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僅上線兩年,就超過Linkedin、YouTube、Google+等,成為美國僅次于Facebook和Twitter的第三大社交網站,圖片社交分享網站Pinterest可謂近幾年成長最快、最受矚目的網站之一。
如今,Pinterest已經成為互聯網第三大流量來源地,同時也有數據顯示,Pinterest具有極佳的流量引薦效果,在這方面甚至超過了Twitter。
作為擁有龐大且優質的流量同時拒絕廣告的免費互聯網服務,Pinterest的盈利模式及商業化之路一向受到業界各方的廣泛關注。
日前,Pinterest便推出一款名為Pinterest Web Analytics的數據分析工具,幫助商家了解用戶與他們所分享的內容之間的互動程度,為商家的產品決策提供數據支持,邁出了商業化之路的第一步。
立足品牌客戶 深挖用戶價值
去年11月,Pinterest開始為商家和企業提供官方認證賬號,在設立官方賬號后,商家和企業可以在它的Pinterest頁面中直接鏈接其官方網站,將Pinterest上對自己產品感興趣的用戶引導到自己的官方網站上。
雖然,Pinterest并未透漏到底有多少商家和企業在其網站上開通了官方認證賬號,但目前,諸多零售商及一些大型品牌主如The Gap、Patagonia、DELL等都開始在Pinterest上推廣自家產品。同時,商家和企業還可以在其官方網站上增加按鍵,以方便訪問者在Pinterest上搜集相關產品圖片或是查閱企業的回饋信息。
此次,Pinterest推出的Pinterest Web Analytics則可以說是這些官方賬號的配套分析工具,通過提供數據和分析,幫助商家和企業了解自己的官網和主頁上什么內容最受歡迎、哪些圖片被分享次數最多以及通過Pinterest導入自身官網的流量等,同時,還可以提供有關用戶的多種數據信息,如點擊最多的內容、repin最多的內容等。
Pinterest產品經理卡特·李(Cat Lee)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推出這一工具的目的在于,幫助商家真正了解在Pinterest上什么樣的內容才會引起用戶的共鳴。”此前,在Pinterest剛推出官方認證賬號服務時,卡特·李就曾表示,Pinterest希望在未來提供給企業的工具將以分析為核心。
Pinterest首席執行官本·西伯爾曼(Ben Silbermann)之前也曾告訴媒體,Pinterest之前幾年都在專注獲取用戶,今年開始將為“商業化打好基礎”。而推出向商家和企業提供訪問量、關注度等的數據分析的工具Pinterest Web Analytics則可以說是Pinterest在商業化道路上邁出的非常清晰地一步,同時也是Pinterest未來商業模式的重要基礎。“如果沒有測量支出效率的方法,他們(Pinterest)就無法向商家收取費用。”市場研究機構Opus Research高級分析師格雷格·斯特林(Greg Sterling)表示。
關于Pinterest的商業模式,曾有過很多討論,已有的可借鑒的也有很多,如品牌廣告、企業會員、電子商務、圖片存儲等。但顯然,Pinterest并沒有這樣做,他選擇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站在第三方平臺的角度,為有需要的用戶提供數據分析和支持,充分挖掘了網站龐大且優質的用戶的價值。同時,這項服務并沒有對普通用戶造成困擾,反而有可能為他們帶來更優質的內容,畢竟有了數據依托,商家和企業必然會在網站或是自己的頁面上提供更多優質的、有趣的內容,以此來吸引用戶的關注和分享。
Pinterest擁有龐大、優質的用戶群是公認的事實,電子商務研究機構RichRelevance去年的一項調查顯示,Pinterest購物者每次購物會話平均支出將近170美元,相比之下,Facebook購物者和Twitter購物者則分別只有95美元和70美元。RichRelevance一共追蹤了7億次購物會話。
在Pinterest推出自己的數據分析工具Pinterest Web Analytics之前,就已經有創業公司看準Pinterest用戶所能產生的巨大價值,創立了專門針對Pinterest的數據分析服務公司,如HelloInsights,Pinfluencer等,它們為商家和企業提供專注于Pinterest平臺的數據分析,讓商家和企業來了解Pinterest上的內容趨勢,以了解最流行、最受關注、最受喜愛及最具影響力的圖片、內容等,同時,也讓商家和企業了解自己在Pinterest上的影響力、受關注程度、在同類企業中的排行信息等,方便商家和企業更好地優化自己的營銷行為。
作為平臺本身,Pinterest推出類似的數據分析服務顯然更全面、更深入、更具說服力,同時也能更好地展示自身網站的價值,為下一步商業之路打下基礎。
國內商業模式起步更早
作為瀑布流圖片分享網站的鼻祖,Pinterest的成功令世界矚目,也吸引了國內外一大批模仿者,各種形式的類Pinterest模式的網站層出不窮,僅國內就有花瓣網、堆糖網、美麗說、蘑菇街、人人逛街、凡客達人等幾十個網站。而這些網站的商業化之路反而走在了Pinterest前面。
正如蘑菇街CMO李研珠所說的那樣,“我們其實和Pinterest有很大的不同,蘑菇街只是采用了Pinterest的展現形式。雖然Pinterest這種瀑布流的展現形式對于蘑菇街做網站設計很有幫助,但是對于業務,蘑菇街和Pinterest大不同,蘑菇街是基于電子商務做的社區化方向。”
又例如美麗說,它定位于女性時尚垂直領域,致力于為女性用戶提供最美麗的時尚購物體驗,用互聯網技術為她們解決“怎么穿,哪里買”的問題。在美麗說,擁有相同興趣愛好的用戶聚集在一個社區,相互之間可以推薦、分享包括服飾、美容等時尚話題的內容,并評論相關商品,同時可以直接點擊鏈接至外部電商網站,而美麗說自身則通過展示廣告、點擊購買分成取得收入。
對此,美麗說CEO徐易容表示,美麗說更多地是起到一個媒介的作用,為其它獨立電商帶去流量,不會涉入B2C產品銷售環節,而收入模式也主要以媒體形態的收入方式為主。
這種社會化電子商務分享模式為商家找到了精準用戶,同時也為電商網站帶去了高轉化效率的流量,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商業模式。怪不得,阿里巴巴“參謀長”曾鳴曾對徐易容說,淘寶等“美麗說模式”足足整整等了兩年。
而人人逛街、凡客達人等也只是借用了Pinterest模式的殼子,內核已經完全變成一種社會化的營銷平臺了。就拿凡客達人來說,買家只要通過“達人”的店鋪或者空間購買凡客產品,“達人”就可以獲得凡客10%的銷售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