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鴻祎樹敵無數,他時刻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并養足精神隨時應對“敵人”的挑戰或者攻擊“敵人”,而他最為主要的“敵人”就是互聯網世界中的各路大佬。周鴻祎說,“別人向我吐口水,我也會把口水吐回去。在大佬壟斷互聯網的時代,我要生存下來,不得不進行一些口水戰。”
我是好斗的“令狐沖”
無論是廣大網民還是互聯網行業人士的眼中,周鴻祎都是一個好斗的人。6月6日下午,按照先前的約定,記者在北京望京地區奇虎360總部周鴻祎的辦公室里見到了他。
周鴻祎自己并不承認這一點。“我并不比別人更加好斗,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不過他也表示,他的個性就是喜歡競爭和爭風,不怕挑戰。對于這些年的爭斗和口水戰,他說,“競爭對手就是磨刀石,在和他們的較量中我已把自己磨得更加鋒利。”
“別人向我吐口水,我也會把口水吐回去。在大佬壟斷互聯網的時代,我要生存下來,不得不進行一些口水戰。”
因為周鴻祎好斗的個性,近些年,已經很少有人愿意向周鴻祎挑戰了,一些互聯網大佬更是盡力避免和周鴻祎進行口水戰,在他們看來,這正是周鴻祎利用他們的圈套。只要他們不接周鴻祎的招兒,周鴻祎再好斗、再有鋒芒,他的出拳也常常只能打到棉花上了。
但如果你是互聯網中的大佬或者新貴,免戰的選擇有時也不能避免周鴻祎的襲擊。根據很多互聯網人士的觀察,周鴻祎常常會主動出擊,他的信條就是不斷給自己找競爭對手,然后再想辦法“干掉”他。
周鴻祎倒是很會保護自己,這些年,他用語言和行動,把自己武裝得就像一個極不安分的刺猬,無論是誰正面和他近距離交鋒,重則被他扎得鮮血直流,輕的也會疼痛不已。而他自己卻常常是毫發無損,360有時甚至還會乘機風光一陣子。
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周鴻祎已經把這種不太讓人舒服的手段,當成了自己競爭的策略和法寶,他在口水仗和互聯網硝煙中為自己賺取人氣和競爭資本,也把自己和360變得更為強大。
周鴻祎并不避諱他的這些手段,“我就是要做互聯網行業的鯰魚,要一直充當一個攪局者的角色”。周鴻祎比較喜歡金庸的武俠小說,他說如今的互聯網就像金庸筆下的江湖,各大山頭已經被一些行業巨頭瓜分完畢,這些巨頭逐步形成壟斷,但是這樣的局面并不利于武林的發展,直到有攪局者出現導致武林重新洗牌為止,在互聯網江湖中,他就是攪局者的角色。
而在武林角色中,周鴻祎比較欣賞張無忌和令狐沖,尤其喜歡令狐沖。在金庸的筆下,令狐沖并不想成為武林盟主,但是他作為一個攪局者擾動整個武林,而后又不由自主地被推舉到了武林盟主的位置,但他最后還是選擇了歸隱。
值得玩味的是,他對記者表示,要是他真的像令狐沖那樣最后不由自主地成了武林盟主,那他就要像令狐沖那樣改變武林中的一些游戲規則。
“在互聯網行業中,能夠改變現有游戲規則的,只有不斷創新。”周鴻祎說。
我的胃口與眾不同
長期以來,周鴻祎都比較樂意與各路媒體記者打交道,在他看來,這也是他表達自己觀點和想法的一種渠道。作為一個精明的生意人,他會抓住各種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很多時候,他甚至會主動給來訪者遞上自己的名片。他的名片上也都印著自己的手機號碼,這與很多商界大佬總是只在名片上印著公司的通用電話具有完全不同的風格。
周鴻祎也常常樂意在電話中接受記者的采訪,有的時候,他也愛玩失蹤,他的手機不是長期處于關機狀態就是無人接聽,只是這種時間段一般都是在他和對手或者“敵人”打口水仗最為激烈并且局面對自己尤為不利的時候。
周鴻祎是個音響發燒友,他在與自己辦公室相連的一個70余平方米的房間布置了兩臺進口的、一人多高的超級音響,這兩臺音響多少錢,記者并沒有從他嘴里得到準確的答案。一個流傳比較廣的說法是,為布置他的音響室,包括音響設備和其他附屬設備,他總共花了300多萬人民幣。
在疲勞、偶爾閑暇或者與“敵人”爭斗得心力憔悴的時候,周鴻祎就會把自己關在這個奢侈的空間,在音樂中放松或者尋找慰藉。
周鴻祎并不像其他很多企業家一樣會打高爾夫,雖然前些年學過幾次,但是還沒有學會就放棄了。他說他實際上是個比較宅的人,也不太善于交際,因此高爾夫交際他并不“感冒”。
攀巖和射擊是周鴻祎最為喜歡的兩個體育項目。攀巖體現了他不服輸的性格,這正如同他的人生軌跡,一直在不停地向上攀登。為此,在望京地區的這座他最新購買的辦公大樓內,他甚至專門設置了攀巖的活動場所。周鴻祎也十分喜歡子彈從槍口射出并擊中目標的感覺,這種精確打擊和他這些年在互聯網江湖中的攻擊戰也十分類似,精確、招招斃命。
“我的胃口和其他很多人都不太一樣。”周鴻祎說。
我就是互聯網一“屌絲”
盡管身為互聯網精英人士,但是只要有機會,周鴻祎還是喜歡傳統方式的閱讀。
“在骨子里,我還是一個很傳統的人,我喜歡翻開書本閱讀的感覺。”周鴻祎說互聯網是一種速食文化,上面資訊眾多,但資訊并不等于知識和智慧,信息并不一定就是有價值的。
因為工作的關系,商業性書籍依舊是周鴻祎的主打,但是有時候他也愿意看一些個人的傳記,也正是通過這種不停的閱讀,周鴻祎一方面讓自己不斷獲得應對競爭對手的智慧,一方面也讓自己內心變得更加強大。
這些年,周鴻祎樹敵無數,他時刻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并養足精神隨時應對“敵人”的挑戰或者攻擊“敵人”,而他最為主要的“敵人”就是互聯網世界中的各路大佬。
與其他一些互聯網大佬不同的是,周鴻祎并沒有留學背景。他說他不是海歸,他的父母也都是普通的工程師,自己并不像一些“高富帥”那樣具有顯赫的家世,在上中學時,就讀的也只是普通中學,“我不是從重點高中出來的”,很多次談及自己的經歷時,他總愛給出注解。
2011年3月30日,在美國上市的奇虎360登陸紐約交易所開始交易,周鴻祎的身價超過5億美元,成功進入大富豪的行列,但是這兩年來周鴻祎更愿意標榜自己的草根出身,他說自己更像互聯網世界的一“屌絲”,他和互聯網世界的“高富帥”戰斗,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才一步步變成了“白富美”。
成為“白富美”也沒有改變社會公眾對周鴻祎的一些固有印象,“流氓軟件教父”“互聯網惡棍”“戰神”“偽君子”“梟雄”“奸雄”等等標簽,都被貼到了周鴻祎的身上。
對于外界的這些稱呼,周鴻祎倒是比較坦然,嘴長在別人身上,他也沒有辦法堵住別人的嘴。
不過,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并不想刻意掩飾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性格,在任何時候他都希望能夠給公眾呈現真實的自己。
“這就是我的風格,在發達成功以后我不會刻意洗白自己,假裝忘記自己從前不怎么光彩的歷史,并給自己戴上一副光鮮亮麗的面具,拉開和普通大眾的距離,同時也讓別人看不清自己。”
周鴻祎并不認為自己是個獨特的另類,他說只是在中國這種尊崇一元傳統價值觀的國度,很多人不適應他的風格而已。
流氓軟件之父:我認
因為發家史上的一些污點,這些年來很多人在和周鴻祎論戰的時候總愛翻出他的一些陳年舊賬。
只要上網歷史稍長一些的網民,都會對我國前些年泛濫的流氓軟件記憶猶新:強行安裝,不能卸載,肆意彈窗而且無法關閉,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往瀏覽地址中植入很多涉及黃賭毒的地址列表……
打開這個潘多拉魔盒的,就是周鴻祎。1998年,28歲的周鴻祎創辦了3721,提供中文上網服務,用戶直接在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中文名字,就能直達公司網站。當時,搜索引擎尚未完全普及,3721確實為網友帶來了方便。
那時3721的對手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快速崛起的搜索引擎服務商百度,另一個是主打通用網址服務的CNNIC。如何壓住他們的勢頭?周鴻祎思考的結果就是瀏覽器地址插件。當用戶打開某個網頁或安裝某軟件時,3721插件會通過捆綁安裝等各種手段強行安裝進入用戶電腦,甚至專業人士都無法將其完全卸載。
同時,周鴻祎還與許多個人網站合作,彈出3721的窗口廣告,有些窗口還無法關閉。當時,有用戶被迫安上3721上網助手后,瀏覽器地址欄被無告知地植入20多項URL(網頁地址)列表,而且大量的內容都與黃賭毒有關。
在3721之后,與它競爭的百度搜霸等同類插件迫于壓力,很快也開始采取同樣的做法。沒過多久,以3721為首的流氓軟件間的戰爭升級,它們以用戶電腦為戰場進行無底線斗毆:不僅強行進入用戶電腦,而且人為設置技術障礙,一邊積極刪除競爭對手,一邊讓自身牢牢盤踞不被刪除,用戶的利益早就被拋到了九霄云外。
在流氓軟件之戰中,周鴻祎是最大的贏家。2003年,在全國網民不超過8630萬的情況下,周鴻祎號稱3721的裝機量超過7000萬臺,3721用流氓手段幾乎插入所有中國網民的電腦。而另一個數據是,當時每天使用3721網絡實名及其地址欄搜索的用戶是3000萬,相比7000萬的裝機量,這意味著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用戶電腦 “被安裝”了3721,而根本不想使用,卻不知該如何才能卸載。在另一個方面,周鴻祎通過3721的流氓軟件獲得了上億元的收入。
但從此,周鴻祎也背上了“流氓軟件之父”的名聲。“是我干的事情我認賬,人年輕都有犯過錯誤的時候。”周鴻祎說。
我要“干掉”所有流氓軟件
然而很多人不會想到的是,數年以后,周鴻祎居然搖身一變,走到流氓軟件的對立面,成了互聯網安全的捍衛者。
2003年底,周鴻祎意識到3721的口碑極差,再發展空間已經不大。于是2004年1月,3721被以1.2億美元賣給雅虎,而周鴻祎本人也由此進入雅虎中國成為其中國區總裁。2005年8月任職期滿。1個月后,周鴻祎創辦了奇虎360,此時他已經一身正義感出現在了廣大網友的面前,他親手創造的3721居然成了他要剿滅的對象。
當然,周鴻祎“干掉”的并不只是3721,他的目標是所有的木馬和流氓軟件。之所以這樣做,周鴻祎認為自己有著充分的理由。
“我不希望這些做流氓軟件的人都得了利益,最后把屎盆子扣到我頭上。我就是要做一個反流氓軟件的工具,把不管是誰做的流氓軟件都消滅掉。”于是,360安全衛士出來了。
但不久之后,很多人發現,360安全衛士依舊攜帶著3721的余毒,有人甚至認為360只不過是原來的3721換了一副馬甲而已。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業界的很多人將周鴻祎稱之為“偽君子”。與周鴻祎反目的阿里巴巴掌門人馬云甚至發誓讓旗下所有公司都不再與周鴻祎合作。
其實,這些年來,騰訊掌門人馬化騰、百度掌門人李彥宏等業界大佬也都和周鴻祎成了網絡世界的“仇人”,他們彼此攻伐,不時就讓整個互聯網江湖硝煙彌漫。
但是周鴻祎對此一點都不在乎,他有著自己的邏輯,“他們都是財大氣粗的業界大佬,而我只是一個有為青年,互聯網憑什么只能是他們制定游戲規則和說了算?”
周鴻祎也對記者坦承,前些年3721流氓軟件的開發給了他很大的教訓,這些年他正是正視自己的錯誤;吸取經驗和教訓,才決定將3721等所有的流氓軟件都予以消滅。
一些互聯網分析人士認為,在利益面前,周鴻祎并不是一個十分有道德心的人,但是他卻有著發達的商業智慧和頭腦;這些年,他通過先制造流氓軟件后打壓流氓軟件的伎倆,收獲了大量金錢,而后又搖身一變成為用戶的保護者;不管他給自己的行為唱了多高的調子,這并不是他的道德心使然,利益依舊是他思考的首要準則。通過這樣的手段,他也為自己的互聯網征戰儲備了比較雄厚的資本。
周鴻祎并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奸雄。“像我這樣常常喜形于色、城府不深的人,怎么能夠成為奸雄呢?”他也否認自己是一個梟雄,說自己倒是更愿意做一個英雄。
“不管別人怎么看!我就要做真實的自己,而英雄也基本上都是有缺點的。”周鴻祎說。
我反對的是互聯網“高富帥”壟斷
這些年,對于360安全衛士、360瀏覽器等一些360系列的產品,很多網民常常是安裝了卸載,過一陣子再安裝,再卸載,接著又安裝……他們一邊罵著周鴻祎和360,一邊在安裝和卸載的來回折騰中使用。
對于這樣的現象,周鴻祎卻顯得比較淡然,“很多人就是在不斷的折騰中認識和了解了我們”,不過周鴻祎也表示,目前360也還存在著一些缺點和不足,不過他承諾,一切都會在應用中不斷改進。
盡管樹敵無數,在業界的口碑也很差,但是周鴻祎絲毫不掩飾他在互聯網中的雄心,他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將360打造成中國乃至世界最大、實力最強的網絡安全維護企業,不過很多人反映這些年周鴻祎和360又開始露出霸道的一面。
一些業界人士說,任何妄圖挑戰360壟斷或者它認為對其有威脅的新生事物,必然遭到被貼上“不安全”的標簽,這明顯就是壟斷和霸權的行徑。不過,周鴻祎依然堅持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屌絲”,他現在所扛的是反對互聯網“高富帥”們壟斷的大旗,“打土豪分田地”依舊是他和360的主要任務。
“歷史始終只是成王敗寇史,我現在的樣子也是一些大佬們刻意抹黑的結果。”周鴻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