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任何行業的人,傳承和創新都是不變的話題,對于傳統手工藝從業者,這一點尤為重要。
在很多人看來,也許傳承要比創新容易。其實不然,沒有一個執著的態度和堅定地信念,傳統工藝只會慢慢地流失,最終完全消失,而創新也就無從談起了。當然,對每一個熱愛傳統工藝并肩負傳承傳統工藝責任的從業者來說,堅持下去是唯一的選擇。
在我剛剛步入琺瑯工藝的門檻時,父親就曾意味深長地對我說,要想徹底掌握琺瑯這門手藝,需要從制胎開始把所有的流程摸清,親手完成一件像樣的作品,這樣才能真正掌握這門手藝。
琺瑯工藝繁復枯燥,需要無比的耐心與執著才能夠從事,可作為年輕人的我恰恰缺少這份執著專注的心。在學習琺瑯制作工藝期間,我也曾有過放棄的念頭。當然,當我完整地完成了一件像樣的作品時,我才稍感理解父親的話:堅持做好一件事其實是很難的,他需要你付出很多。
不過我也是過了很多年后才真正開始體會“堅持”二字的含義和份量。堅持意味著你要放棄很多的東西,金錢的誘惑、精力體力、休息時間等等。在效益不好的時候,在外面有很多掙錢機會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你所“堅持”的是什么。
這種原因或許是對家族信譽的堅持,它里面包含的內容也是最豐富的,一旦你對家族信譽有了懈怠,那上百年創造和建立優秀的家族信譽將毀于一旦。這種信譽不是用金錢建立的,也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所以,很多時候,你所背負的東西越多,可能堅持下去的力量就越大。也只有內心不懈的堅持才能夠成為推動做好每件事情的動力,而正如我所說的現在的年輕人很難踏踏實實坐下來堅持做好一件事,這也是傳統工藝如今面臨人才匱乏的原因。
手工藝的創新亦是如此,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在研發高端琺瑯工藝的五年中,每年有6到10個技術精湛的師傅和我一起,每年的投入近80萬元。這種對創新的投入本身亦需要堅持,它和傳承同樣重要。
琺瑯工藝在明清各個時期其實都有著很大的差別,但因為不斷的創新,其工藝制作水平卻是在逐漸提高的,無論從器型,用料的厚度,掐絲紋飾的寬窄,釉料顏色的變化,色彩的豐富程度;還是打磨,火鍍等等各道工序都有了極大的改進。這些改進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琺瑯制作工藝更加精湛,使制作出的琺瑯器更加精美。
傳統工藝的傳承不是簡單的說說,只要把這項技藝原封不動的延續下去就可以了。傳承工藝制作技法的同時,更應該以傳統工藝為基礎,創新發展更好的制作技藝,將工藝的制作水平達到更高的境界,迎合時代發展的氣息,這樣才可以談得上傳承。所以很多時候,當我們在說傳承的時候,其實已經包含了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