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隨著青建阿分公司在阿爾及利亞建筑市場的規模逐步擴大,承包商與業主之間的工程索賠事例不斷增多,本文通過Mostaganem700套項目工期索賠成功的案例,歸納總結其中的方法及教訓,為提高類似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提供了寶貴經驗。
【關鍵字】案例分析,工期索賠,索賠成果
1 、工程概況
Mostaganem700套項目(以下簡稱700套)位于阿爾及利亞的Mostaganem省,固定單價合同,合同總額為1,767,973,457.94DA/HT,業主為CNEP-IMMO房地產開發公司。該項目為R+5層框架剪力墻結構,總建筑面積為8.7萬m2。施工承包范圍為上部結構及2米內土方基礎包干,2米外土方基礎按實結算。
2、 Mostaganem700套項目索賠過程
2.1索賠機會的發現
由于阿國當地的設計能力比較低下,項目開工之初便將索賠機會的突破點放在由業主承擔的設計問題上。同時,鑒于阿國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大宗材料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水、電及水泥的斷供造成的工期延誤也是700套項目索賠的主要訴求點。
2.2索賠證據的收集
索賠機會出現后,便進入了索賠證據收集的過程。主要設計變更和關鍵時間點記錄如下:
1)由于當地住房部門的規定,單體超過R+4層必須加裝電梯。業主為避免增加建筑成本,將原本的R+4、R+5層變更為復式樓,增加了戶內旋轉樓梯。
2)由于原因1)造成原本申報的720套項目出現偏差,影響了總平面布置圖,造成項目部已經投入生產的鋼筋后臺、臨水臨電及攪拌站位置被迫遷移。
3)由于業主勘探失誤,鐵路南側46#、47#樓座開挖時,挖出自來水主管道,經ADE自來水公司現場勘查,確定總計7個樓座位于自來水主管道上,要求項目部立即停止開挖施工。
4)由于阿國全國性水泥緊缺,造成項目主體施工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具體索賠資料見表1。
2.3索賠的分析方法
項目索賠的分析多是為我方實際損失工期的計算和評價,在談判過程中,要考慮到與業主之間的斡旋及必要的讓步等。因此,索賠分析方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是我方在索賠談判過程中的底線,出于這種考慮,選擇了兩種分析計算方式,保證最大可能真實還原項目工期損失。
2.3.1比例分析法計算單項延誤工期
假設項目的各單體工程計劃耗費工期時間是均等的,以合同價為計算基礎的比例分析法在此處用延誤工期的占總長度的百分比來進行估計。通過計算分析,將所有工期延誤事項加以合計,累計工期索賠日期為260天。
2.3.2計劃與實際進度對比法計算延誤工期
采用計劃與實際進度對比法,直接采用實際進度的完工日期減去計劃進度的完工日期,所獲結果作為承包商應索賠的工期,扣減各項索賠的重復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共同延誤的部分影響。
2.4索賠報告的編制
700套項目所有出現的變更及索賠都通過補充合同的形式進行確認。因此,索賠報告的編制和提交成為索賠成敗的關鍵。在編寫索賠報告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索賠事件應當是真實的,索賠報告中提出的索賠事項必須要有可靠得力的證據來證明。
2)責任分清、準確,索賠報告的編制應當緊緊抓住依據的合同條款作為基礎,避免業主的反駁。
3)論證工期損失充分。
3 、700套工期索賠總結
通過提交索賠報告及與業主的談判,項目最終索賠工期252天。工期滯后率也由原來的28%降低至7%,再次處于可控制范圍內??v觀700套項目工期索賠全過程,與全體管理人員參與索賠工作及與業主之間良好的溝通關系這兩方面是密不可分的。隨著阿國建筑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工期罰款成為影響承包方的利潤空間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通過合理的工期索賠有效的規避風險,不僅是承包企業提升利潤空間的有效途徑,也是開拓阿爾及利亞市場過程中所必須重視的管理環節。
參考文獻:
[1] 余永禎等.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程出版社,2003.9
[2] 賽云秀等.工期索賠值計算的動態分析法[J].西安科技學院學報,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