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8月23日,琴臺大劇院與琴臺音樂廳攜手推出的“打開藝術之門”暑期藝術節又將炫目登場。
自2009年琴臺音樂廳開業以來,每年暑假的“打開藝術之門”,用低票價、全民化的方式,將陽春白雪的高雅藝術奉獻給武漢市民。24場演出,涵蓋鋼琴、小提琴、古箏、琵琶等器樂演奏,既有浪漫的主題室內樂、歡樂的木偶劇、兒童劇,又有磅礴的交響樂以及國粹京劇等藝術門類,還有3場針對孩子們的趣味藝術夏令營以及5個精彩藝術課堂。
用琴臺音樂廳總經理徐堅的話說,琴臺音樂廳希望能成為武漢市民的文化中心,高雅藝術不會被束之高閣,而是深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你可以來看,甚至可以來演。”
從周末音樂會到暑期藝術節
“打開藝術之門”系列活動,在保利旗下的全國院線已舉辦了19年。在籌辦初期,徐堅不曾想過它能有今日這般規模,“上世紀90年代,沒人進音樂廳看演出,我們很發愁。”那時候,徐堅還在北京音樂廳工作,這是全國第一家專為演奏音樂而設計建造的專業音樂廳,盡管聲名赫赫,卻因為缺乏藝術氛圍,鮮少有人問津。
北京音樂廳開始在每周末舉辦公益性的音樂普及會,免門票,請來北京交響樂團進行演出。團里的著名指揮家譚麗華,親自向現場聽眾講解所演奏曲目的內容和背景,這位國際知名的音樂家,放下身段,做起了北京市民的音樂老師。
2000年,保利院線旗下的中山公園音樂堂,效仿周末音樂會的形式,以“打開藝術之門”為主題,在暑期舉辦一系列音樂演出活動。保利旗下的各地劇院紛紛加入進來,以各類歌舞劇、兒童劇、音樂劇充實著“打開藝術之門”的陣容。屬于全市人民的“陽春白雪”
徐堅曾去不少國家的音樂廳考察,的確有那么一些,端著高高的架子,對進廳演出的樂團做出嚴格的篩選。論起琴臺音樂廳的硬件水平,完全有資格與這些門檻極高的音樂廳相提并論,“琴臺音樂廳讓我們自豪,所有來演出過的樂團都稱贊它。”
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宋飛,曾受邀來到琴臺音樂廳舉辦個人專場演奏會。演出完畢,這位見慣國內外大小音樂廳的音樂家,給予了琴臺音樂廳極高的評價:“這么漂亮的音樂廳,我的同事不來太遺憾了。”不久之后,宋飛帶著中國音樂學院的所有老師又來到武漢,主動要求在琴臺音樂廳再演一場。
兼具美觀與實用性,琴臺音樂廳在全國數一數二,但是徐堅卻不想把音樂廳鍍上厚重的金箔,她把這座高標準建立起來的音樂殿堂,定義為“武漢市民藝術中心”。“如果一個城市有10所音樂廳,那么琴臺完全可以做出高姿態,只上演最項尖的音樂會。但是,武漢只有這么一家,所以我們既要陽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
于是你可以看到,歷年“打開藝術之門”暑期藝術節,琴臺音樂廳的門票都低到令人咋舌,甚至還有10元的最低票價,曾有人笑稱,花10塊錢來吹兩個小時空調,都值了。
保持格調的同時,普及必須并行,于是在“打開藝術之門”的劇目選擇上,琴臺音樂廳頗費了一番心思。有小提琴家盛中國、鋼琴家殷承宗、古箏名家王中山、琵琶名家吳玉霞等名家大師助陣,也有中國木偶藝術劇院、北京兒童藝術劇院、中國敦善交響管樂團、北京京劇院等名團加盟,并為武漢愛樂樂團、武漢音樂學院和武漢室內樂團這三家本土樂團保留了席位。
藝術節的開幕演出,竟是中國木偶藝術劇院帶來的童話木偶劇《糖果屋歷險記》,對于“打開藝術之門”最重要的觀眾群體兒童來說,這無疑是吸引他們走進音樂廳的最大一顆糖果。
傳承的責任
在呈現一系列高品質演出的同時,“藝術夏令營”也成為了“打開藝術之門”的一大亮點。琴臺音樂廳陸續舉辦了京劇、吉他、管風琴、打擊樂等課程,短短兩天,輕松快樂的學習過程,讓這些或民族或古典的音樂形式得到小朋友們的喜愛。
在今年的“打開藝術之門”中,保留了以往呼聲最高的京劇夏令營。在舉辦第一屆京劇夏令營時,徐堅曾有些擔心:“如果單純辦一場京劇演出,小朋友肯定是沒耐心聽下去的,但是京劇一定要堅持,傳承國粹的責任,不只是京劇院的事。”于是,如何讓京劇變的有趣好玩,成為京劇夏令營的關鍵之處。
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徐堅曾請到了原國家京劇院院長吳江坐鎮講解京劇。這位梨園老戲骨,滿肚子都是戲,唱念做打之間,把京劇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京劇夏令營開營,小朋友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花旦、青衣或是老生,統統給你裝扮起來,女孩兒畫個粉臉,男孩兒扮個猴臉……“這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非常快樂,只是給你一個培養興趣的過程。”在徐堅看來,夏令營并不能讓孩子們就此入行,真正踏上學習京劇之路,但至少提供了一個接觸與了解的機會,“如果你真的喜歡,可以去報一個培訓班繼續學,如果不愿意接受專業培訓,那就經常來音樂廳看看演出好了。”
除了京劇夏令營,在今年的“打開藝術之門”中,琴臺音樂廳還與武漢美術館合作“我是小畫家夏令營”,與全國廣播十佳節目主持人小魚叔叔合作“先鋒小主持人夏令營”。
月湖之畔,這座略顯威嚴而神秘的音樂廳,因為“打開藝術之門”的全面啟動,將成為散播藝術與音樂的歡樂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