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監理在應用南方電網《基建工程質量控制標準(WHS)》(2012年版)行業標準中,對行業標準與現行國標進行標準對標管理,找到WHS標準的特點與標準的精髓,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使標準順利實施應用。
【關鍵詞】 WHS控制點 質量控制 作業標準 過程控制 合格率
1 實施WHS背景
WHS作為質量控制的作業標準,為南方電網基建工程質量檢驗、驗收和評定的規范化工作提供了統一的技術支持。在施工過程中全力推行質量控制作業標準WHS,加強質量關鍵控制點過程管控,使工程質量全過程處于受控狀態,對確保工程質量具有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2 WHS質量控制標準介紹
2.1 術語、定義及現場國標對接
質量WHS控制點設置類型分為:見證點(W點 Witness Point)、停工待檢點(H點Hold Point)、旁站點(S點 Standby Point)也就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點。
見證點(W點 Witness Point)是指工程在規定的施工關鍵過程(工序)實施前,監理和施工方在約定的時間到現場進行見證檢查或進行文件檢查的控制點,相關檢查方在規定的時間未能到場見證,作業單位可以認為已獲認可,可繼續進行該項作業。停工待檢點(H點Hold Point)是指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針對作業過程中有特殊要求而設置的控制點,項目監理和施工方應在約定的時間到現場對該控制點進行監督檢查,未經檢查認可不得超越該點作業,除非預先有監督機構的書面認可。旁站點(S點 Standby Point)是指工程在施工過程針對工程關鍵部位和關鍵工序的施工質量而設置的全過程連續監控點。如:混凝土澆筑、土方回填及細部防水等均為S點。
2.2 WHS合格率的統計
在WHS關鍵質量控制點實際檢測中,抽檢點的合格數占抽檢點總數的百分比,反應工程實體質量合格水平,為工程實體質量指標。
2.2.1 WHS合格率計算公式
2.2.2 抽檢點抽取原則
從質檢點中如下:
1)采用抽樣統計方法確定,抽檢比例一般為質檢點數量的10—30%,抽檢比例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由抽檢單位確定。抽檢一般應涵蓋W、H、S點,同時還應涵蓋各專業。
2)配網工程項目原則按照監理單位監理的在建項目數30%比例抽查統計。單項工程質檢點抽檢比例根據實際情況由抽檢單位確定。
3)要靈活應用抽檢工作,對實際有質量問題的一定要從檢查表中反映出來。抽檢率可以超過30%。
2.2.3 質量水平等級
質量水平按合格(優、良、中)和不合格兩個等級。具體應用WHS合格率進行劃分。具體范圍如下:
優:WHS合格率≥95%
良:95%>WHS合格率≥90%
中:90%>WHS合格率≥80%
不合格: WHS合格率<80%
3 監理如何應用WHS進行工程質量控制
3.1編制WHS設置表
WHS設置表的編制要根據《中國南方電網基建工程質量控制標準(WHS)》結合本工程實際,篩選確定適用于本工程的WHS質量控制點,并可根據現場需要適當增設。
3.2WHS設置表的組織會審
監理部在完成WHS設置表的起草后,組織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對WHS設置表進行會審。在完成各方的會審后,監理部將該參照各方的意見對WHS設置表進行修改,并將最終版本報送建設單位審批后執行。當施工過程中發生變更,引起質量控制點變化時,監理部應及時變更WHS質量控制點設置表,并通過流程重新報建設單位審批后執行。
3.3WHS設置點的檢查
施工過程中,項目監理部根據工程實際進度,按照已審批的WHS設置表定期或不定期抽查WHS質量控制點的實體質量,所有實測的數據要由施工單位的質檢工程師一起確認,避免相關方對檢測結果產生異議,填寫相應的WHS 檢查表.監理抽查頻率為質控點對應檢驗批的10%~30%,當工程質量可控且質量風險小時,可以降低抽檢頻率,反之要提高抽檢頻率,可以超過30%頻率的上限。監理在接到施工單位申請驗收時,如果是計劃抽檢的WHS控制點,對應檢查逐項進行檢查,過程實測的數據如實記錄,并以“1”或“0”判斷該項是否合格,如果實時無法測量或判斷的項目,就空白略過;最后把實測所有檢查和檢測項目進行統計,通過驗收的要計算其合格率,判斷優、良及中三個等級(見圖1)。如果判斷為不合格,要發監理通知整頓,并復查閉環。監理抽檢填寫的記錄表要及時組卷、存檔。竣工投產后,WHS檢查表作為監理單位質量控制資料歸檔。
3.4 WHS合格率的統計
監理項目部每月定期統計WHS合格率,并將統計結果報送建設單位。建設單位根據統計結果對相關單位進行WHS 合格率指標考核。
4 WHS在應用過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1 WHS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WHS作業標準在應用過程中主要存在如下的問題:
1)WHS現場應用理論不夠清晰,造成應用人員理解難、執行難;
2)WHS執行存在“兩張皮”現象。部分監理人員沒到現場檢查,閉門造車,數據不真實;另外一種做法是WHS檢查表不是實時填寫,驗收時不合格不填,待整改合格后與驗評記錄一起填,導致WHS合格率偏高,混淆了WHS標準與質量驗評標準的概念;
3)《南方電網基建工程質量控制標準(WHS)》中控制點是按照類型來設置,與驗評標準項目范圍劃分表沒形成一一對應關系,缺少部分控制點;
4) 部分WHS設置點的檢查表不合理,其中一種包括的工序很多,施工時間很長。如連續墻的檢查,從導墻到連續墻施工,還要到基坑土方開挖后檢查成墻靜觀質量才能完成該檢查表,而其施工周期通常都需要一至三個月的時間,對質量控制的延續性和每月的合格率的統計帶來一定的難度;另外一種,檢查表劃分太細致,工作非常繁瑣,如鋼筋制安檢查表有8個表格,無形中增加很多監理的內業資料。
5) WHS要求隨機抽檢,單一代表整體,抽檢就會存在片面性的風險。如果一點判定不合格,則該項控制點就判定為不合格,對合格率的統計就產生很大的影響,不能直觀的判定和如實的反映出工程的質量控制行為和實體質量。如某工程的土方回填,只是在某一很小范圍內的土方回填不符合要求,而另一個工程所有的土方回填都不符合,按照土方回填控制點都判定為不合格,但實質上是有很大區別的,存在以點帶面的現象,存在片面性。
6)從示范表“2判定檢查項的是否合格”與“3判斷抽檢點是否合格”容易引起監理人員無所適從,如檢查表中我們抽檢了8項,有一項主控項目不合格,其主控項目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合格率為87.5%,可以達到合格中等水平,最后檢查結果是“合格”還是“不合格”,引起了廣泛的爭議。
4.2 現階段就發現問題的對策措施:
結合WHS作業標準在應用中出現的問題,通過與編寫標準的委員會溝通,下一步將從如下方法進行采取對策和措施。
1)加強標準的宣貫工作,使全體監理人員了解編寫WHS作業標準的真正意圖,切實按標準工作。同時,定期組織行業內的監理人員進行交流,把實施發現的問題集中解決。
2)加強現場監理人員管理,督促監理人員現場巡查必須做到“表不離身”。同時項目負責人需做好監督管理,對項目檢查表的使用情況進行抽查,確保WHS表格的填寫實時實地,并反映項目的真實情況。
3)由于南網的WHS設置點是按類型劃分,無法真實反映實際施工質量控制過程。如果結合工程分部分項劃分表,對缺失或者不適合的部分進行重新劃分或者增補表格,形成項目自編表;自編表格一般在省統表基礎上,按WHS檢查表格式進行修改,可以把一些無關重要的驗評項目進行刪除,增加一些實時可測量的項目,這樣的檢查表更具代表性和可實施性。
4)監理要把控工程全局,不能放任有質量問題的工程實體通過驗收。因此,要結合過程巡查的結果,有的放矢,對巡檢中發現有問題的質控點進行重點抽檢。
5)通過與編標委員會的交流,對嚴重質量缺陷項目和違反強條的項目,只要檢查有一項不合格,即判定該WHS檢查點不合格。
5 小結
從理論上來說推行WHS質量控制作業標準可以規范各參建單位的質量控制行為,強化參建單位的質量控制意識,促使工程質量始終處于可控、在控、受控狀態。同時,該標準要求監理加強過程工程質量控制,并促使監理加強動手檢查能力,并以檢查的數據結果來實事求是評價工程質量,減少監理人員由于知識技能的缺陷產生主觀上的工作失誤,有理有據促使施工單位認識當前施工質量的現狀,借助相關方的影響提升工程實體質量。但是新行的標準,實施單位對WHS質量控制標準的理解深度不夠,且標準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在執行的過程中還存在較多問題。WHS質量控制作業標準仍需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按照“刪繁就簡、便于操作”的原則及時進行總結經驗和教訓,持續修訂完善WHS標準,使該標準更具有實操性,最終起到全面提升工程整體質量管理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