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高效的施工管理是園林工程建設目標實現的必要保障。本文從項目管理角度探討了如何運用合理的管理方法、規(guī)范的技術手段和條理清晰的施工工序安排來實現園林工程建設的目標。
【關鍵詞】園林工程 項目管理 施工技術 養(yǎng)護
引言:
園林工程項目管理是通過系統的理論和方法,對園林項目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專業(yè)化活動。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最終讓項目的安全目標、質量目標、工期目標、成本目標得以實現。在實際施工中,根據設計圖紙、合同要求以及相關文件結合工程的現場的實際情況,以先進、科學、有效的組織手段和施工方法,把人力、物力、財力、技術等諸多因素進行合理搭配,使施工項目管理的目標最終得以完美體現。
1.園林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增長以及時下流行的環(huán)保、綠色理念的增強,園林工程建設部門只有充分的遵循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特色,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通過高水平的項目管理理念,才能使園林工程建設的發(fā)展持續(xù)、強勁。然而目前我國園林施工管理的普遍水平不高,主要表現在各單位對項目管理理論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園林施工管理人員的素質教育不夠,施工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等。對項目目標實現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所以,提高園林施工項目管理水平是當前需引起重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2.園林施工管理在項目實施階段的應用
2.1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場容場貌管理是工程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在施工用地范圍內,將各項生產、生活設施及其他輔助設施進行規(guī)劃和布置,滿足組織設計及維持社會交通要求。安排好給水、排水、供電管線等臨時位置。安排好生產、生活臨時區(qū)域及倉庫、材料構件、機械設備堆放位置。設置好現場運輸通道、及安全消防臨時設施。場內道路要順暢,避免運輸中的二次搬運。做好安全保衛(wèi)、消防、環(huán)境保護等工作。施工前的準備工作為施工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2.2在工程的準備階段,項目管理者要結合設計圖紙、甲方提供的相關文件等到現場搜集信息資料,了解掌握施工現場的各種情況等。一般主要搜集環(huán)境、水源、電源、土地、交通、生活、基礎設施建設、材料、人力資源、對工程施工有利和不利條件等各方面的數據資料,并及時與市政建設等有關部門進行聯系、溝通與交流。只有詳細了解和掌握這些數據資料,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研究、分析各種可能會影響到工程施工的因素,利用有利條件,發(fā)揮當地的優(yōu)勢,通過分析、計算、比較,進行積極研究解決,才能避免在整個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管理誤區(qū),避免出現影響工程質量和耽誤工期的現象。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施工實施前要給施工人員做好技術交底,并進行足夠的安全知識培訓和重要施工工序的技術要求平培訓等,考試合格方能上崗。特殊工序施工人員需持證上崗。
2.4施工階段是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控制管理的最為關鍵的階段。這一階段主要就是做好土建和綠化種植管理。在上述準備工作的前提下,根據材料供應計劃,做好各方面施工和投入。
2.4.1成本管理是項目管理的核心內容。其中包括人工費的控制;材料費的控制;支架腳手架、模板等周轉設備使用費的控制;施工機械使用費的控制;構件加工費和分包工程費的控制等。通過系統分析、調節(jié),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成本,獲取最大利潤。例如,在材料方面,充分利用當地優(yōu)勢,尋找價廉物美的材料,土建用的砂石料、回填土、建材,及綠化用的種植土等,在附近基建工地需外運的低價即可買入,或聯系就近料場買入,降低了購買成本和運輸成本。再例如,對材料緊缺的綠化種植土,在鹽堿地域、大城市等都是緊缺的,土壤作為園林綠化施工的基礎,土壤的好壞直接影響苗木的成活率和今后的長勢。土壤處理得好與否,將直接關系到今后植物的生長好與否。因此,要對土壤進行理化分析與檢測,從酸堿度、透水透氣性等方面認真進行分析,并積極采取各種有效對策措施來改良:在土壤條件差的,外購種植土成本高的工程,可通過增加泥炭土、草纖維、農家有機肥等措施改良土壤的酸堿度和肥力,通過在土壤中在相關部位添加碎石、砂礫、砂子可增加其透氣性等措施,既做到合理利用,也節(jié)約了成本。
2.4.2 要做好施工進度計劃。進度計劃能保證施工的連續(xù)性和均衡性,保證工程施工在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內完成,通過進度計劃,能較好的控制工期,也便于對影響工期的突發(fā)事件進行工期的靈活調整。科學的統籌規(guī)劃與宏觀的現場調度是園林工程緊湊施工、高效生產的重要保證,因此施工管理人員只有依據科學的管理策略及園林施工管理要求充分規(guī)劃各環(huán)節(jié)的合理施工,才能確保各工序的順暢與高效。
2.4.3質量管理是工程的重點。要嚴抓質量關,避免無謂的返工。做到從工序、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到單位工程的過程控制。實施班組自檢、質檢員檢查、質量工程專業(yè)檢查的“三檢制”流程。明確施工項目內、外部(監(jiān)理)驗收及隱蔽工程驗收程序。對關鍵工序和特殊工程、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和實行分包的分項分部工程經行加強控制。
2.4.4在技術方面,特別是綠化部分,苗木的采購和種植,是園林工程綠化部分占的比重較大、技術風險較高的部分。苗木從采購到種植,要經過選苗、起苗、運輸、種植、養(yǎng)護幾個主要階段,并對于苗木的品種、樹冠、形態(tài)、高度、根系、等必須嚴格進行把關。在選苗階段,選擇符合設計標準和要求的、生長健壯的優(yōu)良苗木,并做到就近原則,因當地的苗木,更適應當地的生長環(huán)境,減少運輸途中的損傷、風干、運輸成本,十分有利于成活:在起苗和運輸中,對大樹、難移植的苗木,除加大加厚土球規(guī)格外,起苗上車前,除常規(guī)的土球包扎外,對樹干進行草繩包扎、并澆水后外加薄膜保水,效果更佳,能更好地提高苗木成活率;在種植階段中,栽鐘前應對苗木樹冠、根系進行一定修剪整理,對樹干的草繩包扎進行重新整理和加強,拆除帶土球苗木根部的不易腐爛的包裝物等,填土時要分層壓實,不留空隙,栽種后24h內必須澆定根水,且一定要澆透,使土球與樹穴周邊的種植土充分粘實,這樣可提高種植成活率。
2.5 強化園林施工單位、建設單位與其他各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加強聯系是園林工程各項工序流程順利開展的必要保證,只有積極的聯系、溝通,才會盡早的發(fā)現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不合理因素,從而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前提下扭轉局勢、避免重復低效,使后續(xù)的施工建設順利進行。
3.加強園林綠化工程的后期養(yǎng)護管理
園林綠化后期的養(yǎng)護管理工作是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的保證。因此要制定園林綠化養(yǎng)護管理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guī)范,使養(yǎng)護管理科學化、規(guī)范化。園林主管部門應制定統一的園林綠化養(yǎng)護管理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guī)范,使養(yǎng)護管理工作目標明確。作為園林綠化施工單位,應該嚴格遵循園林綠化養(yǎng)護管理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guī)范,制定出一套合理、高效、科學、全面的綠化養(yǎng)護管理制度,標準化、科學化管理園林綠化養(yǎng)護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園林綠地的景觀效果和質量有一個大的提升和質的飛躍。
4.結束語
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fā)展,園林綠化工程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園林施工項目管理起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就顯得更加重要和關鍵。
參考文獻:
[1]路銀山,朱麗娟,白蘭.如何對綠化工程進行質量控制管理[J].寧夏農林科技,2007(2).
[2]袁赴建,張大勇.園林施工中的技術管理探討[J].中國科技博覽,201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