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禽常見的中毒病有喹乙醇中毒、磺胺類藥物中毒、呋喃類藥物中毒、馬杜拉毒素中毒等,根據其病因、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提出了防治措施。
關鍵詞:家禽;中毒病;臨床癥狀;防治措施
1 喹乙醇中毒
1.1病因
對喹乙醇的性質不夠了解,使用時盲目加大劑量或長時間連續投藥,導致中毒或蓄積中毒。喹乙醇加入飼料時混合不均勻,部分家禽攝取過量而中毒。在應用中弄錯了用藥量,使用成品飼料時,有的已添加了喹乙醇,而飼喂時又重新添加,導致實際用量過大而中毒。目前,市面上的許多獸藥,名義上為中藥制劑,實際上是以喹乙醇為主要有效成分,使用者根據中藥制劑一般毒性較小的常識,在使用時很容易加大劑量或用藥時間過長,而導致中毒。投藥方法不當也是造成中毒的原因之一。喹乙醇幾乎不溶于冷水,若通過飲水給藥常能引起中毒。
1.2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雞、鴨喹乙醇中毒時,視中毒程度的深淺,禽體表溫度可降至36~39℃不等,禽群羽毛蓬松,擁擠在一起取暖,低溫季節癥狀更為明顯。腿肌神經麻痹,腿軟,早期勉強以關節著地行走,后期則完全癱瘓,常可見關節紅腫。中毒癥狀的出現時間與喹乙醇攝入量的大小呈正相關。雞飼料中喹乙醇含量達700mg/kg時可以在24h內出現典型中毒癥
狀,72h內可見大量死亡。蓄積性中毒常在投藥后20d左右出現零星死亡。中毒癥狀的嚴重程度與禽齡有關,日齡小者中毒較深。癥狀表現較早;日齡大者癥狀出現較遲;但相同日齡者則以強壯、采食量大的個體首先出現中毒癥狀。鴨對喹乙醇的耐受能力大于雞,飼料中喹乙醇含量在1000mg/kg以下不會出現急性中毒死亡。凡中毒后的禽群,即使已經停喂含喹乙醇的飼料,但死亡仍持續很長時間。
1.3防治措施
用喹乙醇做飼料添加劑或防治疾病時,應正確地按劑量投藥。做飼料添加劑的用量是每千克飼料中加入25—35mg。用喹乙醇預防某些細菌性疾病時,1kg飼料中拌入50—80mg,連用3—4d為一個療程;用于抗菌治療的劑量為20—30mg/kg,個體投服或拌料喂服,每天1次,連用2~3d,必要時隔幾天重復一個療程。喹乙醇混料喂服時。攪拌必須均勻。如發現有中毒現象時,應立即停藥。從家禽發病死亡情況來看,喹乙醇中毒后引起死亡較為遲緩,一般在停藥后2—3d才開始大批死亡,易造成誤診,必須注意。
2 磺胺類藥物中毒
2.1病因
用藥劑量過大或服用時間過長;添加于飼料中服用時,藥片粉碎不細,攪拌不勻,可能使部分家禽服用過量;服用后未給予充足的飲水等。磺胺類藥物中毒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服用溶解度較低的磺胺藥如磺胺噻唑(sT)、磺胺嘧啶(SD)、磺胺甲基嘧啶(SMI)、磺胺甲基異·唑(SMZ)等時,未同時服用等量的碳酸氫鈉,造成大量結晶析出,損傷腎臟,引起中毒。
2.2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急性中毒主要表現興奮、拒食、腹瀉、痙攣、麻痹等癥狀。慢性中毒病例,常見于大量用藥或連續用藥超過1周期,表現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消失,渴欲增加,體溫增高,貧血,黃疸;頭部腫大,呈藍紫色,雞冠蒼白;羽毛蓬松,翅下出現皮疹;便秘或腹瀉,糞便呈醬油色;仔禽生長緩慢,成年家禽產蛋量下降或停產,產軟殼蛋或薄殼蛋,蛋殼粗糙。
2.3 防治措施
使用磺胺類藥物一定要嚴格掌握劑量,投藥時間不宜,一般雛禽3d,成年家禽5d,然后停藥1—2d,再使用第二療程。拌料必須混合均勻,同時給充足飲水。溶解度較低的磺胺藥配合等量碳酸氫鈉同時服用,就能預防磺胺類藥物中毒的發生。
3 呋喃類藥物中毒
3.1病因
由于用藥劑量過大,或長期連續服用(14d以上),或拌料不均勻,或通過飲水途徑給藥等,都很容易引起中毒。據報道:雛雞按飼料0.003%的比例連續服用痢特靈14d以上,可使雛雞生長受阻,少數出現中毒死亡;如0.05%的濃度連續用藥8~10cl,即可引起雛雞大批中毒死亡。成年雞的中毒量為80~1O0mg,致死量為200mg。
3.2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急性中毒的病禽發病很快,主要表現興奮不安,張口嗚叫,口渴,厭食;共濟失調,向前沖撞,步態不穩,頭頸搖擺,特別是做旋轉運動和無目的奔跑、飛行較為多見。最后臥地不起,痙攣性抽搐而死。各種家禽的中毒癥狀基本相似。病程快的在出現癥狀10分鐘就倒地死亡,一般在3小時內死亡大部分或全部死亡。最急性死亡的病禽無明顯肉眼可見的病變,僅見口腔、嗉囊及胃中有黃色黏液或飼料充塞。
3.3防治措施
(1)劑量要準確。呋喃唑酮的預防量是0.01% 0.02%,治療量為0.02% ~0.04%,拌料喂服,不可多用。本品難溶于水,故不宜飲水給藥,否則易引起中毒。
(2)療程要適當。一般3~5d為一個療程。如需繼續用藥,應停幾天后再用,嚴禁連續長期用藥。
(3)拌料要均勻。為了安全,在用藥期間一定要注意觀察雞群的反應。一旦發現中毒癥候,要立即停藥,采取緊急措施。對該病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可用2%~5%葡萄糖飲水,并加入維生素C每只每天30~50mg,能減輕病情,促進康復。用5%~10%的硫酸鎂溶液飲水,可促使毒物排除。
4 馬杜拉毒素中毒
4.1病因
藥物用量過大是目前造成該藥中毒的主要原因,據報道,該藥純品5mg/kg對雞即能產生良好的抗球蟲效果,在無球蟲病時,飼料對雞的生長既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不能改善飼料報酬。目前廣大養殖場(戶)均有用藥量偏大的傾向,稍有不慎很容易發生馬杜拉毒素中毒。飼料生產廠家已在料中添加了該藥,而未在標簽或包裝上注明,養殖場(戶)在料中又重復添加該藥,造成用藥量過大,發生中毒。禽主或飼料廠家配料時不細心,用量計算錯誤,也是造成中毒的一個重要原因。
4.2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家禽馬杜拉霉素中毒偶發病迅速,雞在吃混藥飼料后8—20h即可觀察到中毒癥狀,表現為呆立不動,精神沉郁,羽毛松亂,雞冠及肉鬃等處發紺或呈黑紫色。腳軟蹲伏,驅趕行走困難或張開兩翅支撐行走。嚴重的癱瘓,側臥地面,兩腿向后伸直,觸摸關節無異常變化。中毒時間較長的家禽表現為拉稀,食欲、飲欲廢絕,昏睡,迅速脫水消瘦,干爪,嚴重的則最后昏迷而死。中毒后,最初死亡的均是體況良好、生長較快的家禽。停藥后,家禽的死亡仍可持續10d左右的時間,應引起注意。對于鵝和鷓鴣,還可見到五爪痙攣向內收縮,口腔內有多量黏液,有的黏液中帶有血絲,臉、冠發紫等癥狀。
4.3診斷與防治措施
發病家禽如果具備上述臨床癥狀和剖檢病變,且在發病前一天使用了過量的馬杜拉霉素,可確診為該病。鑒別診斷:馬杜拉霉素引起的中毒癥狀與高氟磷酸鈣鹽引起的家禽氟中毒癥狀極為相似,應注意區別診斷。如果發病禽群伴有呼吸道癥狀同時發生,則應注意與亞臨床型的新城疫加以區別。
馬杜拉霉素對家禽球蟲病雖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但安全范圍小,使用時一定要嚴格按規定應用。對中毒家禽應立即更換飼料,給予5%葡萄糖水及一些含鉀、鈉離子的電解質,并添加0.01% ~0.02%的維生素C,可減少腿疾的發生。對不能站立、走動禽只,可腹腔或皮下注射5%葡萄糖生理鹽水5—10ml/只,同時肌肉注射維生素C50mg/只,每天1~2次,可收到一定的效果。對癥狀嚴重的病禽立即切開嗉囊,排除積料,用清水反復沖洗數次,然后縫合嗉囊,有特效。另外,可試用以下中藥配方:防風15g、甘草30g、綠豆500g,水煎取汁,加入葡萄糖50g,混勻后飲水服用。
參考文獻
[1]張秀美l禽病防治方法概要[M1.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2006,9.
[2]邱伯根.家禽速效防治技術[MI.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