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和弗朗茨(Franz)徒步登上了位于奧地利境內的西阿爾卑斯山脈中海拔約2800米的蘇爾茨弗盧(Sulzfluh)峰。我們選擇了一條不需要攀登技巧,但十分耗費體力的路徑。到達山頂時,只見遠處有幾位健壯的登山者,倚在9米多高的紀念碑旁休息,正當我們內心無比自豪,慶祝登頂成功時,三位20歲不到,穿著登山裝備的奧地利女孩進入了我們的視線,顯然她們是從山的另一側登上來的,她們選擇的是一條更需要登山技巧的垂直攀登路線。“鋼鐵之路”(Ferrate)是受當地政府保護的登山路線,沿途已加上了一條條3米至10米長的鋼索,間隔平均地分布在巖石上。頓時,剛才的自豪感被沖淡了許多。
今年夏天,我女兒從美國恩西尼塔斯的圣地亞哥高中畢業,即將去西雅圖大學深造,為了慶祝這個好消息,我們全家組織了——次徒步旅行。妻子朱迪(Judy)和女兒凱(Kai)都沒有在歐洲徒步登山的經驗。弗朗茨是我們家族的世交,他在多年前帶著美國原住民的妻子沙龍(Sharon)一起移民到了奧地利,因此就有了我們此次的奧地利之行。
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到弗朗茨夫婦位于布雷根茨的家。布雷根茨是福阿爾貝格的首府,不僅是當地的文化中心,也是繁榮的商業中心,世界著名品牌紅牛功能飲料和HEAD雪地運動裝備品牌的總部就坐落于此,當地還出產著名的牛奶巧克力。布雷根茨背靠阿爾卑斯山,面朝博登湖,與德國和瑞士接壤,是座歷史悠久、風景迷人的城市。弗朗茨和家人住在他父母于上世紀60年代建造的房子里,他的妻子沙龍把房屋周圍的平地改成了帶有觀賞魚池的中式花園和漂亮的茶室。弗朗茨經歷豐富,他曾是滑雪教練、馬拉松運動員、國家一級登山運動員,現在又多了一個頭銜——我們登山之行的向導。

此行最大的困難,除了語言交流之外,便是山區變化莫測的天氣,讓人無法招架。按照計劃我們將入住位于山中的蒂利珊·休埃特(Tillisuan Huette),因為在那我們可以為旅行做充分的準備。徒步旅行者需要一雙舒適耐用的登山鞋、登山杖以及應付晝夜溫差的衣物,如防雨衣、太陽鏡、太陽帽和一個放置個人財物的貼身腰包,所有這些物品需裝進一個30至40升的登山包中,而包的自重應當十分輕便。
我們從布雷根茨市中心出發,經過車程30分鐘的火車和45分鐘的巴士,來到了這次徒步旅行的起點——加吉侖(Gargellen)小鎮。冬天這里是滑雪度假勝地,纜車將游客和登山者送到第一個中轉站,大家可以用餐并稍作調整,然后開始阿爾卑斯登山之旅。我們乘坐繩索纜車登上了海拔456米的山上,一下來就聽到遠處牧場傳來清脆的牛鈴聲。在戶外咖啡館快速填飽肚子后,我們整理了一下登山包,拿出登山杖,啟程征服第一座山峰。

沿著小徑我們跋山涉水,身后是美得令人窒息的自然景色,路邊開滿了不知名的野花,遠處是冰川覆蓋的山頂,而山下是郁郁蔥蔥的森林。整整一天我們都在海拔1500米是山上前行,頭頂上是海拔3000米的阿爾卑斯山峰。女兒凱是我們所有人中最不情愿的登山者,卻一路遙遙領先,鼓舞她的是壯麗的自然美景、清新的空氣以及蔚藍的天空。45分鐘后,我們到達了第一個山峰稍作休息,此時,雪花已經開始在我妻子朱迪的登山鞋邊慢慢堆積,我幫妻子的登山鞋套上了保護套,這是專門用來保護登山鞋被雨雪打濕的橡膠套。
當我們抵達位于山間牧場的客棧時,這個只能容納100人的小屋,早已擠滿了登山客。夕陽西下,我提議喝杯啤酒以慶祝這階段性的勝利。入住小屋必須提前預約,管理者會盡力為登山者提供的棲身之所,我們被分配到一個只能容納5人的簡陋單間,堅硬的板床、簡易的床墊、枕頭和毯子。一行人早早入睡了,不時還聽到隔壁床鋪傳來的鼾聲。第二天起床后,我們貪婪地享受著山上讓人神魂顛倒的絕美風景!
阿爾卑斯山的徒步旅行,是一次令人興奮和難以忘懷的經歷。你不需要做過多的準備,只需一副健康的體魄和一顆愿意享受戶外的心,還有一套合適的裝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