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房價居高不下,并且呈現出上升趨勢。嚴重地影響到百姓的“安居樂業”。稅收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我國政府通過房地產稅收制度的制定,對房地產行業進行價格調整,平衡各方面的經濟利益,促進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同時,促使房地產商與百姓“雙贏”。然而,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尚未達到成熟階段,而房地產稅收體系亦是未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文章結合當前房地產稅收制度及其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探索房地產稅收制度改革。
關鍵詞:房地產稅收制度;稅制改革;房地產市場
近年來,隨著城市規模以及居民數量的不斷擴大,無論是生活用房還是辦公用房的房價都成大幅度上升趨勢,尤其是在一些一線城市,其房價已經嚴重地超出了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為了滿足居民的用房需求,我國政府出臺了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其中,稅收制度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調控手段。
1 當前房地產稅制制度
目前我國實行的房地產稅收制度主要有4類:房屋和土地持有階段的繳稅,如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房地產交易環節的繳稅,如土地增值稅、契稅等;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的納稅,如耕地占用稅、營業稅等;所得稅,主要有企業與個人兩種所得稅。直接將房地產行業作為征稅對象的稅種就有6個,包括它們在內的間接稅種有12個。從2008年開始,國家陸續頒發了多項條例,如“國四條”“、營業稅優惠”“、國十一條”等。面對國內飛速上漲的房價,政府又出臺了多項有關房地產稅收方面的調控政策。2009年末《關于調整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政策的通知》,主要規定了居民對自己的住房進行銷售所征收的稅種,當個人購買非普通住房不足5年就轉手時,需全額繳納營業稅;超過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屋主在轉手時只需繳納基于凈賺差價所征收的營業稅;超過5年的普通住房則不征收營業稅。
2 現行房地產稅收制度對房地產市場的不良影響
2.1 重流通,輕保有
目前,房地產稅制“重流通,輕保有”問題較為嚴重,相對來講,在房地產開發以及流通環節,涉及到的房地產稅收有幾十項,但是,在保有環節,相對較少。房地產稅制定的本意是為了有效地調整居民的貧富差距。然而,在房地產試點主要征收的房產稅是面向增量房,而非存量房。
2.2 存在一定的重復性課稅
目前,在房地產市場中,存在一定數量的稅收重復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地影響到房地產開發商的經營成本,甚至迫使很多開發商不惜鋌而走險,偷稅、逃稅。同時,還會促使很多房地產所有者進行“黑市交易”,導致國家稅收流失,房地產市場混亂。這些問題的出現,受到最大影響的就是消費者,房地產開發商為了確保自身的利益,只能將算盤打在購房者身上,致使其成為房價居高不下的“受害者”,真正地驗證了“羊毛出自羊身上”。
2.3 稅率單一
現行的房地產稅率比較單一,彈性不足。這既不符合我國稅收合理負擔的執行原則,更沒有顧及到各省市之間的經濟差距。從而使得房地產市場在各省市的發展不均衡,市場需求不穩定,更會加大城鄉經濟差距,不利于房地產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3 改進房地產稅收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3.1 結合區域經濟形勢,實現區域差別稅率
鑒于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在進行房地產稅收制度改革時,應充分考慮到區域的經濟差異,在基本政策不變的前提下,適當地對各區域政府給予一定的稅收調整權。以便于各地政府能夠更好地結合當地的房地產市場狀況,做好合理的稅收制度調整,從而更好地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3.2 稅基適當拓寬
通常情況下,房屋稅收主要是對除政用或者軍用之外的所有房屋。而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爭議。所以,可以進行適當的稅基拓寬改革。個人所有的非營業性質房產,可以將其視為“第一居所”,并對其免征所得稅。至于房主的其他房產,則可以采取高稅率征稅制度。這一改革,可以有效地阻止消費者進行房地產投機,維護房地產市場的正常秩序,確保其他消費者的合理利益。另外,對于很多開發商利用出手前不征稅的“漏洞”,進行炒樓,哄抬房價等行為,可以對開發商手中的閑置房屋存儲期限進行限制,對于超期不賣的房源,征收重稅,使其主動補充房地產市場房源。
4 房地產稅制改革對房地產市場的促進作用
4.1 有利于優化地方稅制,增加財政收入
恢復對個人房產進行征稅,有利于改變現行房產稅的重交易而忽略保有環節的稅負現象,進一步施行分稅制,能優化整個稅收制度的結構,規范稅收優惠制度和收費行為。對現行的房產稅制度進行改革,有利于規范稅收分配的關系,減少一些地下交易等違法行為,為地方財政收入提供有利的保障。財產稅在地方政府稅收制度中成為主要支撐,能為當地百姓提供更健全的公共基礎設施服務,進而吸引更多的投資商和人才,促進人、財、物三方的合理流動,進一步增加財政收入,實現良性循環。
4.2 縮小貧富差距,促進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
房地產稅收制度的進一步改革,能打擊一些不法分子借機哄抬房價和投機消費的行為,有利于清除房地產經濟泡沫,給不正常的業內經濟飚速發展降溫,使得房地產投資商更有選擇性的進行理性投資。如多生產民用住宅,少生產需求不多的高檔房,或生產經營性商鋪來出租或販賣,多種模式的經營,能使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更合理、健康。地方政府還應進一步發揮領導作用,積極倡導商家參與廉租房、安居工程等建設,關懷弱勢群體。目前我國的基尼系數是4.9,超國際警戒線,這說明貧富差距越拉越大,不利于社會穩定。本著先富帶動后富的原則,可以讓富人多繳稅,政府將征來的稅費更多的用于支援邊遠貧困地區。鼓勵發達地區到經濟不發達地區投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帶動大家共同致富,縮小貧富差距。
5 結束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其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亦顯得非常重要。同時,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對百姓的安居樂業也是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房地產稅收制度一直都是調節房地產市場的重要手段,其制定的根本目的就是調節居民的貧富差距,實現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對房地產稅收制度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重點探索當前的房地產稅收制度改革,以及其對房地產市場的主要影響。
參考文獻
[1]王建新.國際房地產稅收對我國的借鑒和政策建議[J].中國農業會計,2011(3).
[2]王建新.論國際房地產稅收對我國的借鑒和政策建議[J].中國總會計師,2011(2).
[3]蓋兵.淺談目前房地產稅收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房地產業,2011(3).
[4]曹映平.房地產稅收制度與土地出讓金制度改革匹配問題探析[J].中國資產評估,2011(6).
[5]程瑤.房地產稅收政策調控效果實證研究-基于江蘇省的調研數據[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2(2).
[6]Lang K,Jian T L. Property taxes and property values; evidence from proposi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2004.
[7] Barry R Weingast,Donald A. Witt ma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Economy.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