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敘述了在道路施工中路基與路面的施工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此外針對這些問題的出現介紹了現代新技術與新材料在施工中的運用,有效緩解了這些不良問題的出現,對于保證道路質量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道路;施工質量;新技術;應用
引言
隨著道路建設的發展,道路質量控制技術以及在施工中所采用的新技術與新材料也有了非常大的發展。因此對于道路施工中的質量控制也顯得越來越突出。道路施工問題在技術層面上主要包括道路路基的施工問題、道路面層的施工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道路施工中的問題以及緩解問題的新技術、新材料,以此來提高整個道路設計中的施工質量。
1 道路路基的施工問題及解決策略
能否將路基的質量控制好,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道路質量的好壞,這一點在實際工程中并沒有引起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的重視。
1.1 溝槽進行回填換土
在道路施工中,回填換土工作必不可少,但是施工人員在回填過程中大多都不按照規范要求進行。例如,在溝槽內的於水尚未清理干凈就對溝槽進行填土,使得回填土中的含水量過大;還有一些填土采用的都是大塊的廢舊路面材料,這樣使得填土空隙較大,同時路基平整度非常差,在沒有進行足夠的壓實就進行后續工作,這些不良的做法都給整個道路的施工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后果。這種后果主要有:道路施工完成后不久,由于行車荷載的碾壓就是的路面出現嚴重的下沉現象,這種沉陷造成溝槽的兩邊的橫縱裂縫更加明顯,甚至出現路面斷裂現象。
針對這種路基施工的不合理問題,主要解決措施有:(1)施工質量控制人員應該嚴格把關,嚴禁在有水的情況下進行換土工作,并且對所換填土的含水量進行實時監測。(2)對路基的的壓實度進行嚴格控制,壓實度主要以壓實密度反應,使路基不論采用哪種材料,都可以確保足夠的夯實程度。(3)在壓實的過程中,在采用機械壓實的同時必須輔以人工壓實,按照壓實的原則,進行分層逐步壓實,確保路基的密實度。這些措施對于解決溝槽進行回填換土中所存在的問題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
1.2 路基的密實度、平整度以及橫坡之間的問題
現在道路施工中對路基碾壓不重視,碾壓稍加平整后就開始進行面層鋪筑,并不考慮橫坡與排水的問題。這些做法造成了嚴重的后果,主要有:(1)路面不平整,承重強度、剛度嚴重不足;(2)路面厚度不均勻,嚴重影響了路面的使用年限;(3)由于橫坡不達標,這會使得雨后路面排水不暢,使得路面過早破壞。
針對以上問題的解決策略主要有:(1)嚴格控制突擊的標高,便于路基達到規范要求的平整度。(2)路基標高過大時應該設置橫縱向的盲溝,這樣便于將路面上的雨水及時快速的排走;(3)嚴格控制路基的壓實度,確保足夠大的壓實密度。
2 道路面層的施工問題及解決策略
對于道路面層在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本文主要以瀝青路面的面層施工為例。
瀝青路面的面層施工是道路施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行車速度的高低以及舒適度主要取決于瀝青路面面層的平整度。當然,這一切都基于路基足夠好的前期工作。當路面的面層平整度不夠時,在行車過程中就會出現顛簸、振動的現象,這樣會使得汽車與路面之間產生一種沖擊力,急劇加快了路面的損壞。
現在施工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1)底基層清理不干凈、基層的雜物清理不干凈,這就使得面層攤鋪瀝青時粘結度減弱。(2)瀝青混合料溫度不達標。這主要有不能夠及時的對瀝青混合料進行溫度測試,在不確定溫度的時候就進行路面的攤鋪,攤鋪后又不能及時的進行現場碾壓,這就使得路面容易出現裂縫,松散、剝落的現象。(3)接邊處理不合理。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新舊混凝土的接邊工作十分困難,如果不能夠按照技術操作規范進行就會造成路面十分不平整,并且外觀質量較差。
針對上面所出現的問題,現在主要的措施有:(1)嚴格控制瀝青混凝土與基層以及底基層的接邊接角處理;(2)嚴格控制壓實度以及路面平整度;(3)控制材料溫度,做到及時測量、及時攤鋪、及時碾壓,嚴格把握路面的厚度。
3 新技術與新材料在道路面層施工中的應用
3.1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應用
3.1.1 針對現實超重現象嚴重的情況,增大設計安全的設施,延長路面使用年限的設計標準,對公路設施實現可持續發展。現在主要設計有,抗彎拉強度應該大于6.0MPa,實際施工的抗彎拉強度不低于6.5MPa。
3.1.2 在水泥道路施工中,優先采用道路水泥,以此增加混凝土的抗折性能。
3.1.3 使用外加劑,減水劑,以此降低含水量,同時降低了粗集料下面水囊形成的機率,有效提高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強度和路面耐久性。
3.1.4 控制普通水泥混凝土的粗料級配。連續級配混凝土的傳荷能力與效果比較好,并且其氣密性優良,這種級配的選擇可以有效控制路面的早起開裂。
3.1.5 抗剝落劑的使用,可以有效加大粗骨料與細集料之間的吸附作用。
3.2 在瀝青與瀝青混凝土路面中的應用
針對瀝青路面車轍、開裂、坑槽等不良現象,國內外現在普遍使用改性瀝青和新型瀝青來改善這些問題。
3.2.1 在考慮行車速度以及累計標準軸載的影響的前提下改善原有的馬歇爾試驗指標。
3.2.2 全面推廣改性瀝青的使用。根據國內外實際施工經驗總結,SBS改性瀝青具有其他類型的改性瀝青和復合式的改性瀝青所不具有的獨特優勢,因此SBS改性瀝青將作為我國瀝青路面施工中主要使用的瀝青材料。
3.2.3 密集式瀝青混凝土以及多孔粗集料間斷級配的高性能瀝青混凝土是目前國內瀝青混凝土的發展趨勢。
3.2.4 混凝土加強纖維與瀝青有較強的粘結性,對施工設備的要求較低,并且這種土工材料具有較好的高溫穩定性。
3.2.5 玻璃格柵以及樹脂瀝青混凝土等新技術新材料也在瀝青混凝土路面中被普遍采用。
4 結束語
在道路施工中嚴格控制施工質量,并且使用現代路面施工中的新技術與新材料對于提高路面的施工質量,對于保證道路能夠達到規定的使用年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加快我國公路建設行業高速發展的必要舉措。
參考文獻
[1]郝春曉,王天鳳.水泥混凝土公路施工質量檢查要點分析[J].林業科技學報,2002.4.
[2]虢立明,郭延華,孔令勝.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的施工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5.
[3]王春明,鄭志超,李平.SMA瀝青混合料與普通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7,23(4).
[4]田金信.建設項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傅森成.建筑施工企業項目管理問題探討[J].建筑技術,2005.
作者簡介:東梅,女,單位;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道路橋梁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