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化和城鎮化進程是我國經濟發展現狀和社會主義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對我國改革開放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條件,用過渡的方式拉近了城市居民和農村村民之間的距離,也有利于不同地區人們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技術的傳播和普及。因此,城市自身的發展程度關乎經濟發展狀況、關乎整個社會的穩定和諧。尤其是生活用水和工業污水的排放方式更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文章在簡介城市化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城市排水系統的重要性,希望為以后城市化的完善做出自己的貢獻。
關鍵詞:城市化進程;城市排水系統;問題;對策
前言
在城市化進程中由于經濟發展速度過快,城市人口急劇膨脹,工業發展和需求不斷增加,這些問題和對策導致城市化程度高低的考量標準中增加了污水排放系統的完善與否,在一個人口容量較大的城市中,夏季的雨水和生活用水、工業污水是排水系統主要考慮的問題。尤其是在大雨集中的季節,下水道的完善與否更是成為考驗一個城市管理者的良心的重要標準,是城市進步的現實體現,因此,城市管理者在污水排放系統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尤其是在技術和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加要重視技術帶來的優勢,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機器設備來設計城市污水排放系統,尤其是管道鋪設線路、管道的制成原材料和當地的現實地質情況等方面都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1 城市污水排放系統涉及的現實選擇情況
城市正常運轉離不開各個系統的有機配合,尤其是在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居民和工人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制造的生活廢水、工業污水以及降雨積水等其它方面帶來的排水壓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考驗城市的各個制度和環節,好的排水系統可以使得城市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為城市居民建造一個安定和諧的生活環境,保證城市可持續發展,使得城市之間的能量、物質和生態之間的轉換合理有序,能夠保證整個城市的正常運轉。
這就顯示出城市整體設計和規劃特別重要,尤其是城市污水管道的實際規劃路線更是關系整個城市的長治久安,需要我們切實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設計師在設計圖紙時不僅要參考原有的數據而且還要進行實地考察,切實掌握當地的氣候條件、屬于季風氣候還是大陸性氣候,該地區位于亞熱帶還是溫帶地區,地質情況包括平原高原丘陵等地形情況,由粘土還是細沙子組成,流經該地區的河流是否有分支,以及分支的流向和具體分布等相關內容都是我們應該要考慮和關注的問題。通常情況下,我們的城市分布路線是采用細致分類法,在原有面貌的基礎上對城市問題嚴重的地區進行局部改善,在設計師圖紙的基礎上根據現實情況賦予一線工作人員一定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地形情況進行管道鋪設和排水方向的具體設置。在發揮人類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之下,注重大自然的承受力尤其是在中西部自然環境比較脆弱敏感的地區我們更加要重視大自然的承受力,在具體施工過程中要考慮到破壞植被之后恢復需要的時間,在線路和管道鋪設過程中要避免與機動車道和人行車道的重合,在不可避免的條件之下,要把管道鋪設線路挖的更深、更合理,另外,現在的鋪設標準要符合國家和地方當局制定的規章制度。
在城市管理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一個企業和工廠的固定成本,企業是一個理性經紀人,其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條件是要獲取相應的利潤,使得企業的投資成本能夠獲取相應的回報,城市的進步和不斷發展不僅是一個城市管理者的個人問題而且包括整個城市參與者的參與,作為首要的參與和設計者我們要在滿足自己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切實按照實際情況來規劃管道的使用原材料的質量和規格,要選擇只有價格合理的管道來保證排水系統的正常運行,進而保證整個城市的長治久安。
2 雨水管道產生的問題和相應的對策
2.1 關于雨水排放管道的設計圖紙
我們應該知道,城市化進程加快的同時,相應的基礎設施不能完全跟上我們普通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要求,加上地區之間的地形分布情況各有差距,使得城市在具體的排水管道中,雨天在短時間內蓄積的水量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排出城市,保證城市的和諧穩定。
2.2 雨水管道之間連通管的利用
城市內的雨水管道往往為幾個各自獨立的排水系統排除雨水。各,系統之間互不連通。根據實際經驗,由于雨水管道各系統的匯水面積、集水時間均不相同,因而高峰流量不會同時發生,各系統的排水能力也就各不相同。為了充分發揮各個排水系統的排水能力,減少地面積水時間,建議在相鄰的兩系統之間的適當地點(如易積水地段)設置連通管將雨水管道建成環狀管網,通過連通管可相互調劑水量,達到改善排水狀況的目的。其中,雨水管道與污水管道之間可以使用連通管。為了最大限度地排除汛期雨水,減少地面積水時間,也可在易積水地段將雨水管道與污水管道連通,雨水流入污水管道經污水泵站抽升強行排走。在連通雨水管道與污水管道時,應注意連通管的埋深滿足最小覆土厚度即可,不宜過深。因為雨水管道埋設一般較淺,而污水管道埋設則較深,雨水可通過連通管流入污水管道,污水不會通過連通管流人雨水管道。為防止污水回流,必要時可設置閘槽。若雨水管道內常年存在河水頂托時不適合采用上述做法,但可以設置專用收水井,直接與污水管相連,而不與雨水管道溝通,既可避免河道頂托雨倒灌,又達到了排除汛期路面積水的目的。
2.3 雨水口的改進問題
雨水的口形式主要有平篦和立篦兩類。平篦水流通暢,但易被雜物堵塞,影響收水能力;立篦不易被堵塞,但邊溝需保持一定水深。建議對雨水口的布置作如下改進:
(1)雨水口的布置應根據地形及匯水面積,合并道路縱斷設計進行布置。
(2)對于低洼和易積水地段,雨水徑流面積和徑流量較大,為了提高收水速度,需適當增加雨水數量,最好采用線形收水井。
(3)對于道路縱坡較大的路段,尤其是立交的引道處。應采用平篦雨水口收水,且在上游就開始布置雨水口,在下游段相應地多設雨水口,形成線收水井,使徑流雨水從上游就開始收進管道,避免全部匯到下游或橋下造成積水。
3 污水管道的若干問題及其改進措施
3.1 格柵間堵塞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盡管格柵條的問距一再減小,但仍有大最的漂浮物進入泵站造成堵塞。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建議在庭院或住宅小區的污水管道出口處設置簡易人工攔污格柵,定期進行清理、清掏,從源頭上控制漂浮物進入市政管網。
3.2 污染物沉淀問題
污水中的沉積物在管道內水流量小、流速慢時會發生沉淀,造成管道淤積堵塞、通水不暢,而管道的疏通工作又費時費力。因此,針對傳統的檢查井做法,建議將其片底改為沉淀式的,井底下沉30~50cm。這樣污水中的沉積物多數會沉積在檢查井中,不至于流入下游管段,只要定期清掏檢查井內的沉積物即可,減少了管道維護作業的工作量,這種做法也可用于雨水檢查井。
4 結束語
按照傳統設計方法建成的市政排水管道,在實際運行中往往達不到設計效果。例如由于雨水排泄不及時,造成市區積水其至被淹;污水管道經常淤積堵塞;排水泵站的水泵葉輪經常被漂浮物堵塞等導致市政排水管道維護管理的工作量大。因此,在設計施工過程中,必須有效避免這些常見問題,加強對排水管道工程的質量控制,消除工程質量缺陷,切實保障人民的利益。
參考文獻
[1]楊國文.淺談市政給排水管道的基礎處理與施工[J].中國建設信息,2011(15).
[2]蔡君東.淺談市政管道工程施工[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