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企業只有創新工程施工管理才能保證施工的質量和進度,才能獲取最大經濟效益,才能使企業在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業根據經營發展戰略和企業內外條件,按照現代企業運行規律,通過生產諸要素的優化配置和動態管理,以實現工程項目的合同目標、工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施工管理 創新 效益
1 創新的必然性
1.1 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創新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落腳點應該是不斷創新和完善項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項目能否全面、順利實施,解決好項目與企業的關系是關鍵,項目與企業間責任不明、關系模糊,激勵不夠,約束不嚴,不確定因素過多等嚴重影響著項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實施,必須通過創新才能使項目施工管理適應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要求。
1.2 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創新是時代的要求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創新,跟在別人的后面,落后于別人是要挨打的,這是歷史深刻的教訓。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推行十幾年來也是時適應、時阻礙生產力發展。面對新的世紀,如何建立不斷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適應市場需要,適應提升企業文化及品牌效應需要的項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條\"創新、改革、發展\"的一體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業亟需面對的一項艱巨而關鍵的任務,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使項目施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1.3 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是建筑市場不斷發展和日趨完善的要求
建筑市場是整個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建筑市場有其固有的特性,特別是在我國建筑市場的發展存在以上種種問題還不能完全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運行,法律法規沒有健全,存在著許多人為因素、政策導向、政府行為乃至灰色交易,但無論怎樣市場經濟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建筑市場的逐步完善和國際化必然要求我們的項目施工管理不斷創新來適應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律。
2 創新原則
2.1 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要有利于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不同對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兩者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只有生產力三要素即勞動者、勞動對象、勞動工具有效的結合,才能發揮潛在的生產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勞動者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勞動工具,在如今,\"高、新、大\"{技術含量高、設備新、產量大}設備、器具的使用,工程成本在勞動工具中的凝結就越多,它已成為關注的焦點,使生產力三要素很好、有效的協調組合,充分發揮并使之發展,這是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創新所遵循的原則。
2.2 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要有利于適應市場的需要
市場是動態的、變化的,只有適應市場才能有所作為,才能獲得效益。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項目施工中為社會創造的效益和為企業創造的經濟效益,良好的社會效益是企業占有巳有市場,開拓潛在市場的關鍵,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質量不好,進度拖后,那么社會形象欠佳,獲得市場就困難。企業獲得經濟效益就增強了企業開拓、占有市場的能力,這兩者缺一不可。項目是指建筑施工企業與業主簽訂的合同項目規定的范圍,從市場的角度,我們應把項目延伸到市場,即從市場中得到項目,在市場中執行項目,在項目的執行中增強競爭力,然后參與新一輪的市場競爭。所以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從廣義上使項目的內涵前后延伸,深度上,更好地建設好項目,處理好企業與項目的關系,增強適應市場的競爭能力。
2.3 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要有利于企業文化及品牌效應的提升
只有高素質的企業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才能及時明確自身的市場定位,能夠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需求,才能在市場中生存、發展。否則,市場已經變化了,你還沒有弄清楚,根本不具備應變能力,這樣的企業就會迅速被退出市場。所以在進行項目施工管理創新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如何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文化及品牌效應這一重要問題。通過工程項目的實施發現、造就一批高素質的人才,以不斷充實、更新企業各級管理層;通過項目的實施為企業開拓市場,使項目部成為企業開拓市場的前沿陣地;通過項目的實施不斷熟悉了解市場,為企業的改革創新提供市場信息。
3 創新方案
3.1 觀念創新
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方案,并不是要固定某一種模式,而是要不斷尋求符合實際的模式并不斷創新完善。這一方案就是探索符合市場規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創新方案要具有建筑施工企業的實際情況和項目施工管理的內在要求,要根據時代要求和遵循創新原則去提出創新方案。
3.2 組織機構創新
建筑施工企業走過了幾十年的歷史,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為國民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但由于歷史的原因,在項目施工管理中,把項目定義為合同簽訂后,合同明確的范圍作為項目,然后對此項目進行管理。項目經理部隨著合同的簽訂而誕生,隨著合同的終止而完結。項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業,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業,無法承擔這一明確的有界限的責任,項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慮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將項目部的運作與企業的發展聯系起來,給企業留下了潛在的隱患;項目經理擁有人、財、物的處置權,擁有指揮、決策權,企業對項目經理有責任書,但缺乏有效的制約;建筑施工企業一般同時進行著數個項目的工程施工,企業與項目、項目與職工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很難協調,這些都是需要不斷創新來加以解決的問題。
3.3 體制創新
首先要確立有限責任制度。企業是項目分公司的投資主體,制定資產經營責任制,做到產權清晰,依法建立新型的產權關系,作為所有者的企業退居到控股公司的位置,用股東的方式來行使自己的職責,同時承擔有限責任,用這個辦法來界定企業與項目部各自的邊界責任。
第二就是要建立企業法人財產制度。使項目部擁有一塊邊界清楚的財產,用邊界清楚的法人財產來承擔法人責任。要依據邊界清楚的法人財產來確定項目部獨立的法人地位,沒有法人的財產,夠不上企業法人。這樣項目部才能真正走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的承擔法人責任。
第三是形成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來自所有者(對項目部分公司來說,企業就是所有者)的激勵和約束,因為項目部分公司是企業出資來興建的,必須充分體現企業控股公司的意志??毓晒镜囊庵臼且环矫孀非笞罡呃麧櫍硪环矫姹M量回避市場風險。追求最高利潤是對控股公司的激勵,促使項目部分公司要認真執行合同,切實抓好質量、工期、成本的控制,同時要回避由于合同缺陷、管理不善所帶來的風險,使項目部分公司形成必要的約束,即來自控股公司的激勵和約束。
3.4 機制創新
創新的機制就是要使項目部分公司不斷增強市場的競爭能力,牢牢占有已有的市場,不斷開拓和占有潛在的市場。企業競爭力具體體現在企業的實力和企業對市場機遇的判斷和捕捉能力,而企業的實力是來源于項目部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市場機遇的判斷和捕捉能力是來源于項目部及時準確的信息和良好的業績,因此要增強企業實力,實際上就是加強項目部的建設,提高其贏利水平,提高其社會形象,提高其市場敏感性,必須對其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各類、各層次的人才脫穎而出,為人才創造環境,要給人才適應的土地、陽光和雨露;必須對其建立約束機制,約束項目部必須遵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按市場規律合法經營、守法經營,約束項目部的經營者和廣大職工遵守黨紀、國法和企業的規章制度。
3.5 技術創新
項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強有力的創新技術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順利實施,才能保證施士的質量和進度,才能獲取最大經濟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關的核心技術才能占領相應市場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技術創新還為體制創新、結構創新和機制創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項目施工管理創新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