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與朋友約會,想吃得高雅一些、情調一些,我們大都會想到牛排。
牛排在餐桌上一直保持著某種尊貴的身份。一刀,一叉,一塊牛肉,再加上一些切割技巧,配合一些優(yōu)雅的姿式,品味就展現(xiàn)出來了,牛排的味道是好是壞,全在廚子的技巧,這里暫不詳述。
單說說牛排的吃法。據說,在中世紀的歐洲,普通老百姓是吃不到牛排的,只有貴族們才能享用,老百姓偶爾吃到那也應該是偷吃,算是犯罪。貴族們吃東西是有講究的,一盤噴香的滋滋響的牛排端上桌,是不能直接送進口的。須恪守一些傳統(tǒng)和規(guī)矩,要右手拿刀,左手拿叉,然后很慢很慢地壓住牛排的左端,固定,順著叉子的側邊下刀,注意,是很慢很慢地,切忌不要碰出響聲,切也要慢慢的,表現(xiàn)出很專注,又很輕松的樣子,切下一小塊牛肉后,再微微低頭,把肉送到口中,很享受的咀嚼。
這就是歐洲貴族式的吃法,完成這一系列動作,好像完成某種儀式一樣,要帶著神圣感。
另外,西方人好生口,口味重點的吃三分熟,輕口味的吃五分熟,都得帶點血絲,如果愛吃七分熟或是全熟的牛排,那就太沒有貴族范了。
偏偏我們又吃不慣帶血的牛肉,但又想吃得像貴族樣。優(yōu)雅的姿式好學,帶血的牛肉難吃,真是糾結。好了,王品臺塑牛排可以滿足這一要求。
雖然這是一個不歐式不西方的品牌,做的都是全熟的牛排,但是絕對是高端級,有貴族品相。它是有出處、有故事的。源于王永慶的私人會所,是他的老婆獨創(chuàng),算是王永慶私人食品。
王永慶是誰?曾經的臺灣首富。他吃的就是不帶血的,全熟的。
像王永慶一樣吃牛排,全熟的,不丟人,很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