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光伏發電,因其輸出特性的原因,有其唯一的最大功率點。本文對常見擾動法對最大功率點進行跟蹤的方法進行了改進,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快速穩定的跟蹤太陽能電池的最大功率點,提高太陽電池組件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MPPT;改進擾動法;研究
引言
在資源緊張的今天,石油、煤炭等常用能源因其數量有限,且開采和使用會對環境造成影響,故而越來越被能夠滿足可持續發展需求的清潔能源所替代。而其中,太陽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因其獲取受地域和環境的影響較小,且易搭建,相對風能、水電、潮汐能等,可以實現單個家庭,或小范圍使用需求,因此越來越受歡迎。
1 光伏電池的輸出特性
2 擾動觀察法的簡單介紹
為實現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最大功率點跟蹤)功能,常見方法為:恒定電壓跟蹤法、擾動觀察法和電導增量法。
因擾動觀察法實現簡單,適合于低成本的小功率獨立光伏發電系統,故使用較廣。其方法為:每隔一段時間,對系統給予擾動,增加或減小電壓,并于擾動前的功率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的結果,判斷下一次擾動的方向為增加或減小。此種方式的缺點為:擾動步長難以確定;且在穩態時,盲目給予擾動會造成功率的損耗;當光照強度突變的時候,產生誤判的可能性也很大。
3 電導增量法
值為正時,需要增加電壓;負值時需減小;當此式子為0時,表示功率點即為最大功率點,可保持電壓不改變。
電導增量法,相對擾動觀察法容易在最大功率點附近震蕩的缺點,能使系統穩定的工作在最大功率點處。但其對硬件條件的要求很高,成本較昂貴。
4 改進擾動法
由仿真結果可見,此模型可以快速的跟蹤到最大功率點,突發狀況時,在較短的時間即可進入到新的穩定狀態,符合最大功率點跟蹤的要求。
4 結束語
本文嘗試利用改進擾動法,實現了最大功率點的跟蹤,并根據matlab搭建模型進行仿真,驗證可以較快的撲捉到最大功率點,取得了理想的結果。
參考文獻
[1]趙爭鳴,劉建政,孫曉瑛,袁立強 太陽能光伏發電及其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張弛.張代潤.基于改進的變步長光伏并網系統MPPT控制策略研究[J].電測與儀表,2012.
[3]A.Pandey,N.Dasgupta,and A. K. Mukerjee. Design issues in implementing MPPT for improved tracking and dynamic performance.Proc. IEEE IECON,2006,pp.4387-4391.
[4]賀婷.龔仁喜.短路電流法與變步長擾動觀察法結合的MPPT算法研究[J].電測與儀表,2012(7).
作者簡介:袁芳(1985,12-),女,重慶大足,學歷: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過程控制及自動化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