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中國北方人因空氣污染比南方人減壽5.5年”,中國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日前回應,上述結論缺乏實證,有失偏頗,“沒有大量樣本得出這個結論不可信”。
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報道稱,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居住在淮河以北的五億中國人由于室外空氣污染將總共喪失25億年的預期壽命,即中國北方人的預期壽命平均比南方人少5.5年,原因是北方普遍使用煤炭取暖導致空氣污染,對人體心肺功能造成破壞性影響。研究報告是由來自美國、中國和以色列的學者共同完成的。
報道稱,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環境經濟學教授格林斯通說,在中國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區1980年前數十年實行冬季居民取暖用煤分配政策。這項政策雖然在1980年后不再繼續,但中國北方大量燒煤的狀況仍在持續。
格林斯通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這一研究中說,此種長期做法導致中國北方比南方空氣污染程度高55%,而居民壽命縮短的幅度超過5.5年。對此,劉志全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雖然煤煙污染所排放的重金屬、細粒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物質一定會影響人體健康,但至于對壽命時間的影響,目前還沒有充分證據,國際上就該數值算法存在較大爭議,且需要長期觀察。
“這項結論有失偏頗,沒有大量的樣本得出這個結論不可信”,劉志權說,該研究需要長期實地調查取證,結合大量樣本進行。目前環保部正在會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開展調查研究,建立暴露影響評估體系以準確界定污染的損害。 □文/中國新聞社
“神十”航天員結束醫學隔離亮相、
神舟十號飛行乘組3名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11日結束了醫學隔離,各方面狀態良好。他們當天身穿藍色航天員訓練服在北京航天城中國航天員公寓亮相,并接受媒體集體采訪。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鄧一兵介紹說,“神十”航天員在隔離恢復期內身體重力再適應進展順利,身體恢復符合預期目標。這3名航天員精神狀態良好,各項生理指標正常,體重已恢復到飛行前水平,靜態心功能恢復正常,立位耐力恢復較快。同時,他們生理儲備功能仍在恢復期當中,還需進一步的康復療養。
在與媒體的互動交流中,“神十”任務指令長聶海勝表示,隨著國家的發展,中國載人航天發展的步伐一定會邁得更加從容、更加堅定。“神十”航天員張曉光說:“為祖國爭光,為軍旗增輝,是我的理想和信念,我的飛天夢將永不停歇。”中國首位“太空老師”、“神十”女航天員王亞平回憶太空授課經歷稱,“那是我第一次與同學們進行直接交流,第一次聽到他們的聲音、他們提出的問題,讓我感到既激動又幸福”。
□文/人民日報
廣西賀江發生
水污染事件
7月6日6時許,廣西賀江上游發生鉈、鎘污染事件。后經調查,賀江水污染事件主要肇事企業是賀州市匯威選礦廠,這一工廠涉嫌私自改變生產工藝并偷排含鎘、鉈廢水。目前,5名事件相關責任人被停職。
7月1日至5日,賀江賀街至合面獅水域陸續出現死魚現象。經廣西環保廳檢測,在賀州市與廣東省交界斷面扶隆監測點水質鎘超標1.9倍,鉈超標2.14倍。導致西江水質受到威脅,下游賀州市信都鎮、廣東肇慶等地存在飲用水安全隱患。
7月7日,廣西賀江水污染事件發生后,廣西壯族自治區于6日啟動Ⅱ級應急響應,全力確保沿江及下游地區群眾飲用水安全。
環保部華南督查中心副主任虢清偉表示,已在該河段附近進行投藥,絮凝河水中的重金屬。并通過從下游爽島水庫調水稀釋,力求在廣西境內解決污染峰團,減少對下游廣東的影響。
□文/新京報
“蛟龍”號
招募“準科學家”潛航員
7月初,國家海洋局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啟動了中國第二批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學員選拔工作,面向全社會公開選拔招聘包括2名女性在內的6名潛航員學員,為“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由試驗轉入應用儲備潛航員人才。
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網站列出的報名基本條件顯示,潛航員學員不僅要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而且必須來自機械工程、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這6類專業,并具有大學本科或以上學歷以及大學英語六級或同等的外語能力。
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潛航員學員招募工作負責人對此解讀說:“潛航員不僅僅是潛水器的駕駛員,對潛水器進行保養、維護和技術升級的工作,也需要由潛航員來承擔。另一方面,潛航員也需要具備海洋地質、海洋生物等方面的知識。可以說,潛航員是一個具有‘準科學家’素質的群體。”□文/記者 馬之恒
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公示
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初評通過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項目73項(通用項目57項,專用項目16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191項(通用項目139項,專用項目52項)。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初評通過的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57項以及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139項在科技部網站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上公布。同時公布的另有2012年度初評通過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1項(因異議處理推遲至2013年提交評審),專用項目在適當范圍內公布。
記者在科技部網站上發現,包括“中國西北干旱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減災技術”、“重癥肝病診治的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城市交通智能路網的關鍵技術及應用”等課題項目已經通過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初評。□文/科技部、
國產奶粉
反式脂肪酸含量符合國標
就有香港媒體稱內地嬰兒奶粉含反式脂肪酸引起消費者關注一事,日前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稱,香港檢測的內地嬰幼兒奶粉反式脂肪酸含量,完全符合國家標準中反式脂肪酸不超過總脂肪的3%的要求。同時,王竹天介紹,為嚴格控制反式脂肪酸含量,防止外源性帶入,目前我國配方奶粉中不得使用可能產生反式脂肪酸的氫化植物油。
針對此前有香港媒體報道稱內地三款國產配方奶粉被檢出反式脂肪酸,含量每百克是0.4至0.6克之間的問題,王竹天解釋,內地的奶粉被檢出含有反式脂肪酸是很正常的情況,對于一些反芻類動物,特別是牛,反式脂肪酸是天然產生的,但根據新的國家標準,每100克嬰兒配方奶粉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不得超過總脂肪的3%,因此香港媒體檢出的含量完全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此外,為防止人工添加反式脂肪酸,目前在配方奶粉中不得使用氫化植物油,因此可以阻絕外源性帶入。
□文/北京青年報
衛計委將強制使用
捐獻器官分配系統
日前,有報道指深圳紅會作為器官捐獻的第三方機構,掌握捐獻者資源,移植醫院如果想要通過其獲取該資源,就必須進行相應的捐款。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網友在表達震驚之余,更對捐獻器官的去向以及醫院“捐款”的用途提出了質疑。
面對媒體質疑,衛計委新聞發言人鄧海華承認,自2010年3月至今年7月8日,全國共有公民器官捐獻918例,獲取大器官2495個,其中進入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執行自動分配的捐獻器官為720個。
鄧海華表示,目前全國已有38家器官獲取組織使用該系統,完成了353個捐獻者捐獻的720個大器官的分配。其他未進入系統的(捐獻器官)有其他的分配途徑。
□文/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