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番茄是我國主要蔬菜經濟作物之一,采用優良砧木進行斜切套管法嫁接,是實現高產優質的重要途徑。該文就番茄砧木和接穗的選擇、育苗、嫁接以及嫁接后的管理進行了介紹,為番茄嫁接育苗提供參考。
關鍵詞:番茄;斜切套管嫁接;育苗
中圖分類號 S64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1-49-02
茄果類蔬菜由于連茬種植,土傳病害往往發生較重,進行嫁接換根是提高品種抗病性的有效方法之一。番茄傳統的嫁接方法主要有插接、靠接、劈接,目前廈門如意農業高科技有限公司在生產上主要推廣應用斜切套管嫁接法進行番茄苗育苗,較傳統嫁接方法具有成活率高、傷口愈合快、簡單易學、嫁接效率高等優勢。
1 砧木和接穗品種的選擇
1.1 砧木品種的選擇 嫁接栽培番茄的主要目標是利用砧木具有較強的抗逆性、抗病性等特點,提高番茄的產量和品質。砧木本身的抗性對嫁接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選擇嫁接番茄砧木時,應選擇根系發達、吸水吸肥能力強,可同時兼抗青枯病、枯萎病、根結線蟲病等多種病害的野生茄子品種,如從國外引進的日本黑龍王茄子、日本托魯巴姆、日本赤茄、刺茄等。
1.2 接穗木品種的選擇 番茄接穗品種的選擇要考慮栽培季節、氣候等條件,適合當地栽培的品種。如廈門地區年平均溫度在22℃以上,常選用如意1號、津優1號等品種。
2 育苗
2.1 育苗基質的制備 工廠化育苗一般使用的基質為草炭∶蛭石=2∶1(體積比);使用高位草炭(白草炭、蘚類草炭,纖維長度一般在0.5~1.0cm),混粉型蛭石;對于來源不熟悉的草炭,應對其pH值等進行檢測,并確定基質可以安全使用。使用過的基質再利用時,除要對基質進行翻曬消毒外,還應進行基質化學消毒,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液噴灑,邊噴邊拌,拌勻后用農膜悶堆2~3d,揭膜后稍晾曬即可備用。
2.2 種子處理 選籽粒飽滿、發芽率高的種子,浸種吸脹后,再用75%百菌清800倍液浸泡10~15min進行消毒。消毒處理過的種子用清水洗凈,再用紗布包好,在25~30℃條件下催芽。
2.3 播種 接穗和砧木播種時間因情況而異,可同時播種,若所選砧木生長較慢,可提前幾天播種。采用基質穴盤育苗,先將基質拌濕、拌勻后裝入72孔或105孔穴盤中,將基質稍壓實后每穴播入1粒種子,覆土后將水澆透。若因天氣等原因,造成接穗和砧木生長速度差異大時,可采取調節水分、溫度、施肥等措施,促其生長速度一致,同時要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3 嫁接
3.1 嫁接時間 待接穗有2~3片真葉,葉色深,無病蟲,苗高10~12cm時進行嫁接。砧木要求有3~5片真葉,葉色深,苗高12~14cm時即可開始嫁接。
3.2 嫁接方法 嫁接時選砧木和接穗粗細一致的番茄苗。先用消毒好的刀片在接穗第一片真葉下方7~10cm處將接穗向下斜切,去掉下部,其切線與軸心線呈45°角,要求切面平滑。接著迅速套上1~1.5cm的套管,套管要求套入接穗1/2左右。然后用刀片將砧木離根系10~12cm以上的真葉向上斜切,去掉上部,其切線與軸心線呈45°角,要求切面平滑。再接著迅速與接穗套管對接,要求接穗和砧木斜面緊密對齊,以利傷口愈合。嫁接過程中要注意切面衛生,以防病菌感染,降低成活率。
4 嫁接后的管理
番茄苗嫁接好后進行底部供水,吸足水后擺放在小拱棚中,扣棚保濕。光照強時,可在棚上覆蓋遮陽網。苗床溫度白天控制在25~28℃、夜間18~22℃,最好不要超過30℃和不低于15℃。棚內濕度保持在85%~90%,澆水時用小噴壺往棚膜上噴水,千萬不能將水濺到傷口處。番茄嫁接后,前3~4d完全密閉、遮光,第5~7d早晚適當通風,第8~10d早晚通風且揭掉遮陽網,10d以后正常管理。在此期間,注意去除砧木萌芽。15d后將苗子放到室外煉苗3~5d后即可出售。
斜切套管嫁接法,要求砧木和接穗的幼苗莖粗度一致,接穗和砧木斜面緊密對齊,這是確保嫁接成活的關鍵。該種嫁接方法,一個正常員工1d能完成800株左右的嫁接任務,并且成活率可達90%以上。
參考文獻
[1]胡海鋒.番茄嫁接育苗新技術[J].陜西農業科學,2012(2):275-277.
[2]顏利榮.番茄嫁接育苗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24):126-127.
[3]姚建萍.番茄嫁接栽培優勢及嫁接育苗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1(18):133-134.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