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砌筑工程是用砌筑砂漿對磚石和砌塊的砌筑,具有取材方便,技術成熟,造價低廉等優勢。在工業與民用建筑物工程中被廣泛應用。文章主要就砌體的施工工藝進行了分析,質量應符合施工驗收規范和操作規程要求,并就施工質量控制要求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砌體結構;施工工藝;質量控制
砌體工程應用于高層建筑已有數十年的歷史,隨著框架結構、框剪結構的高層建筑的興起,給砌體應用帶來新的活動,工程建設日益增加相應又推動了砌體施工技術和新工藝的不斷進步和完善。通過蘭州大學一分部9-12#樓高層住宅砌體結構中應用的具體施工工藝進行分析。
1 工藝流程
1.1 彈線
砌筑前應根據軸線樁上的軸線標記,彈出基礎砌體的控制線,收分退臺時,應根據中線分邊線;退臺至基礎墻時,以軸線樁為依據校核中線,彈出基礎墻的中線和邊線。①一般墻:砌筑前,應校核軸線樁或基礎墻上的軸線,并彈出墻的中線和邊線。②隔墻:砌筑墻柱前,應彈出普通墻、磚隔墻、木隔墻等的軸線,以便留槎和安裝木磚等。③洞口:砌筑時應分別彈出門洞、窗洞和墻面其它孔洞的洞口邊線、以便正確施工。④核線:彈線后應校核墻和門洞口等邊線,使上下各層吻合一致,其誤差控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
1.2 找平
基礎、墻頂局部凸起處,應予修平。局部低凹小于20mm的應使用較砌體高一強度等級的砂漿找平;大于20mm的應使用細石混凝土找平。
1.3 立皮數桿
砌體施工前,應根據磚的平均厚度和規定的水平灰縫的厚度分別制作基礎皮數桿和墻體皮數桿。皮數桿上標明皮數、水平灰縫的厚度、退臺位置、圈梁、防潮層、±0.000標高及門窗、過梁、樓板、樓梯、休息平臺板、擱置樓板的主次梁等豎向位置。皮數桿應牢固設置于內外墻及基礎轉角處、交接處或高低臺階處適當位置,其間距不宜大于1200mm,皮數桿安裝完畢后,應對樓板、梁、門窗洞、樓梯梁等的豎向位置、皮數桿的±0.00及每一層樓面的標高、皮數桿的安裝牢固程度進行復核。
1.4 排磚
基礎砌筑前,應沿長度方向試排磚的塊數和豎向灰縫的寬度,以確定排磚的方法和錯縫的位置。磚墻砌筑前,應根據圖紙尺寸、門窗位置、磚的模數、灰縫的寬度、排磚基本要求應按“退臺壓頂”的原則進行;上下皮磚要求錯縫長度為1/4磚長,在轉角處用“七分頭”調整搭接,“七分頭”應在山墻和檐墻兩處分層交替放置。
1.5 盤角
基礎砌筑前,應根據皮數桿的規定和基礎砌體擴大部分的收退尺寸,分別在墻角及交接處盤角,作為基礎砌筑的標準。墻應在轉角處或交接處盤角,每次盤角不宜超過五層,每層盤角磚的標高,必須與皮數桿相符。
1.6 掛線
厚度一磚及其以下的磚墻單面掛線,厚度一磚以上的墻應雙面掛線。窗臺挑檐等應先砌兩端挑轉,經檢查無誤后,再掛通線砌筑。普通磚隔墻和1/2磚隔墻掛立線砌筑。
1.7 砌筑
應采用滿鋪滿擠的砌筑法,每層磚砌完后,應使用稠度適當的砂漿灌縫,以保證灰縫砂漿的飽滿度。砌筑前磚應提前1-2天澆水濕潤,燒結普通磚、多孔磚含水率為10-15%,常溫施工不得用干磚上墻,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過飽和狀態的磚砌墻,冬季澆水有困難,必須適當增大砂漿稠度。
2 砌磚墻施工工藝
2.1 砌體一般采用一順一丁(滿丁、滿條)、梅花丁或三順一丁砌法,磚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一般外墻第一層磚撂地時,兩山墻排丁磚,前后檐縱墻排條磚,根據彈好的門窗位置線,認真核對廖間墻,垛尺寸,其長度是否符合排磚模數,如不符合模數時,可將門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動,七分頭或丁磚應排在窗口中間,附墻垛或其他不明顯的部位。移動門窗口的位置時應注意暖、衛立管安裝及門裝開啟時不受影響。
2.2 砌筑一磚半墻必須雙面掛線,如果長墻幾個人均使用一個通線,中間應設幾個支線點,小線要拉緊,每層磚都要穿線看平,使水平縫均勻一致,平直通順,砌一磚厚墻時,宜采用外手掛線,可照顧磚墻兩面平整,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礎,砌磚時宜采用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的“三一”砌磚法,即滿鋪,滿擠操作法,砌磚時磚要放平,里手高墻面就張,里手低墻面就要背,磚一定要跟線,“上跟線,下跟棱、左右相鄰要對平”,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一般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應大于12mm。當采用鋪漿法砌筑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750mm,施工期間溫度超過30度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00mm。
2.3 留槎
外墻轉角處應同時砌筑。內外墻交接處必須留斜槎,槎位置應在變形縫或門窗口角處,隔墻與墻或柱不同時砌筑時,可留陽槎加預埋拉結筋。沿墻高按設計要求每50cm預埋6#鋼筋2根,其埋入長度從墻的留槎處算起,一般每邊均不小于50cm,末端應加90度彎鉤,施工洞口也應按以上要求留水平拉結筋,隔墻頂應用立磚斜登砌筑。
2.4 安裝過梁、梁墊時其標高、位置及型號必須準確,坐灰飽滿,如坐灰厚度不超過2cm時,當設計沒有具體要求時,應采用1:2.5的水泥砂漿鋪墊,過梁安裝時兩端支撐點的長度應一致。
3 磚砌體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
3.1 組織施工人員學習應用規范,要保證砌體的施工質量
“規范”中對各個環節的施工方法、水平的控制都有明確要求,而我們的施工隊伍中有些人員并不掌握和明確“規范”。例如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工藝順序不正確,因此在開始施工前應熟悉“規范”中的要領,并準確的應用。
3.2 嚴格控制進場材料的質量
磚的規格,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配制砂漿的各種原材料,水泥等級都必須有合格證,滿足設計要求;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留直插處應加設拉結鋼筋,拉結鋼筋的數量為每120mm墻厚放置1根拉結筋,間距沿墻高不應超過500mm,埋入長度從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小于500mm,末端應有90度彎鉤。
3.3 改進操作工藝
具體在施工中根據不同墻體的要求,配置不同規格的磚塊,采用合適的砌筑方法,使砂漿飽滿度達到規范要求。
3.4 堅持和發揚傳統施工工藝和和經驗
多年來砌體施工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設置皮數桿,隨時吊靠墻體的垂直度和平整度。37cm磚墻兩面掛線,當天攪拌砂漿當天用完,干磚不上墻等。通過多年的實踐證明,這些傳統工藝對于水平灰縫厚度,墻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等指標可以有效的控制,應該繼續采用發揚光大。
4 結束語
砌體結構因其造價經濟,工藝成熟加之構造柱等抗震措施的推廣應用,使其在多層、高層中的填充墻中仍然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但我們應該注意砌體結構應用勞動力多,從業勞動力的工作素質參差不齊,這都給砌體工程的質量控制帶來了難題,這就要求我們做好進場工人的教育和引導工作,從源頭抓起,發現問題馬上進行討論解決,做好質量控制的要點砌體結構,一定能夠更廣泛的應用,更好的為人民群眾的生活生產服務。
參考文獻
[1]史希臣.砌體結構裂縫分析及預防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7):249.
[2]王剛.砌體結構質量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3,(13):210.
[3]劉慧敏.砌體結構的現狀及前景[J].科技風,2012,(1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