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質量是社會與經濟進步的戰略性問題,這就對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做好質量技術監督工作,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市場經濟;質量技術;監督管理
前言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漸深入,我國的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管理水平亟待完善,對此,必須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如何開展。
1 市場經濟特征與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的特征分析
在市場資源配置中,市場經濟是基礎性的功能經濟,在當前的環境中其主要呈現出以下幾點特征:
1.1 經濟關系市場化
近年來,市場經濟體質改革日益深入,建立了以市場調節為中心的活動形式,在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始終堅持公有制的基礎,但其形式多樣,除了常見的國有經濟與集體經濟外,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成分與集體成分也屬于重要組成部分。而私營經濟與外資經濟和個體經濟共同構成了非公有制經濟。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共同構成了社會注意市場經濟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1.2 企業行為過于自主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的自主權利較大,自負盈虧、自主經營,實現了高度的自主,自覺面向市場環境,展開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實現自主化是以政府職能轉變為基礎的。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職能被分割開來,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兩大類:
第一,在企業內部執行標準化,計量化、只量化的管理模式;第二,對計量器的檢定周期與方式不具備強制性。改善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要不斷的建立并完善企業的質量監督工作,質量不合格的產品嚴禁出場,擴大影響范圍。
1.3 宏觀調控的間接化
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部門沒有直接參與到企業的生產與經營活動中,而是通過指導性計劃和制定產業政策等方式進行間接的調控,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的規范化。
在宏觀調控間接化的指導下,質量技術監督要培育和發展相關的服務市場,完善質量驗收與計量校準的市場。從職責范圍來說,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主要是對中介組織的資格認定與相關行業的人員資格管理,并不是直接興辦中介組織。在《產品質量法》中有明文規定:“從事產品質量檢驗、認證的社會中介機構要依法設立,不得與行政機關和其他國家機關存在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利益關系。”
要想實現產量質量檢驗的市場化,為企業服務,強化委托檢驗工作。對于那些檢測能力不過關的企業必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管理,促進其檢測水平的提高。
1.4 經營管理的法制化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企業的經營活動必須要在相關的、合理范圍內進行,行政管理部門必須要依照有關法律嚴格執行,依法開展行政工作,完善市場秩序。要采取堵源截流、跟蹤監控、打防結合的方式來解決假冒偽劣商品的問題。
2 市場經濟體制技術監督工作的重點及措施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質量技術監督的工作重點也做出一定的調整,主要針對市場規范、打擊假冒偽劣商品,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改善購物環境。
2.1 推進小康社會的進步,從源頭抓質量
一直以來,質量技術監督工作都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做出了關于“質監系統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關于職能調整的決策上來,集中精力從源頭抓產品質量,把好產品質量市場準入關”的精神,質檢總局也發出了通過,要求從源頭控制好質量,提高工作的效率。
首先,重點突出,取信于民。對于本地生產、加工、制作假冒偽劣商品的企業進行嚴厲的打擊,突出食品、農資、建材等性質惡劣的產品質量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對區域性的制假收假問題,及時組織聯合行動,解決假冒偽劣的痼疾,用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其次,改變方法,體制創新。第一,將打假責任制落實到人,在地方政府落實“打假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制,劃分多個行政轄區,逐級分配打假任務,層層負責,明察暗訪結合。第二,一旦發現假冒偽劣產品要盡快打擊,及早控制,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創新垂直管理體制下的執法監督機制,強化層級監督與督辦,加大重大案件的查處力度。第三,強化聯合執法、協調辦案,充分發揮本地政府打假的能力,與其他部門互相配合,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是強化質檢體系,完善黑名單制度,發揮信用在遏制假冒偽劣違法行為中的懲戒作用。
最后,全面履職,綜合治理。根據國務院職能的確定,在法律法規的授權范圍內,對生產領域的國家產品進行質量檢查,認證認可,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等,強化監督力度,全面履行工作職責,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工作,促進執法工作效率的提高。
2.2 優化市場環境,加大打假治劣的力度
2.2.1 專項整治工作要突出
第一,全面監管非食品原料生產企業;第二,整治假冒偽劣的農資,對農民反映強烈的農藥、化肥要加大整治力度,對非法銷售、生產毒鼠強等藥物的違法行為要嚴懲不貸;第三,整治“地條鋼”,強化黑名單的有效監管,嚴禁反彈,從源頭控制“地條鋼”的生產質量;第四,整治“黑心棉”問題,對重點區域及場所進行執法檢查,強化反彈問題的管理;第五,整治加油站問題,強化加油機安檢的合格率與計量檢定率;最后是燃氣充裝站專項整治,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2.2.2 建立健全打假長效機制
首先是建立并完善責任制及重要案件,對存在的質量問題強化管理;其次是完善預警監控機制,對存在的問題嚴打嚴管;再次是反映機制的建立與完善,要堅持值班報告制度,確保信息的暢通,與執法力量共同作用,促進辦事效率的提高;四是打假舉報獎勵制度的落實,獎懲分明;最后是加快誠信體系建設的腳步,形成懲戒機制。
2.3 扶優扶強,提高競爭力
名牌戰略措施是符合我國當前質檢部門發展規律的,要根據情況制定本地名牌發展計劃,做好本地名牌企業,發揮技術優勢,指導企業進行自主開發知識產權,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
2.4 做好基礎,調整產業與技術
首先是標準化工作的宏觀管理,推動企業采用國際與國內外先進標準,使企業技術與管理水平迅速改善,推進服務質量的提高,進而促進城市服務質量水平的改善。
其次,強化計量監督工作,重點突出,集中力量進行合格率的檢查,完善計量檢測體系,強化計量檢定監督管理工作;積極引導定量包裝產品生產開展“C”標志計量確認工作。
再次是推進農產品、食品等產品認證和自愿產品認證,規范市場,按照國際規則進行質量技術監督。
最后是建立長效動態管理機制,保證設備的運行安全。落實責任制度,提高設備的運行安全,堅持不懈抓好土鍋爐、土壓力容器、土起重機械的專項整治,堵住源頭,消除隱患。
2.5 建立以人為本的質量技術監督隊伍
其實從根本上來說,質量技術監督是服務的工作,一名合格的質量技術監督人員必須要依法進行取證,完善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同時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擴大辦案的效率。這就要求完善質量技術監督隊伍的建設,提高其綜合素質,從根本上提高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的質量。
3 結束語
作為新時期的質量技術監督人員,必須要善于從自身做起,結合具體的情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益完善的今天,要了解相關的政策,熟悉有關法規,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我國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邱麗麗,王姣雁.質量監督把好北京食品安全關-訪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姚娉[J].中國食品,2010(18).
[2]趙景芳.談談質量技術監督工作面臨的新形勢[J].城市技術監督,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