備綜合性的知識結構和素質技能,使輔導員很難在某一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這就形成了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專”與“博”的矛盾。
二、加強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建議
(一)完善輔導員隊伍選聘機制
在高校選聘輔導員隊伍時,要根據學校的長遠規劃,按照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前景和規劃,來確定輔導員的總體人數和隊伍結構,堅持“政治強、業務經理、紀律嚴、作風正”[3]的選拔標準,以研究生為主的原則,從源頭把關,堅持高質量、高層次的人才選拔,兼顧學科建設需要,從研究思想政治、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專業中來選拔專業人員,實現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將真正優秀的人才、適合做輔導員并能夠做好輔導員工作的人才充實到輔導員隊伍中去。
(二)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培訓機制
對輔導員隊伍的培訓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高校要提高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必須要堅持長期的、校內外結合的各種教育培訓,從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長遠發展考慮,以制度建設為保證,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輔導員培訓活動,不斷提高輔導員的政治思想覺悟、職業道德素質、專業知識水平、心理素質、統籌管理能力、創新能力等其他輔導員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打造專業化、職業化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是對新進輔導員統一進行崗前培訓,確保每一個輔導員都崗位職責認知清晰,能夠管理好學生日常事務,能夠做好學生黨建、團學工作,對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并輔導,能處理好校園危機,并能夠深入進行思想理論學術研究等,確保每一位新輔導員都能夠很快很好地投入輔導員工作中去。二是要進行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培訓,組織輔導員進行業務學習,有計劃、有步驟地對輔導員進行在職培訓,并增加輔導員脫產進修、出國深造、學習訪問等機會,來不斷提高輔導員的各方面素質,適應輔導員工作日益提高的需要。三是注重實踐培訓,高校應給輔導員創造專題調研、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增加輔導員的閱歷和眼界,提高工作能力,從社會實踐活動中總結工作經驗,不斷提升輔導員的專業水平。
(三)完善輔導員隊伍發展機制
高校輔導員需要一個完善的隊伍發展機制,來確保輔導員對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高校應該為輔導員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使輔導員有歸屬感,看到自我價值的實現,給予他們一個投身到工作中去的平臺。輔導員的流動性一直很大,高校應堅持相對穩定與合理流動相結合,既不會出現大量人才流失的情況,也為輔導員隊伍加入新鮮血液,保持隊伍的動態平衡。并建立輔導員行政職級聘任機制,將輔導員吸納入學校黨委干部的后備儲配,建立合理的輔導員晉級制度。并對攻讀高層次學位的輔導員鼓勵與支持,不斷提高輔導員隊伍的學歷層次,優化隊伍結構。
(四)加強學科專業化建設
高校目前所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并沒有涵蓋輔導員的實際工作內容以及針對輔導員本身能力的需要所進行的學科開設。為加強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有必要在高校本科教育中開設輔導員相關專業,讓希望以后致力于輔導員工作的學生能夠系統地學習到輔導員崗位的相關知識和素質技能,為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提供學科支持。只有系統化、專業化的培養和建設,才能促進輔導員隊伍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建立職業化的隊伍,并解決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和社會地位等問題。這一點可以向國外的相關經驗學習借鑒,國外的一些高校也設立了學生事務管理專業,并已經達到了較高的專業水平。同時,高校也應該加強與設置相關專業的院校合作,不定期地開展相關方面的業務培訓或開設研修班,以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專業技能,并實現其專家化[4]。
參考文獻:
[1]陳立勇.專業化: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必然選擇[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7(8):48.
[2]劉淑英.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的幾點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7):63.
[3]鄧新洲,等.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09(2):54.
[4]范澤寬.高校政治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必要性及途徑[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