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2013年在個人應用領域影響最大的互聯網產品,云存儲當之無愧。相信很多人對今年夏天的存儲空間大戰記憶猶新:金山快盤、360云盤、百度云、騰訊微云等個人云存儲產品一再突破免費存儲容量上限,從100G到1T、10T,最終將其變成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數字(理論上提供無限免費容量)。事后,IDC將此役看作是互聯網領域新的“圈地運動”,互聯網大佬們借此機會試圖搶占SaaS和云存儲市場的高地。
目前,國內外主流的個人云存儲產品包括百度云、微云、360云盤、金山快盤、酷盤、華為網盤、DropBox、Box、SkyDrive、SugarSync、Google Drive等等,這些產品功能各有側重,涵蓋個人的辦公、學習、娛樂、社交等多個方面,豐富的免費功能吸引人們爭先投入“云”海。艾瑞曾預測2013年中國個人云存儲用戶規模為2.23億,但目前國內幾個主流產品的用戶總數早已超過這個數字。從公開的數據看,百度云、微云、360云盤的用戶數均已過億,金山快盤個人版用戶超過8000萬,酷盤在被阿里巴巴收購時透露的用戶數也達到1500萬。
顧名思義,個人云存儲是前端面向個人用戶的公有云服務,它的流行依賴以下幾個條件:首先是云計算架構的成熟,云服務商能夠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經濟的云存儲SaaS服務;其次是網絡帶寬的增加和網絡資費的降低,以此為基礎,云存儲服務不僅能夠提供良好的體驗,還擁有極低的使用成本;第三是多終端與移動互聯網普及帶來的數據分享、協作等方面的需求,使得人們對云存儲產生直接的依賴。
除了上述具有行業共性的三個因素,國內個人云存儲產品所特有的“海量免費空間”進一步促進云存儲的快速發展。國內產品動輒上T的免費存儲容量,超過一般人的電腦硬盤容量,其可靠性和易用性可比肩大容量移動硬盤,用作數據備份或數據分享都非常方便,因而吸引了不少數據大戶的青睞。更有甚者,將云存儲和本地存儲的角色互換,把云存儲作為主要的數據存儲途徑。
云存儲的可靠性源自其分布式存儲的架構,所以云服務商對數據的容災備份能力相比個人要高出許多,數據存放在云端能夠將丟失、損壞的風險降到最低。對生活在數字時代的人來說,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靠性也是云存儲受到用戶青睞的原因之一。
當然,云存儲不是沒有風險——信息安全一直是云計算不可回避的痛點。云存儲服務也會因自身存在漏洞而威脅到數據信息安全,這樣的情形已經在某些產品身上出現。目睹了層出不窮的信息泄露事件,大部分用戶已經了解了云計算的利與弊。安全問題最終需要云存儲服務商和用戶的共同努力,云存儲服務商要努力提高自身架構安全性,以及對技術漏洞作出快速響應,同時用戶也應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人們往往更多地關注產品而忽略了人這個最大的安全因素。個人用戶在數據管理上不存在合規性約束,只能靠自身的良好習慣來保障信息安全,盡量做到敏感數據不放在云端,必要時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
服務期限是困擾用戶的另一個問題,尤其在國內云存儲產品的免費政策下,服務商能否找到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來實現健康發展,關系用戶的切身利益。遺憾的是,永久免費不等于永久服務,國內第一批個人云存儲服務盛大網盤EverBox已經宣布停止服務。而且一款產品一定有一個生命周期,承諾的永久服務能有幾分可信度呢?相信大家還在為中國雅虎“終身郵箱”的關閉而感到唏噓吧?
目前看來,云存儲服務尚不完美,但它依然代表了發展方向。云存儲服務缺點并不影響個人云存儲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人們的得力工具,并改變人們的習慣。過去,在線存儲與本地存儲之間并未建立同步,人們更多地利用在線存儲來分享數據。以DropBox為代表的同步服務出現之后,不同終端數據能夠實時同步,使用體驗大幅提升。云與端的同步也讓數據分享變得更容易,“云”的精髓得到真正的體現。今天,我們已經無需再去區分存儲的位置和存儲的介質,在網絡通暢的情況下,云與端已經可以無縫地形成一個整體。
在個人云存儲產品的發展過程中,國外的DropBox為市場培育立下汗馬功勞。DropBox采用基礎免費+高級服務收費的Freemium模式,讓每個人都能夠使用云存儲服務。DropBox的出現,給了人們拋棄U盤、移動硬盤等便攜存儲設備的理由,也省去了那封發給自己的郵件。(過去很多人利用電子郵件附件功能變相實現“云存儲”。)
個人云存儲產品發展至今,在核心存儲、同步功能上已無差異,不過很多服務商發揮了自身固有的優勢,集成不同的風格,以不同的方向去改變著人們的習慣。
云存儲服務讓人們的辦公變得更加輕松,代表產品有Google Drive、SkyDrive和國內的金山快盤。其中,Google Drive與Google Docs實現了深度整合,用戶能夠方便地創建工作文檔,而且能很方便地進行協作。利用Google Drive,團隊成員可以共同實時地處理文檔、電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社交功能的集成還方便了團隊成員的溝通。我們知道,平臺兼容性是衡量一個云存儲產品的重要指標,Google Drive能夠在保證文件安全的同時支持任何設備的訪問,覆蓋平臺包含了Mac、Windows、Android以及iOS。
在國內的網絡環境下,微軟的SkyDrive相比Google Drive要穩定一些。SkyDrive 不僅能夠和免費的 Office Web Apps 配合使用,同時也適合桌面版Office,能夠提供比Google系產品更強大的辦公能力。國內的金山快盤穩定性更強、速度最快,只是相比兩位國際選手,在協作辦公方面的功能略顯單薄。
個人云存儲的另一類代表是百度云。首先在存儲方面,百度云的網盤不僅包含同步功能,也有傳統的單向備份,2T的免費空間完全可以作為個人的數據備份基地。舉個例子,一般數碼攝影愛好者每周產生的數據都在G級以上,這些照片文件放在云端能夠節省很大的本地存儲資源。其次,圍繞云存儲這一核心功能,百度云還集成社交和移動應用,通過個人主頁聚合用戶興趣資源(包含相冊、個人分享內容),形成封閉的個人網絡生活空間,增強用戶黏性。在移動方面,百度云可以將手機的通訊錄、短信、記事本等內容進行同步,作為重要信息的備份平臺。百度云還是一個開放平臺,可以接入第三方應用來完成生態系統的建立。
另外,百度云還擁有目前流行的離線下載、視頻在線播放以及在線解壓縮功能,取代了過去在本地進行的下載、播放視頻和解壓縮操作,此時“云”的功能雖說仍然以云存儲為基礎,但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存儲的系統了,這恰恰是個人云未來的發展趨勢。從這個意義上說,個人云存儲將對人們的互聯網生活帶來顛覆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