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門見山地說說填志愿這件事兒。
現在我已經大一了,去年這個時候想要考的大學是浙江大學。浙江人都知道,整個省只有浙大是211兼985,想留在浙江的學生不知是有多少在沖著浙大拼命的。
很可惜我落榜了,考了一個不尷不尬的分數。父母的意見是到外省去,能上一個不錯的211,甚至是985??赡菢右粊?,專業就沒得選了。因為挑的那幾個學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還有幾個忘了,我的分數只能勉強夠到。這下我就不情愿了,從小到大我的自主性都比較強。雖然我高考失敗了,沒能做到選學校,但是我仍舊希望自己能夠選擇專業,當時強烈地認為,專業是陪伴自己一生的,男怕入錯行,女的也怕。我真心不希望被調劑到什么數學專業,因為我數學很差。
于是就這樣起了爭執。我執意要留在省內,在杭州選一個學校念書,但是爸媽不肯,他們覺得這樣一個分數念下沙的學校有點浪費,而很熱門的浙江財經學院我的分數又不夠。我當時覺得爸媽思想太老舊了,就是不肯放棄這幾分,所以吵得很兇。
填報志愿那幾天,我都不知道哭了多少回,我心里清楚媽媽也在背地里偷偷抹眼淚。爸媽都是農民,供我讀書也很辛苦。內心不止一次地徘徊過,一個人在房間里面獨處的時候,我總是在想,我是不是不對?我應不應該聽爸媽的話?
那幾天當中,我總是跑到外面去逛街,我不想看到家里人一副不開心的模樣,一回家,氣氛就很壓抑,讓我喘不過氣來。在外面玩的這幾天,我也跑去聽過一個指導怎么填志愿的講座。講座講了其他的什么我都給忘了,唯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句話:選學校,還是選專業?
相信這句話對很多考生也是困擾,當時我回家之后也想了很久,到底是選學校還是選專業。在那烈日炎炎的幾天內,我強烈地感受到了命運的不確定性。輕輕移動鼠標,然后點擊幾個鍵,自己將來的命運將會截然不同。我謹慎三思許久,既然我不能選上好學校,那我就選相對來說差一點的學校,但是我可以選擇學校中的好專業。
我最終填報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會計專業。跟爸媽講解了好久。因為他們一開始以為會計就是算算賬的,我費了不知道多少口舌才讓他們相信,會計是很重要的,不光算賬的。他們最終才妥協了。
其實他們的要求真心不高,我考上一本他們倆就很開心了,要知道,我是我們家第一個大學生。我媽想到外省路途遙遠,來回不便,在杭州的話只有兩個小時的車程,什么時候想回家一趟都成,她也心疼我跑的遠,也就同意了。
后來我沒有被分到會計學院,因為分數比較高,所以是在榮譽學院學習,暫時還沒有分專業,再學習半年就可以自主選擇專業了。
讀大學這大半年來,家里人也都很滿意,媽媽很慶幸當時沒有走得太遠。而學習了這么久,我對專業這樣東西改觀了很多很多。在大學里,更重要的是素質,是學習的能力。因為現在專業之間互通性挺強,而且交叉學科的學習都很必要,原本專業之間的隔閡似乎越來越淡了。當然,這些領悟和思考,是當時剛剛從高考中走出來的我還未能擁有的。
說說我身邊的例子,前幾天碰到一個打乒乓球的球友,他說他們的電氣工程專業要被取消了,我既驚訝又擔心,問他怎么辦。他只是笑笑說:“這有什么關系,在什么專業跟我想學習什么一點關系都沒有啊,我喜歡搗鼓電腦,喜歡在實驗室里面研究,喜歡沒事弄弄單片機什么的,現在我在電氣專業做這些事情,將來哪怕在人文學院,我鉆研的也是單片機一類的。”我聽了大感震撼,我們兩個都是大一,我只是按部就班的學習基礎課程,而他卻是循著自己的興趣愛好,主動找到老師,跟著老師在實驗室研究。
還有一個例子,是我們老師說的。榮譽學院就是要打造復合型人才,所以盡管我是屬于經管類的,可是我們還是學習很多課程,比如說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這個課上面老師說了一個他的愛徒,是一名大三的學長,原本是機械學院的。可是這位學長不喜歡機械,瘋狂地喜歡生物,所以在大一的時候找到了這個老師,希望能學習生物知識?,F在大家都認為生物是一樣學了找不到工作的專業,但是這位學長就是愛好生物,一心一意地想要學習生物。當時老師要考驗他,就問他蛋白質是怎么制造出來的,他不但說了高爾基體這些,還更加具體地說了蛋白質制造的過程。老師當時就被震驚了,問他這些怎么知道的,他說是喜歡生物,平??戳撕芏噙@方面的書。老師立馬同意讓他進生儀學院的實驗室,準許他和研究生們一起學習。后來他就憑借優秀的績點轉去了生儀學院,現在他大三了,已經成了實驗室里面的中流砥柱,做項目的時候不是研究生帶著他,而是他帶著研究生在做了。并且,生物專業的學生找工作沒傳說中那么恐怖,好幾個研究生學長已經找到很好的工作了。
這兩個例子給我的啟發很深,當初是為什么選了這個專業的?好找工作嗎?課程輕松嗎?有前途嗎?這個專業在這個學校里面是王牌嗎?因為適合女生來做嗎?
現在想想,有點點的后悔,學校怎么樣,專業怎么樣,這些又怎么樣呢?重要的不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嗎?
我當初選擇會計的原因是杭電的會計不錯,工作好找,適合女孩子,但是我真正熱愛的呢?許多人說自己不知道熱愛什么,在大學學習的過程中,或許能夠發現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
寫下這段文字,看起來主題散漫,先后說了當初填志愿的歷程和現在對專業的想法,但是真心地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不要再盲目地去選擇專業和學校。
編輯/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