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具體的講述了開展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相關的內容,對科學發展城市園林綠地生態系統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城市園林綠地;可持續發展;對策
最近幾年,由于經濟高速發展,此時城市的面積也得到了高速的擴張,此時面對著很多的生態性內容,其變成了干擾城市發展的要素。要想完善城市的生態氛圍就要多層次的處理,要經由綠地體系的完善來提升生態的品質,不單單是為了發展景觀,同時還是為了經由該體系的發展來提升群眾的生活品質,確保綠地體系不但可以合乎當前群眾的發展規定,同時還可以擴張其發展面積,提升進程。而且,還不會對今后的群眾發展帶來一定的干擾。必須開展好該項內容,此時的綠地體系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優秀的城市園林綠地生態系統。
1 積極布局
該體系的存在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比如能夠改善所在區域的生態,能夠合乎群眾的娛樂規定,能夠協調城市氛圍,能夠美化生態,能夠防止災害出現等一些意義。通過分析它的內在可知,該體系關鍵有著園藝和生態以及空間三個層次的意義,其是說在城建區域或是劃定的區間之后,將多種的綠地進行類型劃分,形成一個總的體系,其是由城市公園、道路綠地、企事業單位附屬綠地、居住區環境綠地、園林圃地、經濟林、防護林、生態林及城郊風景名勝區綠地組成的一個穩定持久的城市綠色環境體系。應具有系統性、整體性、連續性、動態穩定性、多功能性和地域性等特征。
2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作為總的規劃中非常關鍵的構成要素,要切實的落實如下的理念。第一要綜合分析和規劃各類型的綠地。第二,盡量的不要占用農耕區域,在合乎植被的長勢背景的時候,切實的結合非耕地和其他的一些地塊來開展綠化活動。第三,積極的規劃綠地體系,確保其生成一種空間網模式,而且要有一定的發展性。最后,把植被的多樣性和經管有效的融匯到一起,確保景觀高度融匯,確保綠地發展活力。具體的說有如下的一些發展方法。
2.1 保證新的綠地合乎規劃
該項建設不但要關注新區的規劃,還要關注舊城革新,要適當的多設置一些公共綠地。國家可以經由強化基建裝置,像是學校等,指引房地產商在社區綠地周圍進行大規模的商位樓開發,從而促使舊城區居民向外圍社區轉移。
2.2 合乎生態性特點
綠地不單單是一個區域的外在美,同時還是完善生態的基礎,必須積極地規劃才可以得到合乎規律的較為穩固的生態體系,只有這樣才不會干擾到生態體系的發展,同時還能夠完善生態體系,提升群眾的生活品質,不至于對后代帶來一些負面效應。
2.3 合乎多樣化的理念
設計的時候不能夠太單調了,要合乎群眾的多樣化規定。如今社會是一個個性化的社會,該項綠地建設工作也不應該單純的照搬一個模式,要結合所在區域的特點使用不一樣的模式,確保其真正的發揮出調節生態的意義。
2.4 強化群眾的環境思想教育力度
綠地是為群眾而存在的,必須提升其認知能力,才可以保證管控活動能夠順利的開展,其是一項非常長久的教育活動,可從校園以及單位等等的多個層次對其重視,形成長期重視的局面將利于城市園林綠地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2.5 尊重園林綠地的系統性規劃和園林生態合理性布局
在城市建設中應合理規劃布局園林綠地,使生態系統充分發揮其服務功能,杜絕可有可無、可大可小輕視園林綠地的現象,堅決制止隨意侵占園林綠地行為的發生。
3 積極的開展設計工作
項目在生態創建活動中有著非常關鍵的意義和位置。植被不但能夠凈化大氣,還能夠減少污染,降低噪聲,吸收氣體中的有毒物質,對小區域的氣候做好調節,為群眾提供一個非常舒適,而且優雅的活動氛圍。在開展具體的規劃工作的時候要切實的落實如下的發展規定。
3.1 結合所在區域的具體特點來設置,做好規劃活動
積極的發揮之前的地形等特點,降低資金的花費。而且要在開展造景活動的時候,積極的分析高層群眾的觀賞性規定。
3.2 遠近結合,經濟適用
在選取植被的時候,不單單要分析群眾的觀賞意義,還要切實的分析其適應能力,體現出植被有序搭配等帶來的意義。
3.3 體現生態保護性
堅持以生態學為基礎,設計、組織住宅內外空間的資源和能源,盡可能達到小區內外之間的平衡和循環使用,從而最少量的使用資源、能源,減少對環境的沖擊。
3.4 滿足小區居民的審美,實現以人為本的原則
設置高品質的生態和人文氛圍,打造出滿是生活特點的自然,確保其有著非常濃厚的人文意義。
3.5 發揮出創新性
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與其他設計一樣,要不斷創新,即要求園林設計者有廣博的知識、靈活的頭腦及發散的思維,能夠巧妙地創造出新的綠地景觀、綠地風格和綠化環境。
4 積極的做好植被配置活動
該項設計活動牽扯的要素非常多,比如城市和社會、自然、生態、技術、藝術與工程等多方面內容,其中植被是最為重要的要素。積極的配置植被是確保其生態發展的重點事項。如今,城市平面植物主要有孤植、叢植和林植三種配置方式。
4.1 采用立體植物配置的方式
目前,常用的立體綠化植物主要是攀援類植物,它們是立體綠化的基礎材料,既可以進行墻體、屋頂籬笆、橋體和公路邊坡的綠化。
4.2 采用城市景觀與花卉設計相結合的方法
花卉是城市園林設計中的重要形式,其具有色彩豐富、形態變化、靈活多樣的特點,為城市園林設計提供了形態各異的景觀布局。景觀花卉的主要形式為花壇、化境、花叢、花群及花臺等,而一些蔓生性的草本花卉又可用以裝飾柱、廊、籬以及棚架等。在使用景觀花卉造景時要遵循季相相宜、地域相宜、色彩相宜、位置相宜和因質相宜等原則。
4.3 采用草坪規劃設計
一般情況下草坪具有觀賞、點綴風景、提供活動環境、綠化環境和保護土地等作用。
5 合理制定城市綠化規劃方案
5.1 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分期建設
遠期規劃綠地時要考慮到城市將來的發展,既要考慮將來綠地面積與已建面積的比例,還要考慮人口增長率和綠地增長率,應預留一定規模的公園占地、道路綠化帶及街頭綠地等占地。分期完成城市、郊區、各農村鄉鎮及縣域范圍內的大地綠化,從而形成點、線、面結合的園林綠化體系。
5.2 做好人才培養工作
有規劃的開展好人才的培養工作,積極的做好設計活動,確保綠化布局更為優秀。而且,園林機構要強化對活動的組織以及技術的培訓力度,切實的提升其覆蓋指數。
參考文獻
[1]朱寶娣,于海鷹,孫壯等.吉林市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9(21):198-200.
[2]李春濤.試論城市帶狀綠地的發展與功能[J].安徽農業科學,2004,
32(5):963-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