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班主任是塑造青年學生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對大學生思想上引導、工作上指導、學習上關心、生活上幫扶、心理上疏導等方面的重要職責。毫不夸張地說,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對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甚至對學生的一生都會產生不可估量的重要影響。要想做一名稱職優秀的高校班主任,需要在四個方面著重加強努力。
關鍵詞:高校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角色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6-0340-02
中央16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輔導員、班主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班主任負有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指導學生的職責。”班主任工作不僅要在班集體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學校的規章制度,實施素質教育,完成教學計劃,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班主任還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要支點。毫不夸張地說,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對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甚至對學生的一生都會產生不可估量的重要影響。新形勢下,要想做一名優秀的高校班主任,充分發揮對大學生思想上引導、工作上指導、學習上關心、生活上幫扶、心理上疏導的職責作用,就必須扮演好四種角色。
一、注重立德修身,扮演好學生思想上的開路先鋒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傳道于人須自己聞道在先,塑造他人靈魂的人,自身必須要有高尚的靈魂和師德。做一名優秀的高校班主任首先要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對社會主義充滿信心,自覺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在政治問題上都要旗幟鮮明、信念堅定、態度明確。以正確的思想培養和引動學生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來分析和看待社會現實問題。其次,要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人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格的偉大。”一個人素質的高低主要取決于他的人格完善與否。毋庸置疑,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和精神導師。烏申斯基說,“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尊重學生人格是教師人格的表現。”烏申斯基還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的形成與發展。”要想培養學生優良人格,最重要的、最關鍵的是教師的人格。前蘇聯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說:“沒有教師對學生直接的人格影響。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馬卡連柯也說:“教師的個人榜樣,乃是使青年心靈開花結果的陽光。”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強自身修養是對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班主任首先必須應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能做到為人師表、行為示范,用完美的人格感化學生。再次,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高度的責任感、良好的師表作風、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誨人不倦的育人精神是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基本素質。學生時代正是世界觀、品質、性格形成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具有“向師性”強、可塑性大的特點,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他們的精神世界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注重以人為本,扮演溝通學生心靈的知心大姐
以人為本是現代大學教育的精髓,班主任工作要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善于培養和保護學生的獨立人格,發展他們的個性,通過多種渠道把班級工作的內容與要求最終落實到學生的行為實踐中去。首先,要主動服務學生。“育苗有志閑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必須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服務理念。在工作方法上從管理和控制為主,主動轉向服務、指導上來,努力為大學生提供一個高質量的學習生活環境。班主任應根據大學生思想狀況的實際,遵循班級管理的規律,幫助他們解決在學習、生活、就業以及情感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其次,要充分相信學生。美國教育家羅達·貝克梅斯特爾說:“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自信,我們就必須相信他們。”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賴學生,他說:“我加入兒童生活中,便發現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創造力。”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要學會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學生的個性、愛好和隱私。只有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才能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學生。要重視他們個性和才能的施展,積極啟發提高學生的覺悟和素質。往往在工作中,我們會不自覺地陷入“做保姆”的誤區,對于學生的過分保護,過分包辦,不放心他們獨立介入生活中的“難題”,習慣于一手包辦,這是對學生的力量估價過低的表現。剝奪實踐,不僅阻礙了能力的形成,而且使學生喪失獨立的生活態度和自信心。一個明智的班主任是不會壓抑學生躍躍欲試的愿望的。第三,要善于引導學生。龍生九子,個個不同。學生的成長環境和個人稟賦千差萬別,班主任的眼中應該只有差異沒有差生。作為班主任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滿足他們求發展、要進步、獲鼓勵的需要,使學生從班主任的行為中看到希望,受到激勵。第四,要主動關愛學生。愛是久旱渴望的甘霖,是一個人心中翹首期盼的那份情感。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愛,有了愛,我們的生活才會陽光燦爛,工作才會舒心順暢。對于大學生來說,愛就是使他們活力四射、勤奮學習的興奮劑;是他們攻克難題、保持學習的原動力;是他們張揚個性、發揮特長的保護傘。只有對學生施以愛心,學生才會無所顧忌地去追求、奮斗、提高。在具體實踐中,就是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階段,施以不一樣的愛。主要包括:父親般的嚴厲(嚴也是愛)、母親般慈祥的愛、危難中的疼愛、逆境中的鼓勵和平時的關愛等等。
三、注重溝通聯絡,做班級事務的橋梁和紐帶
班主任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卻是瑣碎而復雜的。大至班級的教育教學工作,小至學生糾紛、班級矛盾之類雞毛蒜皮的小事,樣樣少不了班主任操心。如果班主任不去管理這些小事或管理方法不到位,可能就會使班級紀律渙散,學生思想懶散,更不必說形成一個學風濃厚、緊密團結的優秀班集體。如果班主任事事都親力親為,對于現階段的老師來說,壓力又過大。如何既能減輕自己壓力又能帶出一個先進的班集體呢?解決問題的關鍵一點,就是提升自身溝通聯絡的能力。高班主任是學校教育工作的組織者,是聯系班級各科教師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和學生、學校和家庭、學生和社會的橋梁。因此,溝通協調是班主任的一個重要職責。一要注意協調學校的工作。使學校的要求較易轉化為學生的自覺需要。通過班主任的解釋、宣傳,學校、院系的規章制度、決議精神才能順暢傳達下去,并讓學生容易接受并自覺執行。二要注意協調自己與任課教師之間的關系。班主任應及時向本班任課教師講解班級的整體情況,如班干部配備、學生的興趣愛好等,讓任課老師及時了解本班情況。與此同時,班主任也要與任課教師及時溝通學生在學習中的思想動態、學習積極性、學習能力以及教學過程中班級的組織紀律、學習氛圍等。三要注意協調班級內部的關系。善于協調好班干部與學生的關系。教給班干部管理的方法,教育班干部樹立為同學服務的公仆意識,在同學中起表率作用,主動熱情地關心幫助同學。善于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教育學生用尊重人、關心人、幫助人、體貼人的態度來培育友誼,敢于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在互相了解的基礎上相互理解,使班內保持一種友愛互助、共同進步的良好風氣。
四、注重凝塑集體,扮演好班風營造的規劃導師
優良的班風是優秀班集體的靈魂,它一旦形成對教育班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大學期間,學生們要在班集體里學習、生活、成長。要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顯示自己的力量和風貌。好的環境能夠激勵人,可以改造人。因此一個集體需要有一種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爭先創優,愛班好學的敬業精神,這種精神從何而來?它來源于班主任堅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塑造良好的班風,班主任承擔著規劃設計引領之責。一是要放手發揮班級核心骨干的帶頭作用。班委會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一個明智的班主任要懂得充分發揮班干部在班級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們是班級各項活動的組織者和倡導者。班級的興衰與他們的工作密不可分,能否組建起強有力的班委會,如何調動學生干部的積極性,利用他們的優勢做好學生工作,也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標志之一。選拔是基礎,班主任可以通過委任、競選等各種渠道把那些表現突出,愿為同學服務,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選任為班級干部。班委會成立后,班主任還要利用班會、活動等各種機會給班級核心骨干提供樹立威信、鍛煉膽量和增強工作能力的機會。要引導學生黨員發揮自己的先鋒模范作用,做好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的工作,維護黨組織的光輝形象。二是要充分發揮集體輿論的鞭策導向作用。集體輿論是班里多數人贊同的言行意見和價值取向。集體輿論的監督,能夠鍛煉學生的性格,磨礪學生的意志,培養學生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學生對集體的自豪感和責任感。班主任應通過豐富的活動,如班會、辯論、案例分析等,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公私觀、榮辱觀、戀愛觀、勞動觀、幸福觀,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意識,培養主人翁精神和集體榮譽觀。除了要求班級在學校集體性活動中樹立班級的形象外,班主任還需要經常對學生進行“班興我榮,班落我恥,以班為家,榮辱與共”的教育,以此來增強班主任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三要有效發揮班級紀律規范的約束作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強有力的班集體和正確的輿論導向,還需要嚴明的紀律約束作為保障,才能確保班風的營造。引導學生模范遵守《大學生守則》和《大學生行為規范》以及學校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通過模范遵守各項規定,增強學生的法制和紀律觀念,從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提高。
“要給人以陽光,你心中必須擁有太陽。”班主任是年輕大學生的教育者、領路人,只要我們的班主任心中擁有太陽,洞悉學生的心理,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在關心、關懷的基礎上,傾聽學生的心聲,真誠地欣賞學生的長處,贊美學生的優秀品質,就一定能夠帶領學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實現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