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等于吃什么或不吃什么,吃什么就健康或者不健康。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滿足人的各種需要,所以食物的品種越多越好,互相搭配,什么都吃營養才能齊全。
??影響健康的因素是什么?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影響健康的四個因素為:父母遺傳基因、環境、醫療條件、個人生活方式。而在這四個因素中,個人生活方式的影響比重就占到60%。
7月4日,中國首席健康教育專家、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醫師洪昭光教授來到北京青年報,為公眾進行了一場健康科普講座,在講座中,洪昭光教授反復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與心態平衡非常重要。道理雖然簡單,但人們長期以來堅持的飲食習慣和所謂生活“常識”是否都是正確的呢?
飯后吃水果是很多人的習慣,可實際上水果中富含單糖類物質,飯后即刻吃進的水果會被食物阻滯在胃內,如停留時間過長,單糖就會發酵而引起腹脹、腹瀉或胃酸過多、便秘等癥狀。洪昭光建議,吃水果的最佳時間為飯前或飯后一小時,更易于消化,不易產生脹氣等不適且利于減肥。
除了吃水果,喝湯也存在誤區。有的人習慣在飯后喝湯,可這樣會稀釋已被消化液混合好的食糜,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正確的喝湯方法是飯前喝,將口腔、食道先潤滑一下,以減少干硬食物對消化道黏膜的不良刺激。洪昭光說,研究表明湯一進胃里,不單占據容積,更重要的是通過胃黏膜迷走神經的傳導反射到食欲中樞,使食欲中樞的興奮性下降,食量自動減少1/3,使飽腹感提前出現而且進食速度變慢,總攝入熱卡減少,形成習慣,日久天長可使人苗條健康。除此之外,還有的人不喜歡喝湯里的“渣”,其實湯中蛋白質的溶出率只有6%~15%,還有85%以上的蛋白質仍留在“渣”中。
此外,你是不是經常做餐桌上的“清潔員”呢?將好吃的、有營養的留給孩子或者別人,自己清理剩飯,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的是,長久做“清潔員”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特別是對心臟。經常將餐桌上吃不完的菜汁剩飯倒入自己的胃里,膽固醇、血脂就會越來越高,血管殘余物會越積越厚,血管會越變越窄,如果堵住,心臟得不到足夠的血液,心臟病也就發作了。
剩菜食用順序也是有科學的。蔬菜最好排在第一位,然后是抗菌能力差的海鮮類,之后是紅燒魚這樣的菜,因為這類菜之前煎過,比較咸,易存放。在食用剩菜時最好還要加一些預防疾病的食材。比如蒜泥、姜汁、檸檬汁或者醋和鮮辣椒等等,這些配料里都有一些抗氧化或者還原性的物質,可以阻斷致癌物。另外剩菜最好只加熱一次,不要反復加熱。
洪昭光說,健康不等于吃什么或不吃什么,吃什么就健康或者不健康。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滿足人的各種需要,所以食物的品種越多越好,互相搭配,什么都吃營養才能齊全。人體有很強大的代償能力和調節能力,如果身體沒有類似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可以什么都吃,如果有這樣的病,需要嚴格控制量,但仍可以什么都吃。
此外,你是不是經常做餐桌上的“清潔員”呢?將好吃的、有營養的留給孩子或者別人,自己清理剩飯,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的是,長久做“清潔員”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特別是對心臟。經常將餐桌上吃不完的菜汁剩飯倒入自己的胃里,膽固醇、血脂就會越來越高,血管殘余物會越積越厚,血管會越變越窄,如果堵住,心臟得不到足夠的血液,心臟病也就發作了。
剩菜食用順序也是有科學的。蔬菜最好排在第一位,然后是抗菌能力差的海鮮類,之后是紅燒魚這樣的菜,因為這類菜之前煎過,比較咸,易存放。在食用剩菜時最好還要加一些預防疾病的食材。比如蒜泥、姜汁、檸檬汁或者醋和鮮辣椒等等,這些配料里都有一些抗氧化或者還原性的物質,可以阻斷致癌物。另外剩菜最好只加熱一次,不要反復加熱。
洪昭光說,健康不等于吃什么或不吃什么,吃什么就健康或者不健康。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滿足人的各種需要,所以食物的品種越多越好,互相搭配,什么都吃營養才能齊全。人體有很強大的代償能力和調節能力,如果身體沒有類似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可以什么都吃,如果有這樣的病,需要嚴格控制量,但仍可以什么都吃。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產生一些不好的情緒。洪昭光說,人在現代生活中最常有的便是工作情緒,人人都想往高處爬都想做領導,這種叫做權力感。是不是經常因為想要權力而心情暴躁呢?研究發現,權力感對大腦的影響類似可卡因,它會提高無論男女體內的睪丸素及其副產品3-雄甾烷二醇水平。這又會導致大腦內獎勵反應區域隱伏的多巴胺水平上升,非常容易讓人上癮。它會產生多種效應,包括增強警覺性、信心、愉悅感,但也會引起焦慮、多疑和狂躁。這些負面情緒多會使心態不穩定,不僅傷肝臟,還傷心、傷胃、傷腦等,并導致其他各種疾病。
碰到這些不順心的情況,洪昭光建議大家可以去享受更多的業余愛好、拓展知識面去分散精力,這樣就容易心理平衡。同時還可以選擇幫助別人。最重要的,人一定要學會滿足。
而且有些食物也可以穩定情緒。洪昭光說,鈣具有安定情緒的作用,能防止攻擊性和破壞性行為的發生。脾氣暴躁者應借助牛奶、奶酪等乳制品,以及魚、肝、骨頭湯等含鈣豐富的食物以平和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