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來,我國的市場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應地對居住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促使建筑行業發生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于工程項目的整體進度和管理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出現偷工減料等行為,將會給施工過程甚至是后期的使用當中都埋下安全隱患。因此,加強施工管理與質量控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施工管理;質量控制;安全
隨著經濟的發展,在滿足了最基本的“衣、食”的需求之后,老百姓將注意力轉移到了住房上。因此,建筑工程質量日漸成為社會各界所關注的問題。各類由于工程質量不過關而引發的安全事故不斷的刺激著人們的神經。因此,以建筑施工企業為主的各相關單位和部門,都應當對工程質量控制給予足夠的重視,從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1 施工質量管理原則
對于工程項目的施工來說,質量控制的目的在于,確保施工過程中所采取的施工方法、施工技術、監控措施等都符合合同與規范中的質量標準要求。因此,在進行項目施工質量控制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1 始終堅持質量第一
質量第一,用戶至上:一直以來都是市場經濟經營的重要原則。房屋建筑產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具有生產周期長,使用年限長等特點,與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因此,在建筑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應切實貫徹這一原則,從而嚴格控制施工質量。
1.2 做好預防、預控工作
預防為主,強調的是事前管理,從過去的事后檢查把關,轉變為對質量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由對產品的質量檢查,轉變為對工作質量的檢查、對工序質量的檢查,從而有效地從源頭做好工程質量的管理。
1.3 堅持質量標準、嚴格檢查
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評價標準就是質量標準,而具體的數據則是質量控制的基礎與依據。產品質量符合標準要求與否,必須以嚴格的檢查為基礎,并用數據作為其有利支持。
2 我國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合同管理及招投標方面管理秩序混亂
在招標過程中,受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招標往往只是走一個過場,而事實上業主與投標人之間早已私下做好交易,即內定好了人選。在預審階段,對中標資格的施工企業的監察力度不夠,而且人為影響嚴重,串標、圍標等不公平的現象屢屢出現。另外,投標人串通其它施工單位,通過掛靠投標,但由于其本身不具有施工資質等其他問題,而給施工質量埋下隱患。同時,有些投標代理機構嚴重存在著管理不規范、信譽地下等問題,為了使投標資料符合業主的要求,而擅自更改投標材料。
2.2 施工管理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力度
受傳統觀念影響嚴重,許多施工企業的觀念過于保守,而缺乏創新意識,缺乏嘗試新鮮事物的勇氣,認為新技術、新設備對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并沒有太多的意義,只會提高施工成本,而始終沿用傳統的施工方法和管理模式,設備也很少更新,導致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偏低,限制了施工企業的發展。
2.3 沿用事后控制的管理模式
眾所周知,施工管理的事后控制存在很多的弊端,在發現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上具有嚴重的滯后性,而不能及時解決,從而為施工質量和竣工后的安全使用埋下隱患。而在當前,很多施工企業雖然深知這種管理模式的危害性,但為了趕工期,卻未能及時在管理制度上進行改革,不僅影響了企業的發展,而且嚴重危害著建筑物使用者的切身利益。
3 完善施工管理,提高質量控制水平
3.1 規范合同及招投標管理
加大招投標和合同的管理力度,所有流程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規定和標準,確保招投標工作的公平、公正。招投標的過程中,應當首先選擇具有良好的質量和信譽口碑的施工企業進行合作,嚴禁暗箱操作,從根本上杜絕不良現象發生的可能性,防止發生施工事故。對于合同的制定要科學、合理,特別是對于違約、索賠以及存在爭議的部分,在確保合同內容符合實際情況的同時,運用嚴密的語言防止后期出現分歧。要繼續完善資格審查制度和備案制定,使得招投標的程序步入規范化管理。
3.2 做好施工組織,提高施工技術
一般來說,建筑工程項目往往會涉及很多方面,如施工材料、施工工藝、施工人員等。特別是施工人員較多,給施工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鑒于此,施工管理人員應當具備足夠的專業技術知識,并能夠科學、合理的運用管理技能。根據施工合同中的具體要求,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合理安排施工人員。施工設備等。確保在現有的施工環境和施工條件下,實現人力、物力、財力的合理分配,在最大程度上優化每一道施工工序。另外,還需要加大對施工質量的監督力度,從而形成對施工工藝、施工技術等形成良好的控制,保證工程質量,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
3.3 加強對工程質量的控制和管理
為了從整體上提高工程質量,施工企業應當提高對施工現場工程質量的監控意識。具體來說,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施工企業要積極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同時注意質量管理制度的健全與完善,切實實施責任制,將質量管理責任具體到人頭,從而保證一旦出現質量方面的問題,能夠有據可循,而且能夠找到相關負責人。在施工的準備階段,做好質量技術交底工作,將作業指導書發到施工班組,確保施工人員對于施工要求和質量標準了然于心,同時明確各級技術管理人員的權限,確保各級管理人員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
第二,做好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分為事前安排、事中控制、事后檢查等。事前的質量控制指的是施工之前,要從全局上把握施工現場,事中則指的是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工程質量的監控,而事后則指的是工程竣工后,根據相關的施工規范與質量標準,對工程項目進行驗收,做好質量的評定工作。
第三,嚴把施工程序關。嚴格按照施工工藝,進行工程進度和施工工序的控制,可以聘請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監督。這是控制工程質量的關鍵所在,同時施工單位應當加強創新意識,用于嘗試運用新的施工技術和設備,不斷深化改革,從而提高施工質量,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陳文穎,胡鑒,黃雁.淺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J].企業導報,2011,9:78-79.
[2]李麗珠.淺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與質量控制方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222-223.
[3]黃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2:124-125.
[4]歐陽健.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芻議[J].中華民居,2012,3: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