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創新推動了建筑業的技術進步。中國建筑業取得重大科技成果達8,500余項,在16個行業類中排名第五,專利授權數平均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長。科技進步為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提供了技術支撐。論文在深入調查我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現狀的基礎上,從安全系統工程的研究觀點出發,對建筑工程施工的危險因素、事故原因、安全預防措施等主要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建筑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對策研究;預防措施
1 我國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形勢情況分析
全國建筑安全生產形勢總體趨向穩定好轉,反映了隨著建筑業規模增大,事故得到一定控制。但三級事故比例有所上升,傷死亡人數仍高居不下,事故類型仍以“五大傷害”為主。2004~2007年間,全國建筑施工事故中,高處墜落、施工坍塌、物體打擊、機具傷害和觸電等事故死亡人數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數的90.05%,其中又以高處墜落事故為主,占46.25%。造成建筑施工安全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思想認識方面,一些地區建設主管部門和一些企業沒有真正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沒有按照要求將安全工作納入發展規劃和重要議程。二是企業管理方面,部分施工企業甚至一些高資質的施工企業,管理方式粗放,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要求,安全投入欠帳嚴重。三是政府監管方面,部分政府主管部門執法不嚴、監管不力,監管能力與日益增大的工程建設規模不相適應,監管效能出現層層衰減問題。四是責任主體安全履責方面,一些建設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對自身應負的安全職責不清,未起到應有的安全管理和監理作用。五是建筑市場環境方面,不合理低價中標、不依法履行建設程序、違法分包、轉包、資質掛靠等現象依然比較普遍。六是建筑業行業勞動者素質方面,我國建筑行業一線作業人員以農民工為主,他們的安全意識比較淡薄、基本操作技能較差。
通過對2004~2007年度全國建筑施工安全形勢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筑安全生產形勢總體趨向穩定好轉,但三級以上重大事故仍然頻發,傷死亡人數高居不下,事故類型仍以“五大傷害”為主。從地區變化情況上看,盡管有的地區事故起數下降但是死亡人數卻增加了。在這些類型當中,施工坍塌和高處墜落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形式,也是造成人員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全面、客觀地分析和研究“五大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特點及事故發生的規律,對于科學地把握建筑工程安全生產形勢,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指導、監督建筑工程安全生產,減少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
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在建筑施工中,高處墜落事故屬于常見多發事故,約占各類事故總數的近60%,是建筑施工傷亡事故“五大傷害”之首。按照《高處作業分級》規定,“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作業處進行的作業”稱為高處作業。根據這一規定,在建筑業中涉及到高處作業的范圍,是相當廣泛的。高處作業可分為三大類:臨邊作業、洞口作業和獨立懸空作業,施工人員從高處作業區域墜落事故簡稱為高處墜落。
分析建筑施工事故,特別是分析建筑施工中常見多發事故,對于建筑施工單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范事故的發生,有著重要的意義。本章結合廣西醫科大學圖書館二期工程等一些典型事故案例,對引發高處墜落、坍塌、物體打擊、機具傷害、觸電等“五大傷害”事故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得出引發建筑施工事故的主要原因:①責任不落實,監管不到位;②安全技術規范在施工中得不到落實;③有章不循,冒險蠻干;④以包代管,安全管理薄弱;⑤一線操作人員安全意識和技能較差。本章的分析對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施工人員防范事故、道章守紀的自覺性,提高施工企業、施工管理人員安全管理的水平具有重要價值;通過對事故的分析,可以深化對事故發生規律的認識,從而能有針對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減少事故發生率,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損失。
3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預防措施
預防和控制建筑施安全事故總體思路是: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和“以人為本”的原則,一方面根據事故發生的規律, 從監督管理角度入手研究建筑安全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另一方面根據建筑施工傷亡事故分析的結果從技術方面入手,研究預防和控制事故的對策。
本章重點從技術和施工管理的角度分別對高處墜落、坍塌、物體打擊、機具傷害、觸電等建筑施工事故防范措施進行了探討與總結,從人(如施工人員、管理人員等)、物(如設備、環境等)兩方面提出了詳盡的預防措施。從總體上看,首先,在建筑事故防范諸多措施中,控制人的行為是最基本的。企業要根據不同層次和對象,采取多種多樣的教育培訓方式,制定相應的教育培訓措施,提高施工者和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素質。對全體從業人員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組織學習安全方面的有關標準及常用知識,強化全體從業人員安全生產的教育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和安全意識,使從業人員增強安全操作和施工水平,提高全體從業人員安全意識,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水平,從根本上解決人的行為的不安全因素,保證生產安全,降低事故的發生。其次,加強建筑施工企業安全保障體系。只有建筑施工企業擁有健全的安全保障體系,才能保證物的安全狀態。安全生產現場管理的目的,是保護施工現場的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強調按規定的標準去管理,逐步建立起自我約束、不斷完善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禁止使用危及安全生產的落后工藝和設備,依靠科技進步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同時,主動加強與規劃、設計、監理等機構的聯系與溝通,及時排除可能出現的每一個隱患,使現場安全防護的各個重點環節和部位都有技術作保障,有效地控制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王耀生.建筑塔式起重機事故原因分析與預防措施[J].廣西大學學報2007(10).
[2]郭豪收,張建設.建筑施工高處墜落傷亡的事故樹安全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19):197-198.
[3]張敬偉.淺議建筑施工企業的事故預防[J].山西建筑,2008,34(16).
[4]李立東,蔣海龍.如何防止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事故[J].科技經濟市場2008(5).
[3]林文劍.建筑施工六大傷害事故致因分析[J].山西建筑,2008,34(18).
作者簡介:崔潔(1979,9-),女,河北邯鄲人,建筑師,研究方向:建筑與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