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才在黃巖島碰得頭破血流的菲律賓,時隔剛剛一年,又再次在南海攪動風雨。5月9日,臺灣漁船“廣大興28號”在屏東縣鵝鑾鼻東南方約180海里處遭菲律賓軍艦野蠻掃射,船身留下50多個彈孔,船長中彈身亡。消息傳出,立即引起海峽兩岸中國人極大憤怒,大陸國臺辦就此事件數次嚴詞譴責,并要求菲律賓方面嚴肅認真對待此事,徹查事件真相,嚴懲兇手,給被害漁民一個負責任的交待,這樣的事情絕不容再次發生。臺灣島內更是群情激奮,更有民眾要求當局效仿大陸處理2011年湄公河血案的手法,將開槍射殺臺灣漁船船長的兇手“緝拿歸案”。針對菲律賓毫無誠意的輕佻回應,臺灣當局先后提出多項反制措施,包括凍結菲律賓勞工入境申請、對菲律賓發出旅游紅色警告、在南海進行大規模聯合護漁演習等。
面對兩岸中國人的聲討,菲律賓方面的表現卻有些匪夷所思。先是菲律賓總統府副發言人一口咬定,是臺灣漁船撞向菲律賓執法船,“毫無疑問是挑釁動作”,對臺灣漁船的亂槍掃射,在這位發言人口里成為“采取了必要措施”;而5月13日,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在事發4天后才首次做出輕描淡寫的表態,稱希望雙方“冷靜面對,對大家都好”,只字不提我國臺灣提出的道歉要求,接受采訪期間,阿基諾三世神情輕松,面上不時浮現出疑似微笑的表情。這樣的詭異表情,其實我們很熟悉。2010年8月,一輛滿載香港游客的大巴在菲律賓遭劫持,由于菲律賓警方的遲鈍無能,導致事件悲劇收場,香港游客中8人死亡,6人受傷。菲律賓人事后還在出事地點笑容滿面的合影留念,阿基諾三世也在視察事發現場時,被現場新聞記者捕捉到臉上露出的詭異笑容,盡管阿基諾后來辯稱當時的表情是“苦笑”,但這樣軟弱無力的解釋顯然不怎么可信。
阿基諾三世上任以來,菲律賓在南海侵占中國權益的行為越來越高調。當選不到一個月,阿基諾三世就透過其辦公室向外吹風,稱有計劃將南中國海改稱“西菲律賓海”,到了2012年9月,阿基諾三世以總統身份簽署命令,將包括中國南海部分水域在內的菲律賓群島以西海域命名為“西菲律賓海”,要求政府機關、地圖出版機構、教育機構必須使用這一名稱,這一改名鬧劇自始至終都是菲律賓在唱獨角戲,除了美國個別官員偶爾附和幾句外,在國際上幾乎沒人當回事兒。
除了這樣的小動作,阿基諾三世宣稱,菲律賓隨時準備動用軍事力量保護其在南中國海上的“領土”,他上任之后,菲律賓在軍費上每年投入超過1.5億美元,是之前的三倍。去年底,阿基諾三世還批準了一項軍購計劃,準備在未來五年投入16.7億美元大肆擴充軍備。
此外,菲律賓海加緊對我國漁船的非法襲擾,扣押船上人員,導致兩國間糾紛不斷,去年爆發的中菲黃巖島對峙事件,起因正是菲律賓軍艦非法襲擾在這一海域捕魚的中國漁船,最后中國漁政派出精干力量加大南海護漁力度,與菲律賓對峙長達一個多月,之后又成立三沙市加強對南沙海域的管理,菲律賓對中國南海的圖謀算是一腳踢在了鐵板上。
其實,阿基諾三世在對華問題上的態度,就算很多菲律賓人也覺得有些捉摸不定。2010年8月的香港人質事件發生之后,菲律賓官方在事件中的冷漠和遲鈍激起中國民眾極大不滿,阿基諾三世立即指派副總統比奈率領高級別代表團奔赴北京,提交正式報告解釋人質事件始末,以尋求諒解,還宣布8月25日為哀悼日,為香港遇難游客致哀;2011年,阿基諾三世率領龐大的經貿代表團訪問北京,期間大談中菲友好,表示為自己的中國血統自豪(其母阿基諾夫人祖籍福建),甚至將中菲兩國的關系比作“結婚50年的夫妻”。這樣的言論連菲律賓媒體都覺得無所適從,要知道就在此訪之前一個多月,阿基諾三世還在國情咨文中信誓旦旦,不惜通過武力手段保護菲律賓的“南海領土”,“不能被大國欺負”。
阿基諾三世的首鼠兩端,體現了菲律賓在對華問題上的矛盾心理。一方面,由于美國提出重返亞太戰略,菲律賓在美國亞太戰略中的地位顯著上升,阿基諾三世希望借機火中取栗,抱著美國的大腿,侵占中國的權益;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之一,菲律賓又想從中國崛起的過程中謀取自己的經濟利益,更不敢真正觸怒中國,因此每次都是主動挑釁,小動作接二連三,一碰到鐵板立刻縮手縮腳,向外界做出一副受了委屈的姿態。
曾經有菲律賓媒體評價說,阿基諾三世經常在涉華問題上語出驚人,但實際上面臨這種局面時“總統能做的最大貢獻就是保持絕對沉默”,這種做法完全談不上外交手腕,更不是什么治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