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春雨后,夏天不知不覺的未了,與春天的嫵媚相比,夏天更為靚麗活潑,就連太陽照射出的光束,都顯得更加的強烈與透明。因這份透明,你甚至可以看到光束里飛舞著的不知名的生命體,它們也如我們一樣生活在屬于它們的宇宙里,哪怕是朝生暮死,那濃縮的生命過程依舊精彩。如果你愿意跟隨這光束,你還可以看到每一朵花、每一顆草、每一根樹木,都如籠罩在聚光燈下的主角兒,在屬于它們的舞臺,穿著最艷麗的衣裝獻藝,演繹最生動最鮮活的情景劇,把初夏點綴得熱鬧而絢麗。
這個時間,常會看到穿及踝長裙的女子,婀娜翩躚于街道,使得飛舞的裙裾自成一道風景線,讓過往的行人把美人當街景觀賞。哪怕初夏還有絲絲的涼意,卻怎抵著因夏而綻放的美好心情。近地的郊外,多了些車輪滾滾的往來,滿目的繁榮把眼睛都撐大了,為的是把初夏的濃烈盡可能多些再多些的以瞳孔攝入并保存。在阡陌邊蹲著看螞蟻搬家的不僅只有孩子,看蜜蜂飛來飛去采蜜的也不僅只是養蜂人,見田間搖曳著的蒲公英,也會跑過去吹口氣看它飛起來,蓬松的絮撐著傘,借著夏風愜意的飄,偷得浮生半日閑的人們,在這夏至的節氣,以這樣的方式放飛走春天的情緒,滿載期許落地生根,又滿懷希望成長結果。我們每時每刻,在舉手投足間,有多少的因緣因我們而成就?每時每刻看似不經意發生的人與事,又何嘗不是每時每刻起心動念而造就的呢?
關于夏天,成年的我們每個人都會講一個快樂的童年故事。比如趁大人們午睡時,和一群小伙伴扛著竹桿去粘知了,比如在夏雨后去池塘邊捉蜻蜓,比如提著小花籃用削筆刀去挖野菜,最記憶猶新的是,有一次,和小姐妹見路邊的美人蕉開得正艷,一人摘了一支,掐斷花莖,吸著清甜花汁,現在想起,都滿口生津,滿口清甜。以至腦海里的夏天不僅有顏色,更是有滋味。這使我想起蘇軾的一首詩:西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是的,這初夏的閑情,便是難得的清歡。這份清歡可以是幾位好友泡三二壺茶,看茶色、嗅茶香、品茶味,閑坐一下午閑聊一個話題,而這話題無關乎利益與工作。這份清歡還可以是幾位好友開輛車,去鄉下某個親戚那里,跑去人家的菜園子里摘一籃子菜,用農家的灶火做頓地道的少油少鹽的農家飯菜,喝幾口家釀的雜糧頭道酒,借得酒勁好漢也提一提當年勇。推杯交盞,大塊吃肉大口喝酒,而這一切卻不是為了某事而去應酬,盡可以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的暢快,甚至還可以吃飽喝足后,再大包小包帶些土產回家。這份清歡還可以是自己一個人發呆,看本閑書,聽段音樂,點一支百年沉香,讓自己和香氣融為一體裊裊而升,氤氳出無限美妙的虛空意境。
每個人每天都說忙,拆開“忙”字,正是心亡。如果心都亡矣,人復何在?在欲望越來越多的時代,閑下一份心情,讓我們的眼看看青山綠水,有份色的清歡;讓我們的耳聽聽鳥啼蛙鳴,有份聲的清歡;讓我們的鼻聞聞青荷粉蓮,有份香的清歡;讓我們舌嘗嘗蓼茸蒿筍,有份味的清歡;讓我們的身棲息清涼凈土,有份意的清歡;如此之清歡或許只有這閑下的心情,才能從色聲香味觸法中體會智慧明心,才能真正體會身心自在的輕松,才能讓時時忙碌的心身安頓。
無論何時,時時提醒自己慢下腳步,有這份閑情,試著享受屬于自己的清歡。在日益繁榮的物質世界里,堅守自己的這份清靜,以清淡之水滌洗凡塵愉悅自己。正如一本書上所說:第一流的人物是能在清歡里體會人間有味的人物!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濁滔滔的人間,還能找到清歡滋味的人物。
由此,讓我們也成就一次人物吧,哪怕只是體味生活之余閑情逸致的清歡,哪怕我們只是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