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項目進度管理要求將項目的建設工期作為其管理實施對象,而建設工期的基礎是項目的施工工期。建筑工期是指建筑項目從永久性工程開始施工到的有工程全部建成投產或交付使用所經歷的時間。業主單位對建設工程項目施工進度的把控,可以有效把握戰略的進展與實際實施效果。
關鍵詞:建設工程項目;施工進度;把控
1.概念的界定
施工項目進度控制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內,編制出最優的施工進度計劃,在執行該計劃的施工中,經常檢查施工實際進度情況,并將其與計劃進度相比較,若出現偏差,便分析產生的原因和對工期的影響程度,找出必要的調整措施,修改原計劃,不斷地如此循環直到工程竣工驗收。施工項目進度控制的總目標是確保施工項目既定目標工期的實現,或者在保證施工質量和不因此而增加施工實際成本的條件下,適當縮短施工工期。
2.建設工程項目進度控制的目的
進度控制的目的是通過控制以實現工程的進度目標。如只重視進度計劃的編制,而不重視進度計劃必要的調整,則進度無法得到控制。為了實現進度目標,進度控制的過程也就是隨著項目的進展,進度計劃不斷調整的過程。施工方是工程實施的一個重要參與方,許許多多的工程項目,特別是大型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工期要求十分緊迫,施工方的工程進度壓力非常大。數百天的連續施工,一天兩班制施工,甚至24小時連續施工時有發生。不是正常有序地施工,而盲目趕工,難免會導致施工質量問題和施工安全問題的出現,并且會引起施工成本的增加。因此,施工進度控制并不僅關系到施工進度目標能否實現,它還直接關系到工程的質量和成本。在工程施工實踐中,必須樹立和堅持一個最基本的工程管理原則,即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進度。
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進度,盡可能擺脫因進度壓力而造成工程組織的被動,施工方有關管理人員應深化理解:(1)整個建設工程項目的進度目標如何確定;(2)有哪些影響整個建設工程項目進度目標實現的主要因素;(3)如何正確處理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的關系;(4)施工方在整個建設工程項目進度目標實現中的地位和作用;(5)影響施工進度目標實現的主要因素;(6)施工進度控制的基本理論、方法、措施和手段等;等。
3.建設施工項目進度控制的方法
施工項目進度控制方法主要是規劃、控制和協調。規劃是指確定施工項目總進度控制目標和分進度控制目標,并編制其進度計劃。控制是指在施工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進行施工實際進度與施工計劃進度的比較,出現偏差及時采取措施調整。協調是指協調與施工進度有關的單位、部門和作業隊之間的進度關系。
本文這里介紹下網絡計劃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具體內容如下:
(1)網絡計劃時差、關鍵工作與關鍵線路
時差可分為總時差和自由時差兩種:工作總時差,是指在不影響總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本次考試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僅針對總時差提出相關問題。
關鍵工作:是網絡計劃中總時差最小的工作。
關鍵線路:由關鍵工作所組成的線路就是關鍵線路。關鍵線路的工期即為網絡計劃的計算工期。
關鍵工作均在關鍵線路上,關鍵線路上的工作均是關鍵工作,不存在不在關鍵線路上的關鍵工作。
(2)網絡計劃優化
網絡計劃表示的邏輯關系通常有兩種:一是工藝關系,由工藝技術要求的工作先后順序關系;二是組織關系,施工組織時按需要進行的工作先后順序安排。通常情況下,網絡計劃優化時,只能調整工作間的組織關系。網絡計劃的優化目標按計劃任務的需要和條件可分為三方面:工期目標、費用目標和資源目標。根據優化目標的不同,網絡計劃的優化相應分為工期優化、費用優化和資源優化三種。1)工期優化:通過壓縮關鍵線路上的關鍵工作的持續時間等措施,達到縮短工期,滿足要求的目的。選擇優化對象應考慮的因素:縮短持續時間對質量和安全影響不大的工作;有備用資源的工作;縮短持續時間所需增加的資源、費用最少的工作。2)資源優化:資源優化是指通過改變工作的開始時間和完成時間,使資源按照時間的頒布符合優化目標。通常分兩種模式:“資源有限、工期最短”的優化,“工期固定、資源均衡”的優化。3)費用優化:費用優化也稱成本優化,其目的是在一定的限定條件下,尋求工程總成本最低時的工期安排,或滿足工期要求前提下尋求最低成本的施工組織過程。
4.施工項目進度控制的措施
施工項目進度控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合同措施、經濟措施和信息管理措施等。織措施主要是指落實各層次的進度控制的人員,具體任務和工作責任; 建立進度控制的組織系統;按著施工項目的結構、進展的階段或合同結構等進行項目分解,確定其進度目標,建立控制目標體系;確定進度控制工作制度,如檢查時間、方法、協調會議時間、參加人等; 對影響進度的因素分析和預測。技術措施主要是采取加快施工進度的技術方法。合同措施是指對分包單位簽定施工合同的合同工期與有關進度計劃目標相協調。經濟措施是指實現進度計劃的資金保證措施。信息管理措施是指不斷地收集施工實際進度的有關資料進行整理統計與計劃進度比較,定期地向建設單位提供比較報告。
(1)組織進度計劃的實施。施工進度計劃經監理及業主審批后嚴格執行。承包商要與監理及業主保持密切的溝通,定期向監理及業主報告工程進展情況,對監理和業主提出的變更指令和趕工要求及時做出反應和處理;監督各分包單位的工作,及時協調各分包單位的施工配合,合理的調配人力、施工物資和資金,并確保到位。
(2)及時檢查計劃執行的結果和計劃的偏差,找出進度計劃的影響因素,采取糾正措施。施工進度的影響因素包括下面幾方面。①施工組織不當:例如,施工的任務、目標不明確,勞力和施工機械調配不當,施工道路和場地布置不合理,各分包商之間施工干擾,均會引起工期延誤。②技術原因:承包商有時會低估施工技術困難,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在沒有把握確保進度和質量的情況下,冒然采用;有時對設計意圖和技術要求沒有全面理解,會導致盲目施工,造成返工。③不利的施工條件:自然條件變化和施工中遇到合同中規定不可抗力因素,無法正常施工。④其它外部因素的影響。
(3)制施工進度的措施:①組織措施:落實項目經理部各級管理人員的分工、職能和任務;進行項目分解,確定各個部分、各個階段的進度控制目標;制定進度協調工作制度,定期開好調度會議;健全進度記錄和報告制度;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②技術措施:首先認真研究工程設計圖紙和技術規范,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并根據施工過程中的變化,隨時調整進度計劃。對設計圖紙中的疑點和問題及時以書面形式向業主和設計單位反映,要求澄清。施工方法的選擇既要先進,又要可靠,選擇成熟的技術。③經濟措施:及時向監理和業主報告階段進度,申請進度付款,爭取按時取得支付簽證;做好自身的財務管理,控制成本,預測流動資金的需求,合理調度資金。④信息溝通管理措施:在內部要及時收集實際施工進度數據,與計劃進度進行比較,找出偏差,分析原因,制訂相應的措施。
5.結束語
總之,把控施工項目進度控制的主要任務,是編制施工總進度計劃并控制其執行,按期完成整個施工項目的任務;編制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并控制其執行,按期完成單位工程的施工任務;編制分部分項工程施工進度計劃,并控制其執行,按期完成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任務;編制季度、月(旬、周) ,作業計劃,并控制其執行,完成規定的目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