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飛機》:您為什么會想成為一名生活方式創造者?
蔡明:我骨子里就是個與眾不同的人,我希望找到能觸動大家的東西,找到“群體觸動”,讓它變成一種美好的、感動大家的生活方式,這是我最本源的創作動機。
《私人飛機》:您創造生活方式,最大的靈感源泉是什么?
蔡明:年輕的時候,我瘋狂地迷戀西方的極簡主義,所有設計都在極簡主義去尋找根源,那時我的生活模式也顯得緊湊、明快。隨著年齡增加,忽然有一天,我發現極簡主義對我來說只是一個飄忽的概念,我無法向西方人那樣深刻理解它的淵源、演變、歷史細節。當我深入到中國古典文化,發現和它們有一種天然共鳴。當你翻《陶庵夢憶》時,會發現古人的生活方式多么時尚、迷人。它們是有趣、有歸屬感的靈感之源。
《私人飛機》:您是一個不喜歡受束縛的人,為什么能抵擋住西班牙Granada那種自由生活的誘惑?
蔡明:那是一個像風一樣自由的地方。也是我唯一心動、想享受極度自由的地方。但有兩個原因,我依然選擇了離開。首先那種自由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向往的自由,是自由地穿梭于各種文化、各種生活方式。其次,我內心深處依然受到儒家社會責任感的影響。我的事業、員工、家庭、朋友、國家,我不可能真正灑脫地隨手放下。這是中國人骨子里的東西。
《私人飛機》:您自己最喜歡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
蔡明: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再創作的作品。這里說的不僅是石康把我的故事寫進了他的劇本。而是我總是不自覺地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像一個情節不斷的故事。我寫過一本書,《7姿16勢》,里面就是講我如何跟于丹、張又旭、石康這樣的生活家混在一起的故事,以及我不經意就會碰到的奇異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