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學一男性研究生因“性窒息”死亡,在性學家方剛看來,性根本不存在變態。性本來就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評價性的選擇應該看這種行為有沒有傷害到別人、侵犯別人的人權。
最近網絡里的一個熱點話題是,南昌航空大學男性研究生死亡案,發現尸體時他戴著胸罩、身著女性黑絲襪與白色高跟鞋,法醫初步判斷為“性窒息”死亡,屬意外死亡。
消息一經報道后,有網友驚呼頭一次聽說,這個真相太令人震驚了,稱其為“性變態”行為;也有網友覺得“性窒息”純屬他自己個人所為,是死者男扮女裝玩自虐SM獲取性滿足時的意外死亡,不可以歧視他們的選擇。
“性窒息”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性心理行為呢?對于相關類似的性喜好,它們產生的心理根源又是什么呢?
“性窒息”自慰者不是“性變態”
“性窒息”的死亡在國內外都并非罕見,多半由于采用的措施不當造成窒息死亡。“性窒息”或稱“窒息性自慰”,多發生于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的青年男性,年齡多在18~35歲之間。他們大多選擇塑料袋套頭、絲襪套頭、繩索勒頸或縊頸的方法,多在偏僻、隱蔽的場所以一種奇異而主動的窒息方式引起缺氧,從而刺激其性欲并達到性高潮。
性窒息者由此獲得超乎尋常的性快感,可以說,他們采取的方式性質如同“自慰”。中國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指出,“性窒息”屬于極少數性人群傾向,他們選擇達到性快感的方式不同于他人,不能稱他們為“性變態”,只能說有些人獲取性快感的方式與眾不同。一般來說男性自慰的比率比女性高,并不是說所有自慰的人都變態了。
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理事、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會副會長馬小年告訴記者,“性窒息現在基本上認為屬于性多元的一種表現,因為他不傷害別人,沒有道義上、法律上的問題。”
在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方剛教授看來,性根本就不存在變態,他說,“性本來就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評價性的選擇應該看這種行為有沒有傷害到別人、侵犯別人的人權。如果沒有侵犯別人的權益,都是可以理解的。”
社會學有一個理論,叫“標簽理論”。多數人給非主流者在所認識的性觀念上,貼上一個“變態”的標簽,會進一步加重社會對其的偏見與歧視。而被貼上了標簽的一方,同時也會被觀念內化了,戴著這個標簽便覺得自己“變態”、“有病”,覺得自己需要去看心理醫生了。
“變態”的標簽造就了一些人的心理問題,而性選擇本身不會帶來心理問題。方剛介紹,“性的多元選擇者本來是沒有病的,本來是可以很快樂地接受自己的性方式選擇的,但卻被這個標簽害了,是這個標簽把他們弄得心神不寧、自我否定,而不是他們的性選擇本身”。
異裝傾向是“第三種性別”
除此之外,有些人愛穿異性服裝來達到性滿足,他們的性心理又是怎樣的呢?“性學里講異裝癖好,本身‘癖’字也是有歧義的,應該稱為異裝傾向或是異裝癥,有些人穿異性的服裝就能得到快感”,李銀河說。
對此問題,方剛也有相同的看法,“異性裝扮者是一種性別選擇,它已經被聯合國多個文件認可,好多國家(澳大利亞、尼泊爾、新西蘭、印度)都已經把它增加為第三種性別。這些需要被認可性別的人,包括想穿異性服裝的人、包括想變性的人。其實想穿異性服裝的人,就如同扎耳朵眼兒的男人、穿西服的女人,我們也不能說,有不一樣性選擇的人就是‘變態’”。
“異裝癥沒有什么特殊可譴責的地方,過去屬于‘性偏好障礙’范疇,今年即將公布的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學手冊第五版(DSM-Ⅴ)里,已經把大多數性偏好問題排除在性心理障礙之外,也就是說,相當于認可他們的客觀存在,把它排除在精神疾病之外,相當于二十五年前把同性戀問題列在性心理障礙之外的形勢,就是不再處理這個問題了”。馬小年介紹。
露陰癖屬于性犯罪
雖然性選擇可以多樣,但并非所有的性喜好都是可以包容的。比如說像戀童癖(pedophilia)、窺陰癖(voyeurism)等等,它們雖然也是一個人“本身的生理需要”,但是會“損害他人的身心健康”,甚至會“干擾社會秩序”,這些才是性心理本身的問題,還是法律問題。
“在整個主流社會價值觀對公眾影響的基礎上,我們應該顛覆以往關于性狹隘的知識,我們只需要用一個標準來界定,即“有無侵犯到別人的人權”,方剛介紹。
提到“露陰癖”的不同,方剛說,“它不同于性窒息性自慰,它屬于性犯罪,是以性的方式侵犯別人的犯罪,可以通過心理咨詢來幫助改變。從法律角度上來看,它應該和“強奸、性騷擾”歸于一類。它不是單純性的性心理問題,它是很多心理問題的綜合,比如高度的自卑、和異性交往能力很差,通過這種露陰的行為來達到內心的滿足等等。我們的目標不是針對“性”,而是針對心理的問題,仍然不能簡單地稱為是“性變態”。
對此,李銀河也告訴記者,“露陰和窺陰癖好,他們使別人受到驚嚇,都侵犯到他人的權益”。“露陰癖”是強迫對方看,這些人也不能純粹按強奸犯處置,因為強奸犯是針對他人的性暴力,不存在某些心理機制。露陰癖好有一定的形成原因,表面上看是性的現象,實際上可能是遇到了一些其他心理問題,比如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影響,同時在懲罰他們的時候需要有心理輔導,來幫助改變他們的行為。
此次“性窒息”事件給人們敲響了警鐘,雖然它本身不屬于性心理障礙問題,但是防范侵害自身以及侵害他人的性知識,應該得到足夠的認識。
“在性教育工作上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應該想到,比如有關‘性犯罪、性騷擾’的問題提前預警給未成年人,在青春期的教育中,孩子們才知道識別具有‘戀童癥’的人或是當被侵犯時如何保護自己,這些是很有必要的”,馬小年說。■
性窒息的快感是怎么得來的?
神經生理學家推測這種快感是大腦細胞死亡時發生谷氨酸連鎖的一個副作用,從基本原理上說,大概是這樣的:缺氧→大腦細胞快速死亡→谷氨酸洪水般釋放→為阻止過多谷氨酸對其它大腦細胞的破壞→大腦釋放受體阻斷劑→以防止細胞間突觸間隙對谷氨酸的攝取→正是這些阻斷劑帶來欣快的感受,也有人分析欣快感的出現與腦下垂體內啡肽的釋放有關。
性安全:
性的前提是“安全、自主和有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性窒息行為非常危險,需要當事人在實施過程中小心謹慎。通常,在缺氧的狀態下,人體各種活動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均減弱,高潮過后隨即陷入虛脫無力的狀態,甚至出現昏迷和意識障礙。在窒息行為沒有過當,解脫措施正常的情況下,當事人在高潮過后能夠及時醒來,并終止窒息行為。然而一旦行為過當,如繩套過緊、繩結打死等,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解脫措施失靈,就很容易引起窒息死亡。
“因此要學會自我保護,就如同強調其他的安全教育是一樣的,比如過馬路要安全,異性戀做愛也要安全,不要傳染性病、艾滋病。讓人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這是我們現在倡導性教育的理念。”方剛說。
幾種性癖好:
自戀癖,也稱自戀癥,是指個體熱戀自己的身體,對自己有強烈性欲要求的狀態,是一種以自己為性愛對象的性偏離。
戀物癖(fetishism),以非生命物品作為性喚起及性滿足的唯一刺激手段,對象多為女人的頭發、毛絨制品、襪子、鞋子、圍巾、手套、內衣褲、胸罩之類的東西,且多半是用過的。
異性裝扮癖或異裝癖(transvestism),異性裝扮癖的標準為,成年人穿著異性服裝不是由于特殊文化背景與社會流行風尚所致,純屬個體特殊性行為,主要是為了獲得性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