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參與金融交易,一邊成為能源儲備商,華爾街正在對這些現貨商品金融大鱷進行監管和限制。摩根大通就是其中之一。
8月2日,摩根大通宣布,由于現貨商品利潤太薄,公司決定尋找現貨商品業務的戰略替代品,替代目前仍持有的商品資產和現貨交易業務。具體方式包括出售、拆分以及策略性共營其實體商品業務等在內的全部戰略選擇。摩根大通同時表示,未來將全力投入商品市場的傳統銀行活動,包括金融衍生品和交易貴金屬,繼續扮演做市商的角色。
作為美國三大現貨商品交易商之一,摩根大通是率先明確宣布斷尾的銀行。而據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士丹利、高盛雖仍處于觀望,但不排除采取同樣舉動的可能性。
“摩根大通的商品部門總體盈利能力還是不錯的。現在這么做是因為被監管的罰款可能性太大,得不償失。另外,現在整個美國金融界都在強調風險管理,避免投機和套利,所以如果一個銀行覺得這個業務以后賺錢的前景不是很好的話,可能就會直接裁減掉該業務,或者以出售的形式賣給其他買家,”一位摩根大通大宗商品部門的員工告訴《環球企業家》。
針對銀行從事現貨商品交易的新一輪監管巨浪正在襲來。而對于在買賣雙向都扮演重要角色的銀行來說,存在一些違規動作,似乎是不能說出的秘密。
7月底,摩根大通剛剛因操縱電價被美國聯邦能源管制委員會起訴,并最終以支付4.1億美元罰金的代價形成和解。
FERC在一份聲明中稱,摩根大通旗下能源公司JPMVEC在2010年至2011年期間采用8種手段操縱美國加利福尼亞洲和中西部電力市場。
比如在加州獨立系統運營商(CAISO.California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投標案中,JPMVEC給CAISO的報價是30美元/MWh,這一價格在市場中十分具有吸引力,但是在競價成功后,CAISO發現最終需要向JPMVEC支付的價格卻超過市場價數以百萬計;而在對美國中西部地區獨立系統運營商(MISO)的投標中,JPMVEC則通過巧妙設計日前交易的形式,使得MISO在14個小時的運營中需要支付1000美元/MWh的成本。
“摩根大通的態度是既不認罪也不說自己無辜,直接交錢了事。事實上,華爾街這邊很多銀行都是這樣的態度。”上述摩根大通人士稱。
摩根大通此前在戰略上一直對大宗商品交易青睞有加。自金融危機之后,摩根大通加速在大宗商品業務上的布局,除了電力之外,涉獵的領域還包括天然氣、原油、金屬等。
如今,值得摩根大通擔心的不僅僅是電力操縱案一件事。除了此次因操縱電力投標案被罰之外,摩根大通身上還背負著指責其操縱金屬價格的起訴單。
8月7日,一家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鋁用戶Master Screens對摩根大通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提起訴訟,指責其人為拉抬鋁價。在此之前2天,高盛和LME也因同樣的原因被另一家位于密歇根州的鋁型材公司起訴。
2010年7月,摩根大通在完整接收貝爾斯登商品交易平臺(包括所屬的貝爾能源Bear EnergV)之后,又于同月以17億美元的大手筆收購了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和Sempra Energy的合資公司RBS Sempra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彼時,RBS Sempra旗下的Henry BathSon是全球四大基礎金屬倉儲商之一,大約擁有100余個倉庫,是LME龐大網絡中聯系最緊密的倉儲公司之一。
作為此次RBS商品業務收購案的一部分,摩根大通控制了Henry BathSon這一重要的倉儲公司。如今,LME在全球有700多個認證倉庫,其中摩根大通旗下的Henry BathSon控制70余個,高盛控制大約110個。
掌握重要的倉儲機構可以為銀行帶來許多利潤空間。除了直接獲得現貨倉位的優勢之外,還可以通過控制庫存的出入貨速度來調整供需,影響物流,進而擾亂市場價格,并享受到延遲出庫的租賃收入。除此之外,對于有商品市場傳統銀行業務的金融機構而言,他們還可能通過倉單注銷的控制獲得交易信息,賺取商品期現貨市場的價差。而這些,均是上述商品大鱷被起訴的原因。
對于操縱鋁價的指責,摩根大通和高盛并未承認,但是摩根大通卻做出了退出現貨大宗商品業務的決定。“目前美國的監管氛圍愈演愈烈,摩根大通可能也是希望通過裁減大宗商品現貨部門先行一步。”上述摩根大通人士稱。
按照摩根大通的表態,曾經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行為所形成的大宗商品帝國將可能要分拆且等待著待價而沽的命運。這一日程安排正在加速。
通過對RBs Sempra和日后對曼氏金融的收購,摩根大通一度成為LME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0.9%——去年年底,LME被港交所完成收購。
上述金屬倉儲商Henry BathSon早已代售,據悉目前談判已經開始進行,接收方可能是倫敦大宗商品經濟商Marex Spectrono
其余等待“合資、分拆或出售”的現貨資產還包括2009年從瑞銀集團(UBS)收購的加拿大商品業務部門(主要從事天然氣、原油和電力的交易、運輸和存貯);為北部能源(Northern Tier Energy)提供超過90%的原油材料資產;向費城煉油廠提供的原油資產等……此前有媒體稱,很多大宗商品交易商已經開始尋求接手其商品團隊,比如瑞士的Glencore Xstrata Plc。
“團隊和部門的裁減對于這些華爾街銀行來說并不難,他們很有經驗。此前瑞士信貸也剛剛出售了他們的私募股權投資部門,這種出售一般會將部門團隊一并賣給買家。”上述人士稱。此前摩根大通對RBSSempra和曼氏金融的收購,也是將其已經成型的大宗商品團隊一并收購。
但是,除了處置現貨商品和大宗資產之外,摩根大通似乎又有新的動作。“最近摩根大通有意向收購UBS的OTC Commodity derivatives business(場外交易衍生品大宗商品資產),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認為也能反映未來摩根大通在商品業務戰略方向的變化,減少現貨交易,加強衍生品和交易部門的力量。”
大宗商品十年盛世下,監管力度加強,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商也將重新洗牌。如今,美聯儲已經開始復核最初的決定——2003年,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打開了銀行參與大宗商品實物交易的潘多拉之盒,美國商業銀行紛紛開始進入實物交易領域,追求利潤的原動力使得他們在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中發展壯大,并迅速發現了現貨市場和金融市場的互助之道。
但是最近,美聯儲已經開始在反思,這一做法是否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