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逛拍賣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近幾年,彩色寶石成了拍賣會的熱門,在各大拍賣會,各式彩寶極少有流拍,且價格一直看漲。這些五光十色的石頭,一時間成了消費者保值、增值的新寵。
9月26日晚,佳士得在中國內地的首次拍賣中,9號拍品緬甸天然鴿血紅紅寶石及鉆石蝴蝶項鏈以1800萬元人民幣拍出(含傭金總計2115萬元),為全場成交額之冠。
有人戲謔地說過,在這個除了工資不漲其他一切都在漲的時代,只要能收藏得到的東西就具有巨大的投資價值。當然這一說法略顯片面,但就近幾年的市場行情來看,彩色寶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1999年時,一顆1克拉左右簡單打磨的玫瑰紅寶石裸石市場售價在500至800元左右;今年1月和2月份的市場成交數據顯示,1克拉同級別的玫瑰紅寶石價格大概在6000元左右,價格約為原來的10倍。
2000年之后,隨著市場的日益規范,彩寶的鑒定檢測手段逐漸完善,彩色寶石又再一次贏得了人們的青睞,彩寶收藏呈持續升溫趨勢,彩寶投資價值隨之被逐漸放大,尤其是一些凈度高、重量大的彩寶,其價格更是水漲船高。
廣義上,一切具有顏色的天然寶石都可以叫做彩寶,在諸多的彩寶品種中哪些最受市場關注呢?什么樣的彩色寶石才具有收藏價值?雖然各種新興品種例如坦桑石、碧璽、摩根石等等在不斷涌現,但是“老牌”彩寶品種紅寶石、藍寶石和祖母綠,還是大家比較看好的品種,可以說仍是績優股。
Red
有關紅寶石開采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2500年前的斯里蘭卡,古印度教徒視紅寶石為“寶石之王”。《舊約圣經·約伯記》第二十八章十八節提到:“智慧的價值是超過紅寶石的。”也從側面說明了當時紅寶石的珍貴程度。在我國,紅寶石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后漢書·西南夷傳》就有關于紅寶石的記載,當時稱其為“光珠”。明清兩代,紅、藍寶石被大量用于宮廷首飾,民間佩戴者也逐漸增多。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紅寶石朝珠一對、紅寶石佛27尊、紅寶石杏60枚、紅寶石棗40枚。清代親王與大臣等官銜以頂戴寶石種類區分,其中親王與一品官的為紅寶石。現在市面上所能見到的紅寶石自然不太可能是那些前朝的古董文物,但這依然不影響它們的收藏價值;當然如果能遇到古時的頂級紅寶石,那么它的價值將不可估量。
紅寶石(Ruby)一詞來源于古拉丁語詞匯“Rubeus”,意思是像血一樣鮮紅,這也說明了紅寶石的顏色越鮮紅品質就越高。緬甸抹谷產的紅寶石因其品質而聞名遐邇,被公認為全世界最優質的品種,價格極其昂貴,可謂一顆難求。隨著開采的深入、礦場資源的枯竭,現在市面上珍貴的緬甸紅寶石已鮮有所見;后起之秀莫桑比克紅寶石開始大量占據紅寶石市場份額。自2007年起,莫桑比克礦區開采出的高品質紅寶石,因其顏色接近緬甸紅寶石,而價位卻比緬甸紅寶石低很多而備受人們追捧,剛涉足彩寶收藏的藏友可以考慮,其收藏投資空間非常可觀。除此之外,斯里蘭卡、肯尼亞、越南也是這種美麗迷人的寶石的集中產出地。
紅寶石的優化
大部分天然紅寶石并非完美無瑕,為了能物盡其用,業內會把這樣的紅寶進行熱處理,俗稱“一度燒”。它可以改善寶石顏色提高透明度,消除部分色帶和內含物,彌補大自然的不足。這屬于正常的優化手段,寶石界對這種處理普遍認同,熱處理之后的紅寶石價格要比天然無燒紅寶石低很多,如果用于收藏建議購買3克拉以上的“一度燒”紅寶石。另一種優化手段是化學試劑填充,這類紅寶石已經不具備收藏價值。
紅寶石的甄選
達到收藏級別的純天然無優化紅寶石十分稀有,據說每得到一克拉頂級的天然鴿血紅寶石需要消耗500噸礦石,它的珍稀程度可想而知。紅寶石如此珍稀難得,那么如何挑選紅寶石呢?對于寶石來說,當然越大越好,而無燒紅寶石達到一克拉就已極具收藏價值。同時我們還要考慮寶石的顏色和凈度。下面這張圖可以直觀的看到關于紅寶石顏色和凈度由高到低的分級。
鴿血紅是紅寶石中是最頂級的品種。2012年,鴿血紅紅寶石憑借其璀璨奪目的光芒繼續斬獲佳績,在香港蘇富比的春拍中,一枚5.01克拉的天然緬甸紅寶石鑲鉆指環以1242萬港元拍。同場,還有一條總重達53.07克拉的天然緬甸紅寶石鑲鉆項鏈也以2418萬港幣高價成交,成績超卓。到目前為止,紅寶石平均每克拉最高拍賣紀錄誕生在2012年香港佳士得春拍的“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專場上,一枚拍品編號為3801的6.06克拉枕形緬甸天然鴿血紅紅寶石戒指,以2586萬港幣落入亞洲私人藏家之手,折合每克拉55.1萬美元。
鑒于鴿血紅驚人的經濟價值和人們對于鴿血紅的狂熱追求,造成了很多珠寶商家胡亂運用自己的一套顏色分級系統,把很多達不到鴿血紅的紅寶石也說成是鴿血紅,所以建議藏家要收藏無燒紅寶石,最好是購買有國際認證證書的。比如GRS的鑒定證書,真正的鴿血紅紅寶石會被標明:Pigeon’s Blood。
五顏六色的 藍
藍寶石,被當成了紅寶石的孿生兄弟,它有個很好聽的英文名字——Sapphire,源于希伯來文的“Sappir”,意為“臻于完美之物”。根據斯里蘭卡的文獻記載,該國開采藍寶石的歷史至少有2500年;而在同樣盛產紅寶石的緬甸,早在公元前585年修造的“瑞光大金塔”上就鑲嵌有上千顆藍寶石。同紅寶石一樣,藍寶石也有許許多多的神奇故事。傳說中,藍寶石可以治療眼疾,也可用來當做指路石,商人佩戴藍寶石可以帶來財富等等。
藍寶石同紅寶石相比產量要大很多,品種也更加豐富;基本上可以說,只要是剛玉家族的寶石,除了紅色系的稱之為紅寶石,其余的都可稱為藍寶石,命名方法就是寶石本身的顏色加藍寶石。所以藍寶石并不一定都是藍色的,除了最常見的藍色,還有粉色、紫色、黃色、綠色、無色、變色、星光等品種,其中一些異色藍寶石的收藏價值遠高于普通藍色藍寶石。
黃色藍寶石
在剛玉家族里也是頗有名聲。其顏色從淡淡的檸檬黃到濃郁的威士忌黃都有,一般以威士忌黃價位最高。現在斯里蘭卡的黃色藍寶石產量也日漸稀少,市面上大部分黃色藍寶石是泰國產的用綠色或者藍色剛玉加熱改色而成的,并沒有收藏價值。
蓮花藍寶石
這種藍寶石是藍寶石家族中的名貴品種。Padparadscha是斯里蘭卡語,意思是橘粉色。關于橘粉色,不看圖還真是有點難以想象。這種藍寶石是斯里蘭卡特有的寶石,產量十分稀少;而且通常個頭都不大,一般不超過2克拉,每克拉價位在1萬元人民幣左右。還是那句話,大家收藏這種珍稀品種的寶石一定要購買帶有國際專業機構鑒定證書的才有保障。
星光藍寶石
藍寶石的有些品種因為含有定向包裹體而具有特殊的星光效應,產生美麗的六射星光,這樣的品種被稱為“星光藍寶石”。對于星光藍寶石的收藏,無需苛求其顏色,但對星光還是有一定的評判標準:寶石的六道星線的交會點是否位于寶石中央?星線是否完整、明亮?隨著光線和手指的轉動,星線是否也會靈活移動?肯定的回答越多,寶石的價值越大。
藍色藍寶石
藍色藍寶石的主要產地集中在以下幾個地區:緬甸、泰國、斯里蘭卡、非洲、喀什米爾、澳大利亞、中國等。但就寶石質量而言,緬甸、斯里蘭卡的質量最佳。依據地質成因不同,藍色藍寶石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緬甸、斯里蘭卡和克什米爾地區產的藍寶石。另一類是澳大利亞、泰國、中國產的藍寶石。緬甸等地產的藍寶石,因含鈦致色,故呈鮮艷的藍色,含針狀金紅石和指紋狀汽液包裹體。澳大利亞、泰國、中國產的藍寶石因其中含有較多的鐵,由鐵致色,故寶石顏色很暗,寶石刻面反光效果亦不太好,一般均需經過加熱處理才能使用,這樣的藍寶石并無太大的收藏價值。
藍寶石的優化
藍寶石的優化處理手段基本同于紅寶石,所以市面上也會有無燒、熱處理、熱擴散等品種的藍寶石。對于彩寶收藏者而言,還是建議購買天然無燒的顏色優異的高凈度大顆藍寶石。藍寶石由高至低的顏色和凈度分類如下:
同紅寶石中的“鴿血紅”一樣,克什米爾產出的“矢車菊”藍寶石,一直被譽為藍寶石中的極品,它是一種朦朧的、略帶紫色調的濃重的藍色,給人以天鵝絨般的外觀。由于克什米爾地區武裝沖突及惡劣的自然環境,目前市面上已見不到新開采的矢車菊藍寶石。而它也基本只能在大的拍賣會上才能偶露身影,每次出現必會引起一場“腥風血雨”的藍寶石爭奪大戰。
同樣也是在前面提到的佳士得中國內地首拍,一枚11.18克拉的天然克什米爾藍寶石戒指成交價最終達到了1023萬元人民幣。
海洋之心
現在市面上還出現了一種跟藍寶石非常相似的寶石——坦桑石。坦桑石在歐美市場已經風靡多時,在中國內陸則剛剛打開市場。從它的名字便能得知它的產地——乞力馬扎羅山腳下的坦桑尼亞。1967年才被發現的坦桑石,在當時受到了Tiffany公司的推崇,并坦言“坦桑石是未來2000年內發現的寶石中最美麗的藍色寶石。”之后,許多高級珠寶品牌相繼推出引領時代的經典坦桑石珠寶。所以,坦桑石在歐美彩寶市場上一直是僅次于藍寶石的搶手貨。還記得電影《泰坦尼克號》里面那顆美麗的海洋之心么?在歷史上,“海洋之心”指的是一顆重量超過40克拉,最終名為“希望”的具有鮮艷深藍色的鉆石。電影《泰坦尼克號》的故事也是從研究人員嘗試打撈這一稀世珍寶開始的。不過真正的“海洋之心”早已被美國史密森尼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收藏,電影中的道具是片方當年制作的“復刻版”,使用的原料正是“坦桑石”。
自2010年起才有大陸的買家開始收藏坦桑石。筆者親眼見證了它在大陸市場近三年的發展盛況,其價值提升了將近3倍。目前大陸的坦桑石市場價位還是比歐美市場略低,再加之這兩年也是越開采越少,坦桑石的升值潛力可以說是十分巨大的。坦桑石的克拉數較藍寶石大,若收藏投資,建議購買20克拉以上的。當然坦桑石也有其嚴格的分級標準,由于坦桑石一般都是十分干凈的,我們便不必討論它的凈度,只需要從顏色上來區分。
一般來說,目前5A級完全無瑕疵、20克拉以上的坦桑石價位至少在3000元/克拉以上,預計兩年后至少會達到5000元/克拉左右,所以作者十分推薦大家選擇坦桑石來進行投資。
生命之 綠
祖母綠屬綠柱石家族,同一家族的還有海藍寶石、摩根石、黃金綠柱石等品種。由于生成于常受應力擠壓的巖層,祖母綠晶體外形幾乎都是破碎的,它或多或少有裂縫及內含物,內含物種類之多之復雜,被研究者稱為“花園”。盡管祖母綠的內含物大大地影響了寶石的美觀,但其優美的綠色仍無其他寶石能與之匹敵,素有“綠寶石之王”的美稱。
祖母綠在世界上的產量極為稀少,曾經有人估計,每100萬顆綠柱石礦物中僅有一顆是祖母綠,祖母綠是綠色寶石中百萬分之一的奇跡,所以這也使得祖母綠的收藏更具價值。國際市場上目前最多見的祖母綠來自3個產地:哥倫比亞、巴西和贊比亞。哥倫比亞出產的祖母綠,以其顏色佳、質地好、產量大聞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優質祖母綠產地。哥倫比亞最主要的兩處祖母綠礦床是木佐(Muzo)和契沃爾(chivor)。幾個世紀以來,木佐和契沃爾礦山出產的祖母綠壟斷了國際市場,約占世界優質祖母綠總產量的80%。一般認為,以契沃爾礦區的略帶藍色的翠綠祖母綠質量最佳,稱得上是世界最美麗的祖母綠。巴西祖母綠產地比較多,但祖母綠晶體細小,多瑕疵,于1962年才在巴伊亞州境內發現了優質祖母綠。這一礦床在古老變質巖系的偉晶巖中和其鄰近的云母石英巖中,晶體幾乎完全透明,但多數顏色偏淺淡。贊比亞所產的祖母綠有良好的透明度和濃翠綠色,往往還微帶藍色調,非常美麗,優質者的品質可以與哥倫比亞的媲美。
祖母綠的優化
同紅藍寶石的熱處理不同,祖母綠的優化處理手段是泡油。一般而言,祖母綠由于先天不足而裂隙較多,80%都會通過浸泡無色透明的油來充填石紋,這已是世界公認可接受的優化處理方式,雖然鑒定證書仍然會認為是天然祖母綠,但是國際級證書上例如GRS會特別注解泡油處理。這樣的祖母綠仍然具有收藏價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注入的油會從開放裂隙慢慢揮發,時間一久原本裂隙就會顯露出來,需要不時加以保養。對有些顏色較淺的祖母綠,商家會通過注綠色油加色的辦法來提高顏色深度,這種祖母綠就不能算是天然祖母綠,沒有收藏價值。
祖母綠的顏色類別:
至于祖母綠的凈度,之前已經提到了,祖母綠晶體內一般都會有雜質,所以只需要肉眼去識別它的凈度即可,這與鉆石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不同。一般來講,達到VS級別(非專業人士肉眼觀察能見細微雜質,但不影響祖母綠的顏色和鮮艷度)的祖母綠就已經值得收藏了。卡地亞、寶格麗等頂級珠寶品牌選用的也基本是這個等級的祖母綠。凈度再高的祖母綠也只是在高端市場上少有流通,市價每克拉上萬美金。各大頂級珠寶商也是盡其所能去搜羅全世界最好的祖母綠,并精心設計成一件件價值不菲的珠寶精品。
今年11月12日,日內瓦佳士得將在瑞士舉行“瑰麗珠寶”拍賣會(Magnificent Jewels Sale),屆時將呈現玻利維亞大亨西蒙·帕蒂諾(Simón Itturi Pati?o)收藏的多件珍世珠寶。 其中最為耀眼的就是一條Cartier祖母綠鉆石項鏈,估計可拍得 700~1000萬美元。1937年,珠寶商Cartier在西班牙王后維多利亞·尤金尼亞(Queen Eugenia Victoria of Spain)那兒獲得了一枚罕見的45克拉祖母綠,之后便開始著手對其進行設計。據悉,卡地亞共收集了逾100克拉最好的祖母綠來搭配這枚祖母綠,并最終設計出這條瑰麗的祖母綠項鏈。
在這里作者列舉5個未來10年最有升值潛力的彩色寶石以供大家參考。對于投資收藏者來說,寶石是一個很好的門類。相比金融行業,大額的金融產品雖然變現方便但是風險高,不穩定 ,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收益率也低。而古董藝術品行業,所要求的門檻高,資金鏈也巨大,市場上也充斥著各種贗品,沒有幾十年辨偽功底,一般人也不敢輕易介入。如若投資寶石,只要在正規的渠道購買有鑒定證書的寶石,一般不易碰到假貨,而且寶石具有稀缺性,永遠是越開采越少的,在收藏的過程中也能獲取知識,獲取快樂。進而把自己珍藏的寶石加工成首飾,佩戴在身上,更是可以獲得不一樣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