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框架結構以其空間大、結構布置靈活的優點倍受人們青睞。傳統混凝土模板工藝采用包幫工藝,易造成脹模、滲漿、缺棱掉角、截面尺寸不準確等一系列的通病,影響工程質量。在筆者的工程技術管理實踐過程中,改進模板工藝,采用“座幫支法”,減少漲模、缺棱掉角、截面尺寸不準確等系列質量問題。
關鍵詞:框架;模板;包幫支法;座幫支法
一、采用“座幫支法”的預期效果
相比較傳統的“包幫支法”,“座幫支法”能夠使得框架結構梁、柱混凝土幾何尺寸準確無誤;無缺棱掉角、滲漿、漏漿、脹模等質量問題;陰、陽角平直;外觀美觀。
二、技術指標
“座幫支法”的技術指標要求如下:
三、主要施工工藝
1、根據圖紙進行放線、定位(50m鋼尺、DT202CL型經緯儀)并復合尺寸;
2、準確下料、加工模板。梁的底模加工時,方木超出底模邊緣一個模板厚度的尺寸,側模板無需超出(柱模板亦然);
3、根據結構類型,按照設計好的支撐體系搭設支撐;
4、支梁底模,調整好位置,保證尺寸(柱側模板亦然);
5、支梁側模板:將梁側模板置于超出底模的方木上(加雙面膠帶),固定并加固,設置支撐,保證梁的尺寸,使其無法發生位移(柱的模板亦然);
6、模板支好,加固完畢,按照要求進行檢查和校正:用吊線錘、鋼尺檢查柱模板垂直度;用水平尺檢查平整度;用鋼尺檢查幾何尺寸;對于不符合要求的模板進行校正,反復操作,直至符合要求為止;
7、澆筑混凝土,拆除模板,清理模板備用;
8、檢查混凝土質量:用2m靠尺和塞尺檢查柱垂直度和表面平整度;用鋼尺檢查相鄰兩塊板高低差及混凝土幾何尺寸;用直角檢測尺檢查陰、陽角方正。
四、“座幫支法”與傳統“包幫支法”的區別
座幫支法
包幫支法
五、實施效果
1、 2、
1、“包幫支法”線條不直,漏漿 2、“座幫支法”線條平直,美觀
在筆者的工程技術管理中,采用“座幫支法”,梁柱達到了清水混凝土的要求,質量受到業主方、監理方及政府部門的好評
六、總結
采用“座幫支法”,混凝土梁、柱幾何尺寸準確,線條平直,陰、陽角方正,梁、柱無需抹灰(抹灰工藝要點為:清掃基層;10%火堿溶液沖洗;甩1:1水泥砂漿,內摻20%108膠;吊垂直、套方找規矩;抹底層砂漿;抹面層砂漿;養護),節約了抹灰的費用。框架結構梁、柱為主要承重體系,梁、柱均無需抹灰,節約了成本,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
模板“座幫支法”使得工程質量可靠,外表美觀,成本節約,形象提升,將得到廣泛好評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