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中注定,我是要當演員的'
“做演員,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莫小棋說。
憑借《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里那個性感倔強的麗川而廣受關注,她踏上了第4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紅地毯,并獲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人提名。
此后,《意外》與《團圓》兩部電影又接連將她推上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三大電影盛事,然而“麗川”帶給她的能量戛然而止,這三部曾備受矚目的電影均未能在國內上映。缺少天時與地利的她盡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卻沒得到所謂的聲名鵲起。
直至四年后,一部紅遍大江南北的《北京愛情故事》,讓一個叫做伍媚的女子走進了大家的視野。
她干脆利落的談吐,自信的神情,毫不做作的姿態讓人恍然大悟,原來此“伍媚”早已不是那個“麗川”,眼前的莫小棋也已不再是當年的莫小奇,褪去執拗與青澀的外衣,生長出自信與智慧的花朵。
“曇花一現的稱贊不是我追求的,好的演員還是要靠作品說話。”從最初的期待、惶惑至成名,她經歷了痛苦的尋找自我、審視自我,而最終釋然。
“每個人身上一定有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需要被迫面對的時候很糾結。尤其我是處女座,看到自己不完美會非常痛苦,盡管是被迫面對,你會發現面對了也就放下了。三年前我不是這樣的,會有回避,會有面具,現在可以坦然,是因為我成長了。”莫小棋說。
伍媚有句話讓她記憶猶新,世界上有多少個不同的個體,就有多少種人,這就是命。大家對痛苦和快樂的認知是不一樣的,人生經歷也不一樣,沒辦法去做比較,只能跟自己比。
如今的她,更認同順其自然與命中注定,有點宿命的味道。在她的嘴里不時地迸出“上升星座”、“星盤”、“占星大師”這樣的字眼。
“你應該去當演員的。”一位世界級的占星大師也曾對她許下這樣的預言。而她也認同自己命中注定了與演員的緣分。“我認為我不一定能在其他領域成功,而演藝圈是適合發揮我的特質的。”
在她看來,表演是一種互動的門類,情感的把控要恰到好處,是非常微妙的。而嚴謹的處女座性格則能讓她對表演收放自如。
“是否期待被更多人認可?”她不置可否,坦言事業于她而言更像是完成夢想。
何為事業,莫小棋的解答或許過于宏大,“靈魂離開肉體之后依然被人緬懷三百年的才算是事業吧。”她的夢想沒有那么恢宏,如果能有作品,如《羅馬假日》般,60年依然活躍在銀幕上,即便辭世還有人記得,就不虛此生。
并非所有人都能有幸成為奧黛麗·赫本,“但能留下幾部禁得住時光滌蕩的作品,在未來的悠長時光,供人們欣賞和緬懷,即是我的夢想。”
《團圓》時隔三年后才得以公映,沒有當紅明星出演,沒有噱頭十足的故事題材,在這樣一個小眾的注定票房不佳的文藝片里,莫小棋義無反顧地素顏上鏡,甘做綠葉。
“不是因為《團圓》的上映期我才出來宣傳,而是我把它當作一部真正的作品,因為從品質上來講,它是相當拿得出手的。”這部片中她與盧燕和凌峰兩位戲骨合作,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她的從業態度。
“他們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每天都活在戲里,像‘保溫杯’一樣,一直保持著對這項事業的熱忱,我很震憾,我開始意識到,每一個機會都是需要珍視的。”
所有的過往,成就著如今。現在的莫小棋已經沒有想要證明自己的急切,取而代之的是客觀與平和。坦然面對自己曾經的差距,偶爾也會遺憾錯過的機會,而更多的是慶幸自己的好運氣。
問及當下如何看待表演,她以“光屁股”調侃,心里放下很多,就沒有了枷鎖,如魚得水,更自由自在。她不奢望不渴求,亦不固步自封,可以挑戰各種角色,除了小可愛是她的禁區,扮老、扮丑、扮村姑她自信都可以恰到好處。
希望碰到更頂尖的團隊,更優秀的合作伙伴,她如一條美人魚,在演藝圈這汪清潭里恣肆地暢游。
我更需要一份有安全感的愛情'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不僅是莫小棋出演的作品,也是她性格的寫照。
“我的人生沒有灰色地帶,不是擁有就是放棄,Yes or No。”性格決定命運,即使在感情的世界里,她也注定了是愛恨分明。澳大利亞華人圈出生,天主教女校成長,圣經式的教育讓她的世界里除了天使就是魔鬼。
如此極端的處理方式,勢必要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撕心裂肺。
但恰恰是這個“情”字,成為人生中重要的生長途徑。親情、友情、愛情、恩情,世人都終難逃脫。“通過這些情,這些互換角色過程,找到真實的自己。”莫小棋說。
“表演是有方法的,沒有專業技巧的只能靠自己掏心掏肺,雖然不是每個角色,但很多時候我就是拿真心在演,完全沉浸在這樣的角色里,跟我的過去有密不可分的情感模式。我經常會回到過去,的確會很痛苦。”
吳天明評價非專業出身卻拿到東京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的張藝謀時說道“他功夫下到了”。而同樣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莫小棋就是在自己人生的風景中找到最真實的映射,從而演繹出一段又一段的愛恨糾葛。
因而她講出“我的經歷比電影更精彩。”
骨子里的率真,愛情重于事業,卻也帶給她無數傷害。“我的人生中有無數個痛苦的時刻,我真的能明白戲里那些人物的悲傷。”
莫小棋的成長是裹挾在事業與感情之間的,經歷了一些無奈的得到和失去,高調低調的開始或結束,最后還是沒有能留住那些人那些事。這些深入骨髓的痛與快樂,堆積成當下的她,讓她借伍媚之口說出“生活以快樂為基準,愛情以互惠為原則”這樣的情感箴言。
“人在最低落的時候就是你最強大的時候,每走到一個階段,冥冥之中或許真的有它的旨意。”這是李安導演說的,她不僅用這番話鼓勵過自己,也曾用它安慰前段陷入感情困境的好友李晨。
“感謝這些情感的經歷,他們讓我和角色感同身受,所以我相信我的表演會越來越好。”
敢于用“經歷比電影精彩”評價自己,難免讓人遐想她到底經歷了多少,才成長為今天這個倔強又成熟的智慧女子。有了這份拿得起放得下的勇氣,莫小棋儼然活得更真實透徹。
“上帝把我做成這樣,不是讓我來自我批判的,我是來愛自己的”,度過了最黑暗時刻,她可以從容面對一切,脾氣平和了許多,待人尺度也大了不少。誠然,人生總是要不斷面對,主動也好,被迫也罷。
“性感”、“拍戲尺度大”,是形容她最頻繁的字眼。這似乎淡化了她的努力與進步。
“性感是我骨子里的一部分,這是上天賦予我的,無論在戲里還是生活,我都應該把它詮釋好。”眼前的她,皮膚白皙,身材曼妙,優雅自信,魅力獨具。智慧如她,想必早已深諳揚長避短之道。
談及愛情,或許是差不多的年紀,范冰冰主演的《一夜驚喜》曾讓她感觸深刻,“如果我年輕十歲,我可能會跟你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但是現在我需要的是一個孩子的爸爸”。這句臺詞戳中了淚點,或許處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選擇的愛情也會大相徑庭,激情和安全感總要放棄一個。莫小棋的答案顯然是后者。
Q:現在再看《團圓》有什么感受?
A:從我自己的表演上來講,那時肯定青澀,現在已經上了一個臺階。這是部很好的作品,講述兩位老人的黃昏戀,很溫暖,很感人。
Q:憑借《意外》和《團圓》你踏上了國際三大電影節紅毯,但卻未能因此名聲大振,如今看來遺憾嗎?
A:加上之前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這三部作品讓我感覺蠻豐富的,從演員層面來講,每部都是拿得出手的作品。所以我已經很幸運了,我不能再奢望與苛求了,所以談不上遺憾。
Q:現在不少女演員,有沒有作品都要在各大電影節紅毯秀一圈,你怎么看?
A:挺好的啊,紅毯是盛大的Party,我不以這個為評論。但是有作品跟隨你的確會有一種不同的榮譽感,不只是優美身體優美華服的展現。
Q:大家真正了解你,還是從《北愛》開始的。
A:所以我必須要拍電視劇,現在還要多拍。
Q:演員是生活在臺前的,任何事都會被放大,成為談資,你會為此矛盾痛苦嗎?
A:其實感情是不應該跟我的職業掛鉤的,但很遺憾,一定會掛鉤,這是我無法選擇的。這個職業進入我的骨髓了,在我生命的每一刻,沒辦法逃避,別無選擇。
Q:作為女性,你認為最大的痛苦是愛情還是事業?
A:我認為是愛情,事業上給我的困擾和痛苦都沒那么大,反而最大的痛苦都來自愛情。但經歷些苦痛也沒什么,豐富的感受是靠經歷堆起來的,對表演很有幫助。
Q:國內外不同的生活經歷,帶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A:國外人教育孩子,從小鼓勵表達自己。教會里面傳遞的也都是正面的內容,引導大家向善,相對人會更簡單一點。國內表達自我太少了,這個對我影響比較大,所以我的表達都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就說出來,不喜歡就少接觸。
Q:生活中你喜歡看電影嗎,看什么類型?
A:會經常看,但不喜歡晦暗的 ,不想看電影流淚。